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压器用消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89760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确保吸音性能且能够降低制造成本的增压器用消声器。增压器用消声器(30)安装在导入用于供压缩机部压缩的吸入空气的吸入空气导入路的入口部上游侧,且用于吸收吸气噪声,其构成为具备:吸入空气入口开口部(32),其形成在呈大致圆筒形状的外壳(31)的外周面;吸入空气流路,其使从吸入空气入口开口部(32)导入的吸入空气进行大致90度的方向转换而导向吸入空气导入路;吸入空气出口开口(34),其形成在外壳(31)的一端面侧;吸音筒(40),其从外壳外周侧插入并安装在吸入空气入口开口部(32);及支承板(50),其具备与吸音筒(40)大致同心的空气流通孔(51),且对插入到吸入空气入口开口部(32)的规定位置的吸音筒(40)进行固定支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增压器用消声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例如船舶用、发电用的大型柴油机等的增压器用消声器。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公知有压缩内燃机的燃烧用空气而将高密度的空气强制性送入燃烧室内的增压器,例如在船舶用、发电用的大型柴油机中也广泛使用。这样的增压器将压缩燃烧用空气的压缩机及成为压缩机的驱动源的增压器涡轮设为同轴地收纳于壳体内而一体旋转。需要说明的是,增压器涡轮利用内燃机的废气所具有的能量来驱动。在这样的增压器中,为了消除由压缩机叶轮产生的噪声,使用例如下述的专利文献1所公开那样的增压器用消声器。在该增压器用消声器中,作为消声器要素(吸音体)而采用组合多个两次弯折形状(大致Z状)的吸音分离件而成的结构,谋求消声性能的维持与低压损化。另外,在其他的增压器用消声器中,有时采用替代大致Z状而组合曲线形状的吸音分离件而成的消声器要素。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00969号公报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上述现有的增压器用消声器由于消声器要素的形状、构造较为复杂,因此存在消声器要素的加工、组装等中花费工时这样的问题。根据这样的背景,期望开发出可确保所期望的吸音性能、并且能够容易制造且廉价的增压器用消声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保吸音性能而能够降低制造成本的增压器用消声器。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采用下述的机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增压器用消声器安装在导入用于供压缩机部压缩的吸入空气的吸入空气导入路的入口部上游侧,且用于吸收由压缩机叶轮产生的噪声,该增压器用消声器构成为具备:吸入空气入口开口部,其形成在呈大致圆筒形状的外壳的外周面;吸入空气流路,其使从该吸入空气入口开口部导入的所述吸入空气进行大致90度的方向转换而导向所述吸入空气导入路;吸入空气出口开口,其形成在所述外壳的一端面侧;吸音筒,其从外壳外周侧插入并安装在所述吸入空气入口开口部;及支承板,其具备与该吸音筒大致同心的空气流通孔,且对插入到所述吸入空气入口开口部的规定位置的所述吸音筒进行固定支承。根据这样的本专利技术的增压器用消声器,构成为具备:吸入空气入口开口部,其形成在呈大致圆筒形状的外壳的外周面;吸入空气流路,其使从该吸入空气入口开口部导入的吸入空气进行大致90度的方向转换而导向吸入空气导入路;吸入空气出口开口,其形成在外壳的一端面侧;吸音筒,其从外壳外周侧插入并安装在吸入空气入口开口部;及支承板,其具备与该吸音筒大致同心的空气流通孔,且对插入到吸入空气入口开口部的规定位置的吸音筒进行固定支承,因此作为消声器要素(吸音体)而发挥功能的吸音筒的组装作业、更换作业通过从外壳外周侧插入或拔取而能够容易实施。在上述专利技术的增压器用消声器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承板具备对所述吸音筒的两端部附近进行支承的外侧支承板及内侧支承板,通过将所述外侧支承板从外侧安装而对插入到规定位置的所述吸音筒进行固定,由此,设为拆卸下外周固定板的状态,从外壳外周侧插入或拔取吸音筒变得容易。另外,在上述的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所述吸音筒的入口部及出口部具备设于至少一方的内周侧角部的圆角形状部,由此,能够减少通过吸音筒的吸入空气的压力损失。这种情况下的圆角形状部优选为向设于外侧支承板及内侧支承板的空气流通孔的端部实施朝向内侧的圆角加工,通过使吸音筒侧的端部形状配合,也能够防止基于卡合的运转中的位置偏移。在上述的专利技术中,所述吸音筒构成为具有吸音材料与覆盖该吸音材料的外周的外周材料的至少双层剖面构造的筒形状,或者构成为具有增强构件、覆盖该增强构件的外周而设置的吸音材料、及覆盖该吸音材料的外周的外周材料的至少三层剖面构造的筒形状,只要适当选择使用即可。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吸音筒的剖面形状也可以是圆形剖面形状、矩形剖面形状及六边形剖面形状中的任一者。尤其是将六边剖面形状的吸音筒呈蜂窝状配置,能够最高效地使用吸音筒的设置空间。而且,圆形剖面形状的吸音筒的内径相对于外径的内径的比例优选为60~70%,在这种情况下理想的吸音筒的内径的直径75mm~130mm。这样的吸音筒在利用增压器用消声器来消声的频率带为1kHz~2kHz左右的情况下尤其有效。需要说明的是,在矩形剖面形状及六边形剖面形状的吸音筒的情况下,内边的对面距离相对于外边的对面距离的比例优选为60~70%,在这种情况下理想的吸音筒的内边对面距离最优为75mm~130mm。这样的增压器用消声器的吸音筒具备筒形状的增强用构件,因此在维持基于吸音材料的吸音性能的状态下,在增压器用消声器的吸音筒的组装作业、更换作业时,通过从外壳外周侧插入或拔取而能够容易实施。作为所述增强用构件,基于不妨碍吸音材料的吸音特性且增强吸音筒、并且耐热性优异这点,优选采用降低了空气动力阻力的金属网,其中更优选使用膨胀合金,所述吸音材料在基于吸音性及耐热性优异这点,优选使用玻璃棉、石棉等无机纤维,所述外周材料基于耐热性与作业性优异这点而优选由铝箔等金属箔来覆盖。另外,在所述增强构件与所述吸音材料之间,预先配置无机纤维的纺织物或无纺布等表面覆盖材料,这是为了防止空气流通时的无机纤维的飞散而优选采用的。另外,期望将吸音筒的两端部的内周面侧预先设成圆角形状。专利技术效果根据上述的本专利技术,吸音筒的组装作业、更换作业能够容易实施,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可确保吸音性能而能够降低制造成本或提高维护性的增压器用消声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增压器用消声器的一实施方式的图,是对于使用圆形剖面的吸音筒的结构例的一部分而表示内部剖面的主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增压器用消声器的纵向剖视图(图3的C-C剖视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图4是图2的B-B剖视图。图5是图3的D部放大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适用的吸音筒的结构例的外观立体图。图7是表示具备本专利技术的增压器用消声器的排气涡轮增压器的一结构例的纵向剖视图。图8是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增压器用消声器的吸音筒而表示使用矩形剖面的吸音筒的第一变形例的剖视图(相当于图2的B-B剖面)。图9是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增压器用消声器的吸音筒而表示使用六边形剖面的吸音筒的第二变形例的剖视图(相当于图2的B-B剖面)。图10是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增压器用消声器的吸音筒而表示使用六边形剖面的吸音筒的第三变形例的剖视图(相当于图2的B-B剖面)。图11是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增压器用消声器的吸音筒而表示使用六边形剖面的吸音筒的第四变形例的剖视图(相当于图2的B-B剖面)。图12是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增压器用消声器的吸音筒而表示使用六边形剖面的吸音筒呈蜂窝状配置的第五变形例的剖视图(相当于图2的B-B剖面)。图13是对于内径及外径不同的三种吸音筒而表示频率与降噪效果的关系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1~图7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增压器用消声器。图7是表示具备本专利技术的增压器用消声器的排气涡轮增压器的结构例的纵向剖视图,本专利技术的增压器用消声器能够适用于这样的排气涡轮增压器10。图示的排气涡轮增压器10例如安装于未图示的船舶用柴油机(例如低速二冲程柴油机),向与构成船舶用柴油机的汽缸套(未图示)的内部连通的供气歧管(未图示)供给压缩后的空气。如图7所示,排气涡轮增压器10通过将气体入口外壳11、气体出口外壳12、轴承台13及压缩机侧的空气引导外壳14通过螺栓(未图示)来一体紧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增压器用消声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压器用消声器,该增压器用消声器安装在导入用于供压缩机部压缩的吸入空气的吸入空气导入路的入口部上游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器用消声器构成为具备:吸入空气入口开口部,其形成在外壳的外周面;吸入空气流路,其使从该吸入空气入口开口部导入的所述吸入空气进行大致90度的方向转换而导向所述吸入空气导入路;吸入空气出口开口,其形成在所述外壳的一端面侧;吸音筒,其安装在所述吸入空气入口开口部;及支承板,其具备与该吸音筒大致同心的空气流通孔,且将所述吸音筒固定支承在所述吸入空气入口开口部的规定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2.20 JP 2012-0342631.一种增压器用消声器,该增压器用消声器安装在导入用于供压缩机部压缩的吸入空气的吸入空气导入路的入口部上游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器用消声器构成为具备:吸入空气入口开口部,其形成在外壳的外周面;吸入空气流路,其使从该吸入空气入口开口部导入的所述吸入空气进行大致90度的方向转换而导向所述吸入空气导入路;吸入空气出口开口,其形成在所述外壳的一端面侧;吸音筒,其安装在所述吸入空气入口开口部;及支承板,其具备与该吸音筒大致同心且供所述吸音筒插入并对该吸音筒进行支承的空气流通孔,且将所述吸音筒固定支承在所述吸入空气入口开口部的规定位置,所述支承板具备外侧支承板及内侧支承板,且在所述外侧支承板及内侧支承板上,用于对所述吸音筒的两端部附近进行支承的所述空气流通孔以在半径方向上一致的方式贯穿设置,所述外侧支承板构成为能够装卸且能够固定所述吸音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器用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空气流通孔的端部实施朝向内侧的圆角加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压器用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支承板被柱状构件沿周向分割为多个。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压器用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外侧支承板从外侧安装而将所述吸音筒固定在规定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压器用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筒的入口部及出口部具备设于至少一方的内周侧角部的圆角形状部。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压器用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筒构成为具有吸音材料与覆盖该吸音材料的外周的外周材料的至少双层剖面构造的筒形状。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压器用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筒构成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谷文人平野雄一郎白石启一岩佐幸博和田康弘内田贤次细谷浩之小林好人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旭建筑墙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