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1437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壳体、一输入单元、一第一声孔部、一第二声孔部以及一发声单元。前述壳体具有一第一面、一第二面以及一第三面,其中前述第二面连接第一面与第三面,且第一面相反于第三面。第一声孔部设置于第一面,第二声孔部设置于第二面,而输入单元则设置于第三面。发声单元设置于前述壳体内,其发出的声波经由第一声孔部和第二声孔部穿过前述壳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第一声孔部及第二声孔部的电子装置,其中设置于壳体内的发声单元所发出的声波同时经由前述第一声孔部以及第二声孔部穿透至外部,以使电子装置提供足够的音量予使用者,且前述声孔部不至于占用到设置输入模块的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更具体地来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两个声孔部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公知的笔记本电脑通常是将喇叭的声孔与键盘设置于同一面,然而在电子装置小型化的趋势下,许多产品的键盘面已无法容纳喇叭的声孔。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壳体、一输入单元、一第一声孔部、一第二声孔部以及一发声单元。前述壳体具有一第一面、一第二面以及一第三面,其中第二面连接第一面与第三面,且第一面相反于第三面,前述第一声孔部设置于第一面,第二声孔部设置于第二面,而前述输入单元则设置于第三面。发声单元设置于前述壳体内,其发出的声波经由第一声孔部和第二声孔部而穿出前述壳体。 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还包括一支撑件,设置于第一面,且支撑件与第二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声孔部与第二面之间的距离。 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还包括一显示模块以及一枢轴,其中枢轴枢接显示模块与壳体。 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包括一壳体、一显示单元、一第一声孔部、一第二声孔部以及一发声单元。前述壳体具有一第一面、一第二面以及一第三面,其中第二面连接第一面与第三面,且第一面相反于第三面,前述第一声孔部设置于第一面,第二声孔部设置于第二面,而前述显示单元则设置于第三面。发声单元设置于前述壳体内,其发出的声波经由第一声孔部和第二声孔部而穿出前述壳体。 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一声孔部投影至第三面的面积大于发声单元投影至第三面的面积的40%。 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一声孔部包括多个第一声孔,且前述的第一声孔以矩阵方式排列,而第二声孔部呈一长条状且大致平行该第一面。 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还包括一输入模块以及一枢轴,其中枢轴枢接输入模块与壳体。 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第一声孔部及第二声孔部的电子装置,其中设置于壳体内的发声单元所发出的声波同时经由前述第一声孔部以及第二声孔部穿透至外部,以使电子装置提供足够的音量予使用者,且前述声孔部不至于占用到设置输入模块的表面。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示意图。 图2是表示图1的电子装置局部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示意图。 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 壳体 10a 容置空间 11 显示模块 12 枢轴 13 发声单元 14 输入单元 15 支撑件 20 输入模块 21 壳体 22 枢轴 30 壳体 100 电子装置 200 电子装置 300 电子装置 A1 面积 A2 面积 D1 距离 D2 距离 S1、S1’、S1” 第一面 S2、S2’、S2” 第二面 S3、S3’、S3” 第三面 S11、S11’、S11” 第一声孔部 S11a 第一声孔 S22、S22’、S22” 第二声孔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示意图,前述电子装置100例如为一笔记本电脑,其中枢轴12枢接一输入模块的壳体10以及一显示模块11,使显示模块11可相对于壳体10转动。前述壳体10具有一第一面S1、一第二面S2以及一第三面S3,第二面S2连接第一面S1与第三面S3,且第一面S1与第三面S3位于壳体10的相反侧并大致相互平行。 接着请参阅图2,图2是表示图1中的电子装置100的局部剖视图,其中一输入单元14(例如键盘或触控板)设置于前述第三面S3上,而前述壳体10内部形成有一容置空间10a,一发声单元13设置于容置空间10a内。此外,前述第一面S1上设有第一声孔部S11,且前述第二面12上设有第二声孔部S22,第一声孔部S11和第二声孔部S22连通容置空间10a与外部环境,且发声单元13邻接第一声孔部S11与第二声孔部S22。藉此,发声单元13所产生的声波可同时经由第一声孔部S11以及第二声孔部S22穿出壳体10而到达外部环境中。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声孔部S11具有多个第一声孔S11a,并以矩阵方式排列,而第二声孔部S22呈长条状且大致平行于第一面S1,因此可保持产品的外观完整。 请继续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还包括一支撑件15,支撑件15设置于第一面S1上,且与第二面S2相隔一第一距离D1,而第一声孔部S11与第二面S2相隔一第二距离D2,其中D1>D2。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5对齐第一声孔部S11的一端(如图2所示)。当电子装置100放置于桌面(未图示)时,通过支撑件15可将第一面S1垫高,使其与前述桌面之间相隔一距离,以避免第一声孔部S11被桌面所遮蔽。此外,如图2所示,因为D1>D2,可阻挡发声单元13由第一声孔部S11穿出的声波往支撑件15左方传播,藉此可避免声波四散而使使用者听到的音量降低。应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声孔部S11投影于第三面S3的面积为A1,而发声单元13投影于第三面S3的面积为A2,其中A1>0.4A2,如此可达到较佳的传声效果。 再请参阅图3,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00为一笔记本电脑,其中枢轴22枢接一输入模块20和一显示模块的壳体21。如图3所示,壳体21具有一第一面S1’、一第二面S2’以及一第三面S3’,其中第二面S2’连接第一面S1’与第三面S3’,且第一面S1’与第三面S3’位于壳体21的相反侧并大致相互平行。此外,壳体21内部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且一发声单元(未图示)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一显示单元(例如液晶屏幕)则设置于第三面S3’。如图3所示,第一面S1’上设有一第一声孔部S11’,且第二面S2’上设有第二声孔部S22’,前述第一声孔部S11’和第二声孔部S22’连通容置空间与外部环境,而发声单元邻接第一声孔部S11’与第二声孔部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子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面、一第二面以及一第三面,该第二面连接该第一面与该第三面,且该第一面相反于该第三面;一输入单元,设置于该第三面;一第一声孔部,设置于该第一面;一第二声孔部,设置于该第二面;以及一发声单元,设置于该壳体内,该发声单元发出的声波经由该第一声孔部和该第二声孔部而穿出该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一壳体,具有一第一面、一第二面以及一第三面,该第二面连接该第一
面与该第三面,且该第一面相反于该第三面;
一输入单元,设置于该第三面;
一第一声孔部,设置于该第一面;
一第二声孔部,设置于该第二面;以及
一发声单元,设置于该壳体内,该发声单元发出的声波经由该第一声孔
部和该第二声孔部而穿出该壳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电子装置还包括一支撑件,设
置于该第一面,且该支撑件与该第二面之间的距离大于该第一声孔部与该第
二面之间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声孔部投影至该第三面的
面积大于该发声单元投影至该第三面的面积的4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声孔部包括多个第一声孔,
且该些第一声孔以矩阵方式排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二声孔部呈长条状且大致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博仁张嘉仁陈建仲
申请(专利权)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