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触识别方法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1434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误触识别方法与装置,用于具有触控面板的电子装置。此方法包括取得触控面板先后检测到的第一触碰与第二触碰。判断检测到第一触碰与检测到第二触碰的时间差距是否不超过预设值。当时间差距不超过预设值时,根据第二触碰的外观判断第二触碰是否构成无效区域。当第二触碰构成无效区域时,根据第一触碰与无效区域的接近程度识别第一触碰是否为误触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误触识别方法与装置,用于具有触控面板的电子装置。此方法包括取得触控面板先后检测到的第一触碰与第二触碰。判断检测到第一触碰与检测到第二触碰的时间差距是否不超过预设值。当时间差距不超过预设值时,根据第二触碰的外观判断第二触碰是否构成无效区域。当第二触碰构成无效区域时,根据第一触碰与无效区域的接近程度识别第一触碰是否为误触碰。【专利说明】误触识别方法与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触碰操作的应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的误触识别方法与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触控技术的精进,许多电子产品已由传统的键盘、鼠标或遥控器改为使用触控元件作为输入装置。举例来说,以可携性为主要诉求的移动电子装置多半对装置体积有一定的限制,而利用触控屏幕来做为输入与输出装置,则可省去实体键盘所需要的空间,同时也能增加屏幕尺寸。 使用者在操作具有触控屏幕的移动电子装置时,多半会因为握持装置的方式以及输入姿势而误触触控屏幕,导致移动电子装置做出错误的回应。举例来说,使用者在使用具有触控屏幕的平板电脑且利用触控笔绘图时,为了提高输入的舒适度,多半会将手掌侧边部位靠在平板电脑上,然而手掌侧边和触控屏幕的接触并非使用者实际要进行的输入,但平板电脑却会因应触控屏幕感测到的触碰在该位置上绘出不必要的点或线条。不难想见,因误触碰造成的干扰会对使用观感造成负面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误触识别方法与装置,能在使用者利用触控笔操作电子装置时识别误触碰,以滤除屏幕上不必要的杂点,同时避免误启动应用程序或功能。 本专利技术的误触识别方法用于具有触控面板的电子装置。此方法包括取得触控面板先后检测到的第一触碰与第二触碰。判断检测到第一触碰与检测到第二触碰的时间差距是否不超过预设值。当时间差距不超过预设值时,根据第二触碰的外观判断第二触碰是否构成无效区域。当第二触碰构成无效区域时,根据第一触碰与无效区域的接近程度识别第一触碰是否为误触碰。 本专利技术的误触识别装置适用于具有触控面板的电子装置。误触识别装置包括触碰取得模块、时间差距判断模块、无效区域判断模块,以及误触碰识别处理模块。其中,触碰取得模块用以取得电子装置的触控面板先后检测到的第一触碰与第二触碰。时间差距判断模块用以判断检测到第一触碰与检测到第二触碰的时间差距是否不超过预设值。无效区域判断模块用以当时间差距判断模块判定时间差距不超过预设值时,根据第二触碰的外观判断第二触碰是否构成无效区域。误触碰识别处理模块用以当无效区域判断模块判定第二触碰构成无效区域时,根据第一触碰与无效区域的接近程度识别第一触碰是否为误触碰。 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误触识别方法与装置能有效识别使用者在利用触控笔对电子装置进行操作时产生的误触情况,藉此清除因误触而显示在屏幕上的杂点,并避免电子装置因误触而启动非必要的功能或应用程序。 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示出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示出的误触识别装置的方块图; 图3是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示出的误触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4A、4B是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示出的触碰与有效区域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5是依照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所示出的误触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6A是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示出的多媒体播放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布局示意图; 图6B是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示出的文件编辑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布局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子装置; 11:触控面板; 12:误触识别装置; 121:触碰取得模块; 123:时间差距判断模块; 125:无效区域判断模块; 127:误触碰识别处理模块; S310?S360: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误触识别方法的各步骤; 41、45:有效区域; 43,47:接触区域; S510?S560: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的误触识别方法的各步骤; 13:显示区域; 131:播放区域; 133:工具列区域; 135:编辑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当使用者利用触控笔在触控面板上进行输入时,手部(例如手掌或其侧边部位)与触控面板接触的区域通常被视为无效区域,也就是说系统并不会对无效区域中的触碰做出反应。然而由于检测到第一个触碰与判定触碰构成手掌区域(无效区域)之间有一段时间差,因此先检测到的触碰在尚未构成手掌区域之前,会被视为是有效输入而在屏幕上显现对应的内容或产生对应的触发事件。本专利技术便是针对上述情况提出的误触识别方法与装置,能更有效地识别误触碰以减少装置误操作的可能性。 图1是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示出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例如是手机、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平板电脑、游戏机,或电子书,在此并不限制其种类。电子装置100包括触控面板11与误触识别装置12。 触控面板11例如是电阻式触控面板、电容式触控面板或由其他种类的触碰感应元件所构成的触控面板。触控面板11对应电子装置100的屏幕(未示出)的显示区域,以由触控面板11接收触碰操作并由屏幕显示相对应的画面。在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11与屏幕是同一模块(即,两者构成触控屏幕),触控面板11的大小与显示区域相符。在另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11与屏幕则为两个独立的模块,触控面板11的大小可相同或相异于显示区域的大小。 误触识别装置12例如是配置在电子装置100内的软件或硬件装置,用以判断触控面板11所接收到的触碰是使用者欲进行的有效操作还是单纯的误触。 图2是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示出的误触识别装置的方块图。以下以图2来说明上述实施例的误触识别装置12内部的模块及各个模块的功能。误触识别装置12包括触碰取得模块121、时间差距判断模块123、无效区域判断模块125,以及误触碰识别处理模块127。上述模块例如是以逻辑电路元件组成的硬件装置,而执行识别触控面板的误触的功能;上述模块也可以是储存在电子装置100的储存媒体中的程序,其可载入电子装置100的处理器,而执行识别触控面板的误触的功能,在此不设限。 图3是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示出的误触识别方法的流程图。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方法适用于上述的误触识别装置12,以下即搭配误触识别装置12的各构件来说明本实施例的误触识别方法的详细步骤。 如步骤S310所示,触碰取得模块121取得由电子装置100的触控面板11所先后检测到的第一触碰与第二触碰。需说明的是,触控面板11在检测到第一触碰与第二触碰的期间并未检测到其他触碰。换言之,本实施例的触碰取得模块121在触控面板11每检测到一当前触碰(即,第二触碰)时,便取得触控面板11上一次检测到的触碰做为第一触碰。而由于触控面板11会不断地检测触碰且电子装置100基本上会根据触控面板11所检测到的触碰进行相应处理,因此在触控面板11检测到第二触碰之际,电子装置100已对触控面板11检测到的第一触碰进行处理(例如,根据触碰在屏幕的显示区域示出对应的输入点,或根据触碰的位置产生对应的触发事件等)。而本实施例的误触识别装置12主要是通过以下的步骤来识别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误触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具有一触控面板的一电子装置,该方法包括:取得该触控面板先后检测到的一第一触碰与一第二触碰;判断该触控面板检测到该第一触碰与该触控面板检测到该第二触碰的一时间差距是否不超过一预设值;当该时间差距不超过该预设值时,根据该第二触碰的一外观判断该第二触碰是否构成一无效区域;以及当该第二触碰构成该无效区域时,根据该第一触碰与该无效区域的一接近程度识别该第一触碰是否为一误触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郁旼锺兴龙
申请(专利权)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