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自修复聚合物分离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702934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修复聚合物分离膜的制备方法,方法如下:将一种或两种以上嵌段共聚物溶解到溶剂中形成溶液,将溶解有所述嵌段共聚物的溶液通过刮膜机流延得到聚合物薄膜,在空气中停留5-300s得到初生薄膜,将初生薄膜浸入到含有嵌段聚合物的凝固浴中,使聚合物薄膜固化形成自修复聚合物分离膜。所制备的聚合物分离膜是由嵌段共聚物的球形或者棒状胶束组成,具有此种结构的聚合物分离膜在酸性、碱性、金属离子或氧化-还原条件下具备自修复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方法如下:将一种或两种以上嵌段共聚物溶解到溶剂中形成溶液,将溶解有所述嵌段共聚物的溶液通过刮膜机流延得到聚合物薄膜,在空气中停留5-300s得到初生薄膜,将初生薄膜浸入到含有嵌段聚合物的凝固浴中,使聚合物薄膜固化形成自修复聚合物分离膜。所制备的聚合物分离膜是由嵌段共聚物的球形或者棒状胶束组成,具有此种结构的聚合物分离膜在酸性、碱性、金属离子或氧化-还原条件下具备自修复功能。【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膜材料的制备和结构控制领域,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聚合物分离膜是一种清洁、高效、节能的新型分离材料。近年来在家用净水设备、废水处理、海水淡化、血液透析等越来越多的场合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聚合物分离膜,包括聚合物中空纤维膜和平板膜,多数是以特定结构的高分子均聚物作为膜材料(如聚偏氟乙烯、聚烯烃、聚芳砜等)。由于较强的结晶性、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导致了这些聚合物在室温下很难通过分子链的热运动调整构象来实现对机械损伤的修复,进一步导致了以这些聚合物为本体材料的分离膜基本不具有自修复的能力。与此同时,由于聚合物膜材料在运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修复聚合物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嵌段聚合物溶解在混合溶剂中,形成铸膜液; (2)将铸膜液溶液流延在玻璃或聚合物A多孔膜表面,形成平板膜;(3)将平板膜在空气中停留5‑300s,形成初生膜;(4)将初生膜浸入凝固浴,使初生膜在凝固浴中浸没2~300s,形成固化的自修复聚合物分离膜;    所述步骤(1)中的嵌段聚合物由A‑B、A‑B‑A、A‑B‑C、α‑A‑B‑ω、α‑A‑B‑ω或α‑A‑B‑C‑ω中的一种或多种按照任意配比组成,其中A选自聚砜、聚醚砜、聚偏氟乙烯、聚丙烯腈、聚苯乙烯、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砖徐又一朱利平王正宝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