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板式蒸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95160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冷凝板式蒸发器,其包括一第一板体以及一第二板体。其中该第一板体设有多个凹沟;其中所述凹沟设有至少一入口以及至少一位于该入口的相对端的出口。其中该第二板体包含至少一进孔以及至少一出孔,其中至少一进孔是与第一板体的入口相对叠合,至少一出孔是与第一板体的出口相对叠合。其中该第二板体相对结合于该第一板体的另一面更包含一连结所述出孔的管道,其中该管道上设有一排出孔。由于输送制冷物质的通道为一体成形于该第一板体内,使制冷物质接触交换冷热的面积可达最大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冷凝板式蒸发器,其包括一第一板体以及一第二板体。其中该第一板体设有多个凹沟;其中所述凹沟设有至少一入口以及至少一位于该入口的相对端的出口。其中该第二板体包含至少一进孔以及至少一出孔,其中至少一进孔是与第一板体的入口相对叠合,至少一出孔是与第一板体的出口相对叠合。其中该第二板体相对结合于该第一板体的另一面更包含一连结所述出孔的管道,其中该管道上设有一排出孔。由于输送制冷物质的通道为一体成形于该第一板体内,使制冷物质接触交换冷热的面积可达最大的功效。【专利说明】冷凝板式蒸发器
本技术是涉及一种冷凝板式蒸发器,特别指一种在板体内具有多个凹沟使制冷物质在其内流动时,接触交换冷热的面积可达最大的冷凝板式蒸发器。
技术介绍
一般冷冻库、老窖机、冰箱、制冰机等主要包含有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与蒸发器,利用管道连结。其中蒸发器主要设置于冷冻库、老窖机内部,冷媒经由压缩机压缩之后变成高压低温的液体,从管道经过蒸发器吸收冷冻库、老窖机内部的热能,使形成一低温状态,此时冷媒吸热后会形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再循环回压缩机。 现有技术中多为利用圆管状的管道输送冷媒,当管道来到蒸发器时,现有蒸发器只利用两片金属面板平形包夹住管道相对的两端边,利用接触到的面积进行冷热交换。然而,因为管道是呈现圆管状,蒸发器仅利用接触管道的两端边而未充分利用管道其余端边的面积,造成冷热交换面积非常狭小,交换效率非常低落。因此,如何使输送冷媒的管道在蒸发器中,能够达到最大的接触面积,使冷热交换效率提升以达节能减碳的目的,实为当前急需解决与克服的课题。 技术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通道可一体成形于板体内的冷凝板式蒸发器,使制冷物质在其内流动时,接触交换冷热的面积可达最大的功效。 为达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提供一种冷凝板式蒸发器,其包含: 一第一板体,其设有多个凹沟,且所述凹沟设有至少一入口以及至少一设于所述入口相对端的出口 ;以及 —第二板体,其包含至少一进孔以及至少一出孔,其中至少一所述进孔是与所述第一板体的至少一入口相叠合,至少一所述出孔是与所述第一板体的至少一出口相叠合,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能固设的相叠合。 较佳的,第一板体的所述凹沟呈螺纹状排列或平行排列状。 较佳的,第一板体的所述凹沟设有两入口以及两出口,其中两入口设在所述第一板体的同一端边,所述凹沟分别远离彼此并朝向相对的端边延伸,呈回旋向外延伸的平行渐缩走向,且所述凹沟的各出口设在所述第一板体的相对两端边。 较佳的,所述第二板体包含二进孔以及二出孔,其中所述进孔分別是与所述第一板体的入口相叠合,所述出孔分別是与所述第一板体的出口相叠合,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能固设的相叠合。 较佳的,所述第二板体相对于与所述第一板体结合的另一面更包含一管道,所述管道是与至少一出孔相连接,且所述管道上设有一排出孔。 更佳的,所述第二板体相对于与所述第一板体结合的另一面更包含一管道,所述管道是与二出孔相连接,且所述管道上设有一排出孔。 较佳的,所述第二板体更包含有多个焊孔,所述焊孔设于避开相对于所述第一板体的凹沟区域。 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1、输送制冷物质的通道一体成形于冷凝板式蒸发器,使制冷物质在其内流动时,其接触的面积大幅提升,以达成交换冷热效率提升的功效。 2、本技术的冷凝板式蒸发器,其内的凹沟不限于单一回路,可依需求设计不同与多个输送回路,以达最佳的冷热交换效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板体的俯视外观图。 图3为沿图2中的剖切线3-3的剖面图。 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板体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板体的俯视外观图。 图6为本技术的第二板体的立体图。 图7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I冷凝板式蒸发器10第一板体 11 凹沟111 入口 112 出口20 第二板体 21进孔22出孔 23管道231排出孔 24 焊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一种冷凝板式蒸发器1,其包含一第一板体10以及一第二板体20。 请参阅图2至图4,该第一板体10设有多个凹沟11,其中所述凹沟11是彼此等距、平行且相连通,并以铣沟方式布设第一板体10 ;其中所述凹沟11亦可依需求呈现螺纹状排列且相连通;其中所述凹沟11设有至少一入口 111以及至少一位于该入口 111相对端的出口 112。请参阅图5,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多个凹沟11设有两入口 111以及两出口 112,其中两入口 111设在该第一板体10的同一端边,所述凹沟11分别远离彼此并朝向相对的端边延伸,呈回旋向外延伸的平行渐缩走向,且所述凹沟的各出口 112设在该第一板体10的相对两端边。 请参阅图6,该第二板体20其包含至少一进孔21、至少一出孔22以及一与至少一出孔22相连接的管道23 ;其中该至少一进孔21是与所述凹沟11的至少一入口 111相对应叠合,其中该至少一出孔22是与所述凹沟11的至少一出口 112相对应叠合;其中该管道23是设于该第二板体20相对结合于该第一板体10的另一面。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板体20包含二进孔21以及二出孔22,其中所述进孔21分別是与所述第一板体10的入口 111相叠合,所述出孔22分別是与所述第一板体10的出口 112相叠合,所述第一板体10与所述第二板体20能固设的相叠合。在又一较佳的实施例中,该管道23更设有一排出孔231。在另一较佳的实施例中,其中该第二板体20更包含有多个焊孔24,所述焊孔24设于避开相对于该第一板体10的凹沟11区域,所述焊孔24以焊接接合于该第一板体10避开所述凹沟11的区域。 请参阅图7,本技术于使用时,该第一板体10可被该第二板体20部分覆盖,并通过该第二板体20的所述焊孔24与第一板体10相焊接,以使第二板体20与第一板体10可固设的相连接,且由于该焊孔24设计的位置避开相对于该第一板体10的多个凹沟11区域,使该第一板体10的所述凹沟11可形成一通道。压缩后的冷媒可从该第二板体20的进孔21以及第一板体10的所述凹沟11的入口 111,进入该第一板体10的所述凹沟11。由于所述凹沟11为铣沟于该第一板体10内,因此冷媒可均匀分布于该第一板体10内,使该第一板体10以及与该第一板体10焊接的第二板体20能够充分接触冷媒,以达成冷热交换的功效。经过冷热交换后的冷媒最终经由该第一板体10的所述凹沟11的出口 112以及第二板体20的出孔22流出,统一经由该第二板体20的管道23汇集,并由该管道23的排出孔231排出,回到冷媒压缩机进行压缩后,再重回该第二板体20的进孔21,以重复进行冷热交换的循环。 本技术的冷凝板式蒸发器可依需求制备成所需的形状,以运用在冷冻库、老窖机、冰箱、制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凝板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板式蒸发器包含:一第一板体,其设有多个凹沟,且所述凹沟设有至少一入口以及至少一设于所述入口相对端的出口;以及一第二板体,其包含至少一进孔以及至少一出孔,其中至少一所述进孔是与所述第一板体的至少一入口相叠合,至少一所述出孔是与所述第一板体的至少一出口相叠合,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能固设的相叠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水土
申请(专利权)人:新麦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