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感测电极结构及触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12144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6:38
一种触控感测电极结构及触控装置,包含多个第一电极及多个第二电极。各个第一电极包含至少一第一主体部及一第二主体部,第一主体部及第二主体部交叉形成至少一电极交叉区域,电极交叉区域包含沿一第一延伸方向延伸的连接部及沿一第二延伸方向延伸的连接部,且第一延伸方向与第二延伸方向不同。各个第二电极具有多个连接部,各个连接部沿一第三延伸方向设置于叠合电极交叉区域位置处,且第三延伸方向相异于第一延伸方向及第二延伸方向。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提高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电容感量区域,以提供良好触控灵敏度及线性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触控感测电极结构及具有触控感测电极结构的触控装置。
技术介绍
图9为一现有触控感测电极结构的平面示意图。如图9所示,触控感测电极结构100包含多条第一电极串列102及多条第二电极串列104,第一电极串列102经由多个第一连接线102b串联相邻的多个第一透明电极102a,第二电极串列104经由多个第二连接线104b串联相邻的多个第二透明电极104a,且至少于相对第一连接线102b与第二连接线104b之间设有电性绝缘层(未图示)。于一检测过程中,当有手指或导体接近透明电极时,会造成被检测的边缘电容产生变化,使IC可通过检测此变化来判断有无触碰动作产生。然而,如图9所示,当有一较小的触碰物106碰触到透明电极D的正中心,故IC无法检测到透明电极D与其相邻透明电极之间的边缘电容变化,导致IC无法精准的定位出坐标。故一般而言,电容式的触控面板都会要求触碰物的面积须大于一定的范围才有办法准确的定位。再者,第一连接线102b与第二连接线104b间呈十字相交,即第一连接线102b与第二连接线104b沿着两个延伸方向十字相交,因此此一区域中边缘电容效应并不明显,于检测过程中,当碰触物体去碰触到两电极的交界时,难以精确检测触碰位置,且其线性度也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触控感测电极结构及触控装置,可有效提高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电容感量区域,以提供良好触控灵敏度及线性度。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触控感测电极结构,包含多个第一电极及多个第二电极。各个第一电极包含至少一第一主体部及一第二主体部,第一主体部及第二主体部交叉形成至少一电极交叉区域,电极交叉区域包含沿一第一延伸方向延伸的连接部及沿一第二延伸方向延伸的连接部,且第一延伸方向与第二延伸方向不同。各个第二电极包含多个电极区块及连接于每两相邻电极区块之间的多个连接部,各个连接部沿一第三延伸方向设置于叠合电极交叉区域位置处,且第三延伸方向相异于第一延伸方向及第二延伸方向。 于一实施例中,各个第二电极还包含至少一长形部,长形部沿一第四延伸方向穿越该电极交叉区域,且第四延伸方向相异于第一、第二及第三延伸方向。 于一实施例中,长形部包含至少一条状区块以及多个分支部,多个分支部连接条状区块并与条状区块形成至少一角度,且可于条状区块的长轴方向上具有多个不同长度值。 于一实施例中,各个第一电极包含多个电极区块及由电极区块延伸出的多个分支部,且第二电极的分支部与第一电极的分支部交错排列。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其中之一为信号感测电极且另一个为信号驱动电极。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触控装置,包含一基板、多个第一电极及多个第二电极以及一电性绝缘层。多个第一电极及多个第二电极设置于基板上,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其中之一为信号感测电极且另一个为信号驱动电极。各个第一电极与各个第二电极形成至少一重叠区域,各个第一电极具有穿过重叠区域的至少一第一电极分支,各个第二电极具有穿过该重叠区域的至少一第二电极分支,且重叠区域分布有至少四个以不同延伸方向延伸的这些电极分支。电性绝缘层设置该重叠区域以隔开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 于一实施例中,每两相邻电极分支具有实质相同的夹角,例如具有45度的夹角。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触控装置,包含一第一基材、多个第一电极及多个第二电极以及一第二基材。多个第一电极设置于第一基材。第二基材设置于第一基材的一侧并与第一基材保持一间距,多个第二电极设置于第二基材。各个第一电极包含至少一第一主体部及一第二主体部,第一主体部及第二主体部交叉形成至少一电极交叉区域,电极交叉区域包含沿一第一延伸方向延伸的连接部及沿一第二延伸方向延伸的连接部,且第一延伸方向与第二延伸方向不同。各个第二电极包含多个电极区块及连接于每两相邻电极区块之间的多个连接部,各个连接部沿一第三延伸方向设置于叠合电极交叉区域位置处,且第三延伸方向相异于第一延伸方向及第二延伸方向。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基材与该第二基材的至少其中之一为塑料膜片。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基材与第二基材的其中之一为塑料膜片且另一个为覆盖板。 通过上述各个实施例的设计,因第一电极具有两个会形成交叉的主体部,且第二电极会穿过第一电极主体部的交叉位置,故电极交叉区域上可分布至少四个具不同延伸方向的电极分支,获得减少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较无电容感量的区域的效果,如此即使触碰物较小亦能精确检测触碰位置。再者,因第二电极的长形部可分布于第一电极内,且第二电极分支部可与第一电极分支部交错排列,故可进一步提高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相互感应的电力线作用面,增加触控感测电极结构的感应电容量及触控操作的灵敏度。另外,因第二电极的分支部可具有多个不同长度值,故可通过调整分支部的长度提高触控灵敏度与线性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触控感测电极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触控感测电极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触碰物通过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极配置区域的示意图。 图6A至图6D显示触控感测电极结构于一触控装置的不同配置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触控感测电极结构的示意图。 图8A及图8B为依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显示触控感测电极结构的形成方式的示意图。 图9为一现有触控感测电极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40  触控感测电极结构    20  第一电极 22、24  主体部              22a、24a、32  电极区块 22b、24b、22b’、24b’、34 连接部 22c、24c、36b  分支部 30  第二电极                31  浮接电极 36  长形部                  36a  条状区块 42  电性绝缘层              50a、50b、50c、50d  触控装置 52  覆盖板                  54、54a、54b  膜片 100       触控感测电极结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触控感测电极结构及触控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感测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测电极结构包含:多个第一电极,各所述第一电极包含至少一第一主体部及一第二主体部,该第一主体部及该第二主体部交叉形成至少一电极交叉区域,其中所述电极交叉区域包含沿一第一延伸方向延伸的连接部及沿一第二延伸方向延伸的连接部,且该第一延伸方向与该第二延伸方向不同;以及多个第二电极,各所述第二电极包含多个电极区块及连接于每两相邻电极区块之间的多个连接部,各所述连接部沿一第三延伸方向设置于叠合该电极交叉区域位置处,且该第三延伸方向相异于该第一延伸方向及该第二延伸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5.24 TW 1021184941.一种触控感测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测电极结构包含:
多个第一电极,各所述第一电极包含至少一第一主体部及一第二主体部,该第一
主体部及该第二主体部交叉形成至少一电极交叉区域,其中所述电极交叉区域包含沿
一第一延伸方向延伸的连接部及沿一第二延伸方向延伸的连接部,且该第一延伸方向
与该第二延伸方向不同;以及
多个第二电极,各所述第二电极包含多个电极区块及连接于每两相邻电极区块之
间的多个连接部,各所述连接部沿一第三延伸方向设置于叠合该电极交叉区域位置
处,且该第三延伸方向相异于该第一延伸方向及该第二延伸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感测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电极还包
含至少一长形部,所述长形部沿一第四延伸方向穿越所述电极交叉区域,且该第四延
伸方向相异于该第一、该第二及该第三延伸方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感测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形部包含:
至少一条状区块;以及
多个分支部,连接所述条状区块并与所述条状区块形成至少一角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感测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电极的所
述分支部于所述条状区块的长轴方向上具有多个不同长度值。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感测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电极的所
述分支部的长度朝远离所述电极交叉区域的方向递减。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感测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区块的长轴
方向平行该第一主体部与该第二主体部的该延伸方向。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感测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电极包含
多个电极区块及由所述电极区块延伸出的多个分支部,且该第二电极的所述分支部与
该第一电极的所述分支部交错排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感测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主体部与该第
二主体部交叉呈X字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感测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测电极结
构还包含:
一电性绝缘层,设置于叠合该电极交叉区域位置处并隔开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第
二电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家庆苏国彰茹泰苏振豪陈昱廷
申请(专利权)人: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