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测量的球囊扩张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93703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2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测量的球囊扩张导管,它包括导管、三通手柄和球囊,三通手柄具有相互连通的注液口和导丝孔,导管内设置有注液通道和穿丝孔,导管伸入导丝孔,并且穿丝孔和导丝孔相连通,球囊的一端密封连接在导管前部的外壁上,球囊的另一端密封连接在导管中部的外壁上,并且球囊通过注液通道与注液口相连通,所述的导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显影标记,并且相邻的显影标记的距离均相等,显影标记均位于球囊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人体消化道狭窄部位进行初步测量,从而初步确定狭窄段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测量的球囊扩张导管,它包括导管、三通手柄和球囊,三通手柄具有相互连通的注液口和导丝孔,导管内设置有注液通道和穿丝孔,导管伸入导丝孔,并且穿丝孔和导丝孔相连通,球囊的一端密封连接在导管前部的外壁上,球囊的另一端密封连接在导管中部的外壁上,并且球囊通过注液通道与注液口相连通,所述的导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显影标记,并且相邻的显影标记的距离均相等,显影标记均位于球囊内。本技术能够对人体消化道狭窄部位进行初步测量,从而初步确定狭窄段长度。【专利说明】可测量的球囊扩张导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测量的球囊扩张导管,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目前,在软式内镜下做消化道狭窄扩张或辅助扩张治疗时,由于内镜显像后对人体病变组织的放大,无法很好的辨别病变部位的大小,不能为后期应该采用何种手段进行冶疗提供可靠的依据,而现在都是依靠临床医生的经验与对所使用的医疗器械的熟悉程度来进行判断,或只能是在对人体组织进行切除后才能对手术后取出部位进行实测才能知道病变后的组织大小,所以内镜下对人体病变组织的大小的的初步测量是现在急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测量的球囊扩张导管,它能够对人体消化道狭窄部位进行初步测量,从而初步确定狭窄段长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测量的球囊扩张导管,它包括导管、三通手柄和球囊,三通手柄具有相互连通的注液口和导丝孔,并且导管内设置有注液通道和穿丝孔,导管伸入导丝孔,并且穿丝孔和导丝孔相连通,球囊的一端密封连接在导管前部的外壁上,球囊的另一端密封连接在导管中部的外壁上,并且球囊通过注液通道与注液口相连通,所述的导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显影标记,并且相邻的显影标记的距离均相等,显影标记均位于球囊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测量的球囊扩张导管,它包括导管、三通手柄和球囊,三通手柄具有相互连通的注液口和导丝孔,导管内设置有注液通道和穿丝孔,所述的导管伸入导丝孔,并且穿丝孔和导丝孔相连通,所述的球囊的一端密连接在导管前部的外壁上,所述的球囊的另一端密封连接在导管中部的外壁上,并且所述的球囊通过注液通道与注液口相连通,所述的导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显影标记,并且相邻的显影标记的距离均相等,显影标记均位于球囊内,所述的导管的外壁上设置有丝印刻度线,并且丝印刻度线位于球囊内。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将球囊沿导丝通过内镜到达人体病变组织附近,球囊应伸出内镜前端,且球囊中部处于病变组织处后才能进行扩张,在球囊扩张前、后,借助内镜或其他辅助设备的监视下,可以利用球囊内部显影标记或者利用球囊内部的丝印刻度线对人体狭窄部位进行测量,初步确定狭窄段长度。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可测量的球囊扩张导管的球囊扩张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可测量的球囊扩张导管的球囊扩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一种可测量的球囊扩张导管,它包括导管1、三通手柄4和球囊2,三通手柄4具有相互连通的注液口 4-1和导丝孔4-2,导管I内设置有注液通道17和穿丝孔,导管I伸入导丝孔4-2,并且穿丝孔和导丝孔4-2相连通,球囊2的一端密封连接在导管I前部的外壁上,球囊2的另一端密封连接在导管I中部的外壁上,并且球囊2通过注液通道17与注液口 4-1相连通,所述的导管I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显影标记3,并且相邻的显影标记3的距离均相等,显影标记3均位于球囊2内。 本实施例的用法如下: (I)在内镜或其他辅助设备的监视下,将导丝送至狭窄的远端并留置。 (2)选择合适的球囊2扩张,沿导丝末端插入,缓慢小心送至狭窄部位,确认球囊2完全调伸出内镜,并处于合适的位置,外侧两显影标记3分别位于狭窄部位的两端。 (3)使用带压力表的加压泵通过注液口 4-1向球囊2内注入液体,使球囊2充盈,当达到预定的压力时,一般为球囊2完全撑开成柱状,停止加压,保持I?3分钟。注意加压压力不能超过规定的耐压值。视扩张效果考虑是否要反复扩张,重复扩张一般不超过3次。 注意:a、不得使用空气或其他气体物质作为球囊2充盈介质; b、加压压力不得大于规定的耐压值; C、如果出现球囊2破裂或出现球囊2压力骤降现象,应立即停止手术,收缩球囊2并将球囊2和内镜作为一个整体一起小心撤出到体外,请将球囊2从内镜前端剪断,重新更换新的球囊2再实施手术。 (4)扩张操作完成后将球囊2内的液体抽干净,让球囊2收缩处理,然后缓缓撤出球囊2。 注意:如果将球囊2从内窥镜中取出时遇到阻力应停止操作并将内窥镜和球囊2一起撤出。 (5)应按照公认的医院准则对球囊2进行废弃处理。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将导管I的外壁上设置的多个显影标记3更改为丝印刻度线。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球囊2沿导丝通过内镜到达人体病变组织附近,球囊2应伸出内镜前端,且球囊2中部处于病变组织处后才能进行扩张,在球囊2扩张前、后,借助内镜或其他辅助设备的监视下,可以利用球囊2内部显影标记3或者利用球囊2内部的丝印刻度线对人体狭窄部位进行测量,初步确定狭窄段长度。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可测量的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导管(I)、三通手柄(4)和球囊(2),三通手柄(4)具有相互连通的注液口(4-1)和导丝孔(4-2),导管(I)内设置有注液通道(17)和穿丝孔,所述的导管(I)伸入导丝孔(4-2),并且穿丝孔和导丝孔(4-2)相连通,所述的球囊(2)的一端密封连接在导管(I)前部的外壁上,所述的球囊(2)的另一端密封连接在导管(I)中部的外壁上,并且所述的球囊(2)通过注液通道(17)与注液口(4-1)相连通,所述的导管(I)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显影标记(3),并且相邻的显影标记(3)的距离均相等,显影标记(3)均位于球囊(2)内。2.—种可测量的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导管(I)、三通手柄(4)和球囊(2),三通手柄(4)具有相互连通的注液口(4-1)和导丝孔(4-2),导管(I)内设置有注液通道(17)和穿丝孔,所述的导管(I)伸入导丝孔(4-2),并且穿丝孔和导丝孔(4-2)相连通,所述的球囊(2)的一端密封连接在导管(I)前部的外壁上,所述的球囊(2)的另一端密封连接在导管(I)中部的外壁上,并且所述的球囊(2)通过注液通道(17)与注液口(4-1)相连通,所述的导管(I)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显影标记(3),并且相邻的显影标记(3)的距离均相等,显影标记(3)均位于球囊(2)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测量的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导管(1)、三通手柄(4)和球囊(2),三通手柄(4)具有相互连通的注液口(4‑1)和导丝孔(4‑2),导管(1)内设置有注液通道(17)和穿丝孔,所述的导管(1)伸入导丝孔(4‑2),并且穿丝孔和导丝孔(4‑2)相连通,所述的球囊(2)的一端密封连接在导管(1)前部的外壁上,所述的球囊(2)的另一端密封连接在导管(1)中部的外壁上,并且所述的球囊(2)通过注液通道(17)与注液口(4‑1)相连通,所述的导管(1)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显影标记(3),并且相邻的显影标记(3)的距离均相等,显影标记(3)均位于球囊(2)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东林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久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