【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轮胎/车轮组装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以进行漏气保用行驶的轮胎/车轮组装体,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即使在用断裂强度较大的材料来形成漏气保用支撑体的情况下,也能够不产生折皱或裂纹地进行成形的轮胎/车轮组装体。
技术介绍
对于即使在车辆行驶中充气轮胎被刺破的情况下,也能进行数百km左右的紧急行驶的技术,提出了很多方案。作为其代表性的例子,有这样的轮胎/车轮组装体(车轮)的提案,即通过在进行了轮辋组装的轮胎的空腔部安装芯体作为漏气保用支撑体,并用该漏气保用支撑体支撑刺破了的轮胎,从而使漏气保用行驶变得可能(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等)。该轮胎/车轮组装体的漏气保用支撑体,是在具有弓形状剖面的环状壳的腿部内径侧安装硬质橡胶等制的弹性圈而构成的,具有基本上不用改变现有的车轮/轮辋的结构就能够直接使用的优点。但是,如上述那样将具有弓形状剖面的环状壳作为主要结构的漏气保用支撑体,是通过从由金属板形成的圆筒体的外周侧和内周侧这两侧挤压成形模(辊),一边使圆筒体旋转一边拉深成形而制造的。这样成形的漏气保用支撑体,使用断裂强度越大的金属材料越能提高漏气保用持久性。然而,金属材料的断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胎/车轮组装体,该轮胎/车轮组装体在安装在轮辋上的充气轮胎的空腔部内插入了由具有弓形状剖面的环状壳和安装在其内周侧的弯曲端部的弹性体圈构成的漏气保用支撑体,其中,在上述环状壳的弯曲端部上沿着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切口部,同时将该切口部的圆周方向长度Ln设为1.0mm~15mm,且将上述环状壳的弯曲端部的宽度Ws(mm)的相对于上述弹性体圈的壁厚Wg(mm)的比Ws/Wg设为0.55~0.9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3-8-27 302457/20031.一种轮胎/车轮组装体,该轮胎/车轮组装体在安装在轮辋上的充气轮胎的空腔部内插入了由具有弓形状剖面的环状壳和安装在其内周侧的弯曲端部的弹性体圈构成的漏气保用支撑体,其中,在上述环状壳的弯曲端部上沿着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切口部,同时将该切口部的圆周方向长度Ln设为1.0mm~15mm,且将上述环状壳的弯曲端部的宽度Ws(mm)的相对于上述弹性体圈的壁厚Wg(mm)的比Ws/Wg设为0.55~0.9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车轮组装体,其中,将上述切口部的圆周方向长度Ln(mm)的相对于圆周方向的排列间距Lp(mm)...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