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加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93053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立式加料机,包括料斗、用于提升料斗的提升机构和用于使料斗翻转的翻转机构,设置电机驱动链轮链条组成的闭环传动系统提升料斗,通过设置扭矩限制装置保证料斗在提升时电机和链轮的扭矩在一定范围之内;通过轨道多个轨道实现料斗翻转的精确控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立式加料机,故障修理方便、链条不易滑脱、提升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立式加料机,包括料斗、用于提升料斗的提升机构和用于使料斗翻转的翻转机构,设置电机驱动链轮链条组成的闭环传动系统提升料斗,通过设置扭矩限制装置保证料斗在提升时电机和链轮的扭矩在一定范围之内;通过轨道多个轨道实现料斗翻转的精确控制。本技术提供的立式加料机,故障修理方便、链条不易滑脱、提升稳定。【专利说明】立式加料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料机,尤其涉及一种立式加料机。
技术介绍
立式加料机通常将减速机放在上部,采用减速电机驱动链条链轮作为升降系统传动时,当升降系统的扭矩过大会导致提升不稳定;现有的翻转装置多存在翻转时定位不准确和翻转角度过大导致物料倾泄时洒落到目标仓体外。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故障修理方便、链条不易滑脱、提升稳定的立式加料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立式加料机,包括料斗、用于提升料斗的提升机构和用于使料斗翻转的翻转机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提升架和减速电机,所述提升架上方设置有从动轴,所述提升架下方设置有主动轴,还包括闭环链条,所述主动轴、所述从动轴和所述闭环链条形成闭环传动机构,所述料斗与所述闭环链条固定连接,在所述主动轴的两端设置有主动链轮,在所述从动轴的两端设置有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与对应的所述从动链轮通过闭环链条传动,所述主动轴的一端通过扭矩限制器与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牵引架板,所述牵引架板通过牵引件设置在所述链条上,所述料斗的底部铰接在所述牵引架板上,所述提升架上设置有第一翻转轨道和第二翻转轨道,所述料斗的侧壁倾斜设置,所述料斗的侧壁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提升滚轮和第二提升滚轮,所述第一提升滚轮与所述第一提升轨道滚动配合,所述第二提升滚轮与所述第二提升轨道滚动配合,所述提升架上端设置有向外侧延伸的连接板,所述第一翻转轨道包括竖直轨道和水平轨道,所述竖直轨道和所述水平轨道之间通过弧形轨道连接,所述水平轨道另外一端设置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第二翻转轨道竖直设置在所述提升架上。 优选地,所述主动链轮处设置有链轮扭矩限制组合件,所述链轮扭矩限制组合件包括轴套,所述轴套与所述主动轴键连接,所述轴套上设置有两个固定挡圈,在两个所述挡圈的相对面均设置有摩擦片,还包括活动挡圈和碟簧,所述活动挡圈设置在两个固定挡圈之间,在所述活动挡圈的任意一侧设置有摩擦片,在所述活动挡圈设置有摩擦片的一侧安装有主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夹在所述活动挡圈上的摩擦片与所述固定挡圈上的摩擦片之间,所述碟簧夹在所述活动挡圈与另一所述固定挡圈之间。 优选地,在靠近所述碟簧的固定块上开有至少两个螺孔,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碟簧预紧力的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与所述螺孔螺纹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翻转轨道上设置有挡止部,当所述第一提升滚轮移动到所述弧形部的端部时,所述第二提升滚轮移动到所述挡止部,所述料斗的侧壁与地面夹角在三十五度至五十度之间。 优选地,所述料斗内设置有滑料壁。 本技术提供的立式加料机,故障修理方便、链条不易滑脱、提升稳定。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立式加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立式加料机的左视图; 图3为本技术立式加料机的链轮扭矩限制组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料斗、2-提升架、3-减速电机、4-链轮、5-链条、6_扭矩限制器、7_牵引架板、8-牵引件、9-第一翻转轨道、10-第二翻转轨道、11-连接板、12-轴套、13-摩擦片、14-固定挡圈、15-活动挡圈、16-碟簧、17-调节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技术立式加料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立式加料机的左视图。 立式加料机,包括料斗1、用于提升料斗I的提升机构和用于使料斗I翻转的翻转机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提升架2和减速电机3,所述提升架2上方设置有从动轴,所述提升架2下方设置有主动轴,还包括闭环链条5,所述主动轴、所述从动轴和所述闭环链条5形成闭环传动机构,所述料斗I与所述闭环链条5固定连接,在所述主动轴的两端设置有主动链轮4,在所述从动轴的两端设置有从动链轮4,所述主动链轮4与对应的所述从动链轮4通过闭环链条5传动,所述主动轴的一端通过扭矩限制器6与减速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牵引架板7,所述牵引架板7通过牵引架8设置在所述链条5上,所述料斗I的底部铰接在所述牵引架板7上,所述提升架2上设置有第一翻转轨道9和第二翻转轨道10,所述料斗I的侧壁倾斜设置,所述料斗I的侧壁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提升滚轮和第二提升滚轮,所述第一提升滚轮与所述第一提升轨道滚动配合,所述第二提升滚轮与所述第二提升轨道滚动配合,所述提升架2上端设置有向外侧延伸的连接板11,所述第一翻转轨道9包括竖直轨道和水平轨道,所述竖直轨道和所述水平轨道之间通过弧形轨道连接,所述水平轨道另外一端设置所述连接板11上,所述第二翻转轨道10竖直设置在所述提升架2上。 请参考图3,图3为本技术立式加料机的链轮4扭矩限制组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主动链轮4处设置有链轮4扭矩限制组合件,所述链轮4扭矩限制组合件包括轴套12,所述轴套12与所述主动轴键连接,所述轴套12上设置有两个固定挡圈14,在两个所述挡圈的相对面均设置有摩擦片13,还包括活动挡圈15和碟簧16,所述活动挡圈15设置在两个固定挡圈14之间,在所述活动挡圈15的任意一侧设置有摩擦片13,在所述活动挡圈15设置有摩擦片13的一侧安装有主动链轮4,所述主动链轮4夹在所述活动挡圈15上的摩擦片13与所述固定挡圈14上的摩擦片13之间,所述碟簧16夹在所述活动挡圈15与另一所述固定挡圈14之间。 在靠近所述碟簧16的固定块上开有至少两个螺孔,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碟簧16预紧力的调节螺栓17,所述调节螺栓17与所述螺孔螺纹配合。 所述第二翻转轨道10上设置有挡止部,当所述第一提升滚轮移动到所述弧形部的端部时,所述第二提升滚轮移动到所述挡止部,所述料斗I的侧壁与地面夹角在三十五度至五十度之间。 所述料斗I内设置有滑料壁。 减速电机3驱动主动轴转动,带动闭环传动机构提升或降低漏斗,主动轴上的轴套12套在主动轴上,当主动轴转动时,带动轴套12 —起转动,通过主动链轮4两侧的摩擦片13的摩擦作用带动主动链轮4转动,当料斗I升降过程中主动链轮4转动的扭矩过大时,碟簧16被压平,使摩擦片13与链轮4之间摩擦力减小,因而松开打滑,实现过载保护。扭矩最大值通过轴套12上的调节螺栓17灵活设定。 在主动轴与减速电机3之间设置扭矩限制器6是为了限制料斗I提升时减速电机 3的扭矩过大;主动轴的两端设置有主动链轮4,在主动链轮4处设置链轮4扭矩限制组合件是为了进一步限制料斗I提升时扭矩过大导致提升不稳定。 料斗I提升和翻转的过程如下,提升架2的上下两端设置有链轮4,连通链轮4链条5传动提升牵引架板7,料斗I的底部与牵引架板7铰接,料斗I随着牵引架板7上升;料斗I的侧壁和底部的第一提升滚轮和第二提升滚轮分别沿着第一翻转轨道9和第二翻转轨道10内滚动;当第一提升滚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立式加料机,包括料斗、用于提升料斗的提升机构和用于使料斗翻转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提升架和减速电机,所述提升架上方设置有从动轴,所述提升架下方设置有主动轴,还包括闭环链条,所述主动轴、所述从动轴和所述闭环链条形成闭环传动机构,所述料斗与所述闭环链条固定连接,在所述主动轴的两端设置有主动链轮,在所述从动轴的两端设置有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与对应的所述从动链轮通过闭环链条传动,所述主动轴的一端通过扭矩限制器与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牵引架板,所述牵引架板通过牵引件设置在所述链条上,所述料斗的底部铰接在所述牵引架板上,所述提升架上设置有第一翻转轨道和第二翻转轨道,所述料斗的侧壁倾斜设置,所述料斗的侧壁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提升滚轮和第二提升滚轮,所述第一提升滚轮与所述第一提升轨道滚动配合,所述第二提升滚轮与所述第二提升轨道滚动配合,所述提升架上端设置有向外侧延伸的连接板,所述第一翻转轨道包括竖直轨道和水平轨道,所述竖直轨道和所述水平轨道之间通过弧形轨道连接,所述水平轨道另外一端设置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第二翻转轨道竖直设置在所述提升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一发王如卿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高新工业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