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轧碱性含油废水的回用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702341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轧碱性含油废水的回用处理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1)pH曝气调节:冷轧碱性含油废水进入pH调节曝气池,调节pH值4.0~9.0;(2)冷却降温:将废水温度降至18~35°C;(3)铁渣滤池:经降温后的废水进入铁渣滤池,向铁渣滤池加入铁渣和炭粒;(4)化学混凝沉淀:铁渣滤池的出水进入化学混凝沉淀池,加入混凝剂和絮凝剂;(5)多层吸附过滤;(6)脱盐处理:进入反渗透脱盐处理系统,进行脱盐处理。该方法提升工业废水的使用效率,降低吨钢废水的排放量,既循环利用冷轧碱性含油废水,又减少了新水的消耗量,减少环境污染,具有经济和环保双重效果,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依次包括如下步骤:(1)pH曝气调节:冷轧碱性含油废水进入pH调节曝气池,调节pH值4.0~9.0;(2)冷却降温:将废水温度降至18~35°C;(3)铁渣滤池:经降温后的废水进入铁渣滤池,向铁渣滤池加入铁渣和炭粒;(4)化学混凝沉淀:铁渣滤池的出水进入化学混凝沉淀池,加入混凝剂和絮凝剂;(5)多层吸附过滤;(6)脱盐处理:进入反渗透脱盐处理系统,进行脱盐处理。该方法提升工业废水的使用效率,降低吨钢废水的排放量,既循环利用冷轧碱性含油废水,又减少了新水的消耗量,减少环境污染,具有经济和环保双重效果,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冷轧碱性含油废水的深度回用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钢铁工业是一个高能耗、高资源、高污染的产业,其水资源消耗巨大,约占全国工业用水量的14%。2005年7月国家发改委出台了《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对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源和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更具体的要求,在全球资源紧缺的情况下,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钢铁企业的单位耗用水量仍高于国外先进钢铁企业的水平,近一步降低钢铁企业吨钢耗用新水量,提高钢铁企业水的循环利用率,加强钢铁企业废水的综合处理与回用是我国钢铁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钢铁企业在轧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油废水。主要有带钢轧制过程中冷却和润滑产生的含乳化油废水和冷却带钢在退火前脱脂中产生的含油废水。此外,热轧和硅钢厂也都存在乳化液废水排放的问题。 含油废水处理方法按处理原理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等。物理法主要是重力分离法和膜分离法等。重力分离法是利用密度差进行油水分离的技术,借助各类隔油装置以去除水中的浮油和固体附着油。膜分离法是主要有微滤(MF)、纳滤(NF)、超滤(UF)及反渗透(RO)法,适合于去除乳化油和分散油。膜分离法的主要缺点是膜不易清洗、易被污染等。物理化学法主要是气浮法、化学絮凝法、吸附法、磁分离法等。气浮法是在水中通入空气产生微细气泡,使细小悬浮油珠附着在气泡上并一起上浮到水面而实现分离。絮凝法是通过在含油废水中加入合适的絮凝剂,经吸附、架桥、中和及包埋等作用形成絮状物而除去水中的油污染物。吸附法是利用比表面积大的选择性材料吸附水中的分散油、乳化油和溶解油。磁分离法往往与混凝法相结合处理含油废水。磁分离法尚存在反冲洗困难和操作条件不够明确等问题。化学法主要是高级氧化法和电化学法。高级氧化技术又称深度氧化技术,通过诱发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将废水中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包括油类)氧化为低毒或无毒的小分子。电化学法是以金属铝或铁作阳极电解处理含油废水的方法,主要适用于机械加工工业中冷却润滑液的二级处理。生物处理法也是有效的去除含油废水中COD的方法。含油废水经隔油、浮选等处理后,出水油含量一般仍高达20~30mg/L,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尚需进行深度处理。 冷轧碱性含油废水主要来自轧机机组、磨辊间和带钢脱脂机组等各机组的油库排水。经过常规处理后的冷轧碱性含油废水勉强能够满足国家规定的环保排放要求。 中国专利《一种含碱含油废水处理工艺》(CN101684025A)公开一种含碱含有废水处理工艺。该工艺过程是将含碱含油废水先进行中和处理,然后依次通过斜板沉淀、纸带过滤、超滤处理,最后进行排放的过程。该技术只是一种含碱含有废水处理工艺,没有考虑含碱含油废水综合回收利用和深度处理。中国专利《冷轧钢厂含油废水的厌氧-好氧组合生物处理方法》(CN101481195A)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轧钢厂含油废水的厌氧好氧组合生物处理方法,通过对含油废水进行厌氧处理后再进行好氧处理,严格控制各项参数,使二级处理后冷轧碱性含油废水中油和COD浓度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 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操作简便、运行稳定、可生化性好、运行成本低。该技术采用生物技术使冷轧含油废水中水质指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没用考虑含油废水的深度处理技术。中国专利《一种稀乳化含油废水的处理工艺》(CN101684025A)公开一种稀乳化含油废水的处理工艺。稀乳化含油废水经过均和曝气调节、一级PH调整、二级pH调整、混凝、气浮、冷却、生物接触氧化、絮凝沉淀、部分污泥回流后,出水达标排放或回用。该技术只是稀乳化含油废水达标排放技术,没有涉及含油废水循环利用返回生产的技术方案。 对于此类废水国内外尚无成熟的冷轧碱性含油废水处理工艺,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冷轧碱性含油废水的回用工艺系统,实现了冷轧碱性含油废水的绿色处理,节约了钢铁生产用水,降低了吨钢耗用新水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的目的,提升工业废水的使用效率,降低吨钢废水的排放量,既循环利用冷轧碱性含油废水,又减少了新水的消耗量;以循环利用和节能减排为主,减少环境污染,具有经济和环保双重效果,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I)PH曝气调节:冷轧碱性含油废水进入pH调节曝气池,向pH调节曝气池中加入酸,调节碱性含油废水pH值4.0~9.0 ; (2)冷却降温:将经步骤(1) pH调节的冷轧碱性含油废水温度降至18~35° C ; (3)铁渣滤池:经步骤(2)降温后的冷轧碱性含油废水进入铁渣滤池,向铁渣滤池加入铁渣和炭粒;所述加入铁渣与炭粒的重量比为:铁渣:炭粒=1:0.03~0.3 ; (4)化学混凝沉淀:自步骤(3)铁渣滤池的出水进入化学混凝沉淀池,向化学混凝沉淀池加入混凝剂和絮凝剂,所述混凝剂投加量是5mg/l~200mg/l,所述絮凝剂投加量是 0.2mg/l ~2.5mg/l ; (5)多层吸附过滤:经步骤(4)化学混凝沉淀处理的废水上清液进入多层吸附过滤池;所述吸附过滤池的滤料层依次为石英砂层、水渣层、粉煤灰层、钙基改性膨润土层和活性炭层; (6)脱盐处理:经步骤(5)多层吸附过滤处理的出水进入反渗透脱盐处理系统,进行脱盐处理。 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冷轧碱性含油废水的回用处理方法,优选的是,经过所述步骤 (6)脱盐处理后冷轧碱性含油废水的水质为:pH是6~9,COD是2~10mg/l,油是低于 0.03mg/l,悬浮物是O~2mg/l,电导率低于50 μ s/cm,氯离子是2~30mg/l,水温是18~35。Co 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冷轧碱性含油废水的回用处理方法,优选的是,在所述步骤(1)的酸选自硫酸、盐酸或硝酸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冷轧碱性含油废水的回用处理方法,进一步优选的是,在所述步骤(1)的酸选自工业废硫酸、废盐酸或废硝酸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冷轧碱性含油废水的回用处理方法,优选的是,所述pH调节曝气池的底部装有微孔曝气装置,曝气强度为0.1~5m3 (空气)/m3 (废水)。 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冷轧碱性含油废水的回用处理方法,优选的是,添加的工业废酸为含量是30%~80%废硫酸。 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冷轧碱性含油废水的回用处理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轧碱性含油废水的回用处理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1)pH曝气调节:冷轧碱性含油废水进入pH调节曝气池,向pH调节曝气池中加入酸,调节碱性含油废水pH值4.0~9.0;(2)冷却降温:将经步骤(1)pH调节的冷轧碱性含油废水温度降至18~35°C;(3)铁渣滤池:经步骤(2)降温后的冷轧碱性含油废水进入铁渣滤池,向铁渣滤池加入铁渣和炭粒;所述加入铁渣与炭粒的重量比为:铁渣:炭粒=1:0.03~0.3;(4)化学混凝沉淀:自步骤(3)铁渣滤池的出水进入化学混凝沉淀池,向化学混凝沉淀池加入混凝剂和絮凝剂,所述混凝剂投加量是5mg/l~200mg/l,所述絮凝剂投加量是0.2mg/l~2.5mg/l;(5)多层吸附过滤:经步骤(4)化学混凝沉淀处理的废水上清液进入多层吸附过滤池;所述吸附过滤池的滤料层依次为石英砂层、水渣层、粉煤灰层、钙基改性膨润土层和活性炭层;(6)脱盐处理:经步骤(5)多层吸附过滤处理的出水进入反渗透脱盐处理系统,进行脱盐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恩超张宜莓赵雪兵殷玫婕吴昊王如意尹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