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1122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两轮机动车辆、特别是摩托车的轮胎。这种轮胎包括连续胎体型增强结构(2),该连续胎体型增强结构(2)由增强元件形成并且在轮胎的每一侧固定到胎圈(3)上,该胎圈的基部用于安装到轮辋座上。每个胎圈通过侧壁(4)向外径向延伸,并且该侧壁径向向外组装到行驶胎面(5)上。此外,胎冠增强结构设置在行驶胎面下,其包括至少一个被称作工作层的增强元件层(6,7)。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该胎冠增强结构不包括任何周向定向的增强元件。此外,沿着径向平面中的轮胎断面,在其沿径向位于该胎体型增强结构的曲线横坐标与旋转轴线的垂线(100,101)的两个相切点的外侧的部分中,至少一个工作增强元件层(6,7)至少部分地沿径向位于该胎体型增强结构(2)的一部分的内侧,该胎体型增强结构(2)的该部分沿径向位于该胎体型增强结构的曲线横坐标与旋转轴线的垂线的两个相切点的外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安装到车辆上的轮胎,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安装到例如摩托车的两轮车辆上的轮胎。
技术介绍
尽管不局限于这种应用,本专利技术将参照这种摩托车或轻便摩托车轮胎更具体地进行描述。特别是对于摩托车轮胎而言,轮胎增强骨架层或轮胎增强层目前-并且最常见地-通过堆叠通常被称作“胎体帘布层”、“胎冠帘布层/冠带层”等的一个或多个帘布层形成。这种指定增强骨架层的方式源于制造工艺,其包括制造一系列呈设有通常纵向布置的帘线增强件的帘布层形式的半成品,这些半成品随后被组装或堆叠,以便构成轮胎坯件。该帘布层被制成具有大尺寸的扁平件,并且随后按照给定产品的尺寸切割。在开始阶段,帘布层也大体扁平地被组装。由此产生的坯件随后被成形为轮胎的典型环状轮廓。被称作“精整产品”的半成品随后被施加到该坯件上,以便获得准备硫化的产品。特别是对于轮胎坯件制造阶段而言,这种“传统”类型的工艺包括固定/锚定元件(通常为胎圈钢丝)的使用,该固定元件用于使胎体增强层有效固定或保持在胎圈区域中。因此,对于这种类型的工艺而言,由围绕设置于胎圈中的胎圈钢丝构成胎体增强层的所有(或仅一些)帘布层的一部分形成卷边。胎体增强层由此被固定在胎圈中。-->尽管制造帘布层和组件的方式具有许多变型,但是这种传统工艺在该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导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使用源自于该工艺的词汇;因此,在通常的应用中,该技术术语特别是包括术语“帘布层”、“胎体”、“胎圈钢丝”、“成形”,以用于指示从平坦轮廓向环状轮廓的转变等。目前存在着严格来讲不包括符合上述定义的“帘布层”或“胎圈钢丝”的轮胎。例如,文献EP 0 582 196描述了不需要帘布层形式的半成品的辅助而制造的轮胎。例如,各种增强结构的增强元件直接施加到相邻的橡胶混合物层上,该整体件以连续层的形式施加到环形型芯上,该环形型芯的形状允许在制造过程中直接获得与轮胎最终轮廓相似的轮廓。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再有“半成品”或“帘布层”或“胎圈钢丝”。例如帘线或细丝形式的橡胶混合物和增强元件的基本产品被直接施加到型芯上。由于该型芯呈环形,坯件不再必须被成形以从平坦轮廓向环状轮廓转变。另外,该文献中所描述的轮胎不具有围绕胎圈钢丝的“传统”胎体帘布层卷边。这种固定方式被邻近所述侧壁增强结构设置周向帘线的布置所取代,其整体浸入在固定或粘接橡胶混合物中。还存在使用环形型芯的组装工艺,其使用特别适于快速、有效和简单地敷设在中心型芯上的半成品。最后,也可以使用包括特定半成品的复合件,以实现特定的结构特征(例如帘布层、胎圈钢丝,等等),而其它特征通过混合物和/或增强元件的直接施加而实现。在本文中,考虑到产品制造和设计两个领域的最新技术发展,例如“帘布层”、“胎圈钢丝”等的传统术语有利地被中性术语或与所用工艺类型无关的术语取代。因此,术语“胎体型增强件”或“侧壁增强件”可用于表示传统工艺中胎体帘布层的增强元件和根据不使用半成品的工-->艺所制造的通常施加在侧壁处的轮胎的相应增强元件。部分而言,术语“固定区域”可以表示传统工艺中围绕胎圈钢丝的“传统”胎体帘布层卷边和由利用包括施加到环形型芯上的工艺制造的底层区域的周向增强元件、橡胶混合物和相邻侧壁增强件部分所形成的组件。如在所有其它轮胎的情况下,观察摩托车轮胎的径向,这种轮胎的结构包括由一个或两个增强元件层形成的胎体增强层,所述增强元件与周向形成65°和90°之间的角度,所述胎体增强层沿径向在顶部装有通常至少由织物增强元件构成的胎冠增强层。然而,非子午线轮胎仍然存在,并且本专利技术也涉及它们。本专利技术还涉及部分子午线轮胎,即,其胎体增强层的增强元件沿径向位于所述胎体增强层的至少一部分上,例如位于与轮胎的胎冠相对应的部分中。根据轮胎用于安装到摩托车的前面还是后面,已经提出了许多胎冠增强结构。对于所述胎冠增强层而言,第一种结构在于仅使用周向绳索,并且所述结构特别是用于后部位置。直接受到通常用于客车轮胎中的结构启示的第二种结构已经用于改进耐磨性,并且在于使用至少两个增强元件胎冠层,所述增强元件在每层中彼此平行但是从一层到另一层是交叉的,并与周向形成锐角,这种轮胎尤其适用于摩托车的前面。所述两个胎冠层可以与至少一个周向元件层相关联,所述周向元件通常通过螺旋缠绕至少一个涂有橡胶的增强元件带获得。专利FR 2 561 588因此描述了这样一种胎冠增强层,其具有至少一个帘布层,所述帘布层的增强元件与周向形成可以在0°和8°之间变化的角度,该元件的弹性模量达到至少6000牛顿/毫米2,而且,在胎体增强层和周向元件帘布层之间设置有减震层,其主要由两个元件帘布层构成,所述元件从一个帘布层到另一帘布层是交叉的,并且它们之间形成60°-->和90°之间的角度,所述交叉帘布层由弹性模量为至少6000牛顿/毫米2的织物增强元件构成。为了提供在高速下具有优异的稳定性以及优异的抓地性的摩托车轮胎,文献EP 0 456 933例如教导胎冠增强层应当由至少两个帘布层制成:第一帘布层,其径向最接近胎体增强层并由相对于周向以40°和90°之间的角度定向的绳索组成,以及第二帘布层,其径向最接近胎面并且由沿周向螺旋缠绕的绳索组成。为了增强为摩托车后轮设计的轮胎的驾驶能力,专利US 5 301 730提出了一种从径向胎体增强层向胎面布置的胎冠增强层,其由至少一个大致周向元件帘布层和两个元件帘布层构成,其中一个帘布层中的元件与另一帘布层中的元件交叉并且与圆周方向形成可在35°和55°之间的角度,芳族聚酰胺元件适合用于与周向平行的元件的帘布层,并且脂族聚酰胺元件适合用于交叉元件的帘布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摩托车轮胎,其胎冠增强结构不包括任何周向定向的增强元件,并且包括至少一个工作增强元件层,其比目前存在的轮胎具有更低的成本,且不会削弱使用户满意所需的特性。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通过一种轮胎实现,其包括连续胎体型增强结构,该连续胎体型增强结构由增强元件形成并且在轮胎的每一侧固定到胎圈上,该胎圈的基部用于安装到轮辋座上,每个胎圈通过侧壁向外径向延伸,该侧壁向外与胎面径向会合,并包括位于胎面下的胎冠增强结构,该胎冠增强结构由被称作工作层的至少一个增强元件层构成,所述胎冠增强结构不包括任何周向定向的增强元件,并且在沿径向平面的轮胎断面(或轮廓)中,在其沿径向位于该胎体型增强结构的曲线横坐标-->与旋转轴线的垂线的两个相切点的外侧的部分中,至少一个工作增强元件层至少部分地沿径向位于该胎体型增强结构的一部分的内侧,该胎体型增强结构的该部分沿径向位于所述胎体型增强结构的曲线横坐标与旋转轴线的垂线的两个相切点的外侧。轮胎的纵向或周向为与轮胎的外周相对应并且由轮胎的滚动方向限定的方向。周向平面或周向剖面为与轮胎的旋转轴线垂直的平面。赤道平面为穿过胎面的中心或冠部的周向平面。轮胎的横向或轴向与轮胎的旋转轴线平行。径向平面(或子午线平面)包含轮胎的旋转轴线。为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工作帘布层具有位于该胎体型增强结构的曲线横坐标与旋转轴线的垂线的两个相切点之间的曲线横坐标;因此,工作帘布层的轴向宽度小于该胎体型增强结构的曲线横坐标与旋转轴线的垂线的该两个相切点之间的轴向距离。为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连续的胎体型增强结构由从一个胎圈向另一个胎圈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胎,其包括连续胎体型增强结构,该连续胎体型增强结构由增强元件形成并且在轮胎的每一侧固定到胎圈上,该胎圈的基座用于安装到轮辋座上,每个胎圈通过侧壁向外径向延伸,该侧壁向外与胎面径向会合,并且包括位于胎面下的胎冠增强结构,该胎冠增强结构由被称作工作层的至少一个增强元件层构成,所述胎冠增强结构不包括任何周向定向的增强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沿径向平面的轮胎断面中,在其沿径向位于该胎体型增强结构的曲线横坐标与旋转轴线的垂线的两个相切点的外侧的部分中,至少一个工作增强元件层至少部分地沿径向位于该胎体型增强结构的一部分的内侧,该胎体型增强结构的该部分沿径向位于该胎体型增强结构的曲线横坐标与旋转轴线的垂线的两个相切点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FR 2003-12-24 03154831.一种轮胎,其包括连续胎体型增强结构,该连续胎体型增强结构由增强元件形成并且在轮胎的每一侧固定到胎圈上,该胎圈的基座用于安装到轮辋座上,每个胎圈通过侧壁向外径向延伸,该侧壁向外与胎面径向会合,并且包括位于胎面下的胎冠增强结构,该胎冠增强结构由被称作工作层的至少一个增强元件层构成,所述胎冠增强结构不包括任何周向定向的增强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沿径向平面的轮胎断面中,在其沿径向位于该胎体型增强结构的曲线横坐标与旋转轴线的垂线的两个相切点的外侧的部分中,至少一个工作增强元件层至少部分地沿径向位于该胎体型增强结构的一部分的内侧,该胎体型增强结构的该部分沿径向位于该胎体型增强结构的曲线横坐标与旋转轴线的垂线的两个相切点的外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工作增强元件层由至少一个连续增强帘线构成,该帘线形成位于所述层的中心区域中的部分,并且与纵向形成相同的角度,所述角度在与周向平面的交点处测量,两个相邻部分由环形部连接,并且该部分与纵向形成10°和80°之间的角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层的中心区域中,所述部分在所有周向平面中彼此等距。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由所述部分与纵向形成的角度沿横向是可变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帕斯卡尔普罗斯特阿兰瓦莱
申请(专利权)人:米其林技术公司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