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导向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88864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7:34
一种自动导向搬运装置,包括底盘、第一与第二驱动组件。底盘下方设置有支撑底盘的多个支撑轮,上方设置承载平台。第一与第二驱动组件并列设置于底盘下方,分别包括第一与第二固定架、第一与第二驱动架、至少一第一与第二连杆及第一与第二预压构件。第一与第二固定架固设于底盘下方。第一与第二驱动架分别用以设置第一与第二驱动轮。第一连杆与第一预压构件连接于第一固定架与第一驱动架之间,第二连杆与第二预压构件连接于第二固定架与第二驱动架之间。第一与第二预压构件分别用以施加向下的第一与第二压力至第一与第二驱动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导向搬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驱动组件,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自动导向搬运装置的驱动组件。
技术介绍
近年来,自动导向搬运车(automatedguidedvehicle,AGV)已广泛地运用于先进国家的自动化生产系统中。请参照图1,图1是现有的自动导向搬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自动导向搬运装置A’主要包括有一驱动组件9、底盘2以及多个支撑轮3a~3d。底盘2的中心处开设有多个锁孔20,以供驱动组件9固设于底盘2的下方。底盘2的上方设置有一承载平台(未绘示于图1),底盘2的下方设置有所述多个支撑轮3a~3d,而支撑轮3a与3b位于底盘2的第一侧边S1,支撑轮3c与3d位于底盘2的第二侧边S2,所述多个支撑轮3a~3d用以支撑底盘2于工作面上。为了能更清楚描述现有的自动导向搬运装置A’操作于工作面上时所遇到的问题,请参照图2,图2是现有的自动导向搬运装置操作于工作面上时的前视剖面图。如图2所示,现有的自动导向搬运装置A’的驱动组件9包括一预压弹簧90以及一对驱动轮92,由图2可以清楚得知的是,驱动组件9的一对驱动轮92皆是使用同一预压弹簧90,换句话说,现有的自动导向搬运装置A’的预压弹簧90仅能对上述的一对驱动轮92施加相同的下压力。因此,现有的自动导向搬运装置A’可以通过所述多个支撑轮3a~3d以及驱动组件9而顺利地操作(行进)于平坦的工作面上。然而它们也反映出当工作面(例如图2所示的工作面B)不平坦时,此时现有的自动导向搬运装置A’的一对驱动轮92由于皆是被预压弹簧90提供同一下压力且自动导向搬运装置A’的底盘2亦同时被所述多个支撑轮3a~3d所支撑住的关系,将可能会造成其中一个的驱动轮92与工作面B之间产生间隙,而无法使上述的驱动轮92紧贴于工作面B,进而造成上述的驱动轮92的空转,影响到自动导向搬运装置A’于行进时的稳定度以及控制时的准确度。故,如果重新设计自动导向搬运装置,通过将两个独立的可调式压力产生装置分别各自对应于两个驱动轮的其中之一的设计,使其构造显著地不同于现有技术,将可改变它的使用型态,而有别于常规方法。例如,在上述的设计的条件下,同时利用所述两个独立的可调式压力产生装置所能提供的预压力可调整的特性,使得自动导向搬运装置可顺利地操作于不同摩擦系数与地势不平坦的工作面上,而这些课题在目前的现有技术中均未被特别教示或具体披露。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自动导向搬运装置,通过将两个独立的可调式压力产生装置分别各自对应于两个驱动轮的其中之一的设计,并利用所述两个独立的可调式压力产生装置所能提供的预压力可调整的特性,使得自动导向搬运装置可顺利地操作于不同摩擦系数与地势不平坦的工作面上。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导向搬运装置,该自动导向搬运装置包括一底盘、一第一驱动组件以及一第二驱动组件。底盘的下方设置有多个支撑轮,而底盘的上方设置有一承载平台,其中所述多个支撑轮用以支撑底盘。第一驱动组件设置于底盘的下方,其包括有一第一固定架、一第一驱动架、至少一第一连杆以及一第一预压构件。第一固定架固设于底盘的下方。第一驱动架用以设置第一驱动轮。所述至少一第一连杆连接于第一固定架与第一驱动架之间。第一预压构件连接于第一固定架与第一驱动架之间,其用以施加向下的第一压力至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组件与第一驱动组件并列设置于底盘的下方,其包括一第二固定架、一第二驱动架、至少一第二连杆以及一第二预压构件。第二固定架固设于底盘下方。第二驱动架用以设置第二驱动轮。所述至少一第二连杆连接于第二固定架与第二驱动架之间。第二预压构件连接于第二固定架与第二驱动架之间,其用以施加向下的第二压力至第二驱动轮,其中第一驱动轮与第二驱动轮可相对于所述支撑轮上下移动以适应一地面的高度,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二驱动组件分别经由第一预压构件与第二预压构件调整第一驱动轮与第二驱动轮对地面的正向力。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导向搬运装置,通过将两个独立的可调式压力产生装置分别各自对应于两个驱动轮的其中之一的设计,使得自动导向搬运装置可以依据工作面的实际状况来分别提供给两个驱动轮不同大小的下压力,由此使得具有多个支撑轮的自动导向搬运装置可以顺利地移动于工作面上。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所述说明与附图仅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作任何的限制。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自动导向搬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现有的自动导向搬运装置操作于工作面上时的前视剖面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自动导向搬运装置的驱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根据图3的预压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自动导向搬运装置操作于工作面上时的前视剖面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应指出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导向搬运装置的其余各部元件(例如底盘、多个支撑轮以及承载平台)的连接关系详述如下,为了能更清楚描绘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导向搬运装置的驱动组件,在此未将其余的各部元件(例如底盘、多个支撑轮以及承载平台)绘示于图3中,故以下在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动导向搬运装置时请一并参照图1与图3。应理解的是,虽然本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来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应受所述术语限制,所述术语乃是用以区分一元件与另一元件。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自动导向搬运装置的驱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与图3所示,自动导向搬运装置A包括一第一驱动组件1a、一第二驱动组件1b、一底盘2以及多个支撑轮3a~3d。于本实施例中,底盘2的中心处开设有多个锁孔20,底盘2的上方用以设置有一承载平台(未绘示于图1),底盘2的下方设置有所述多个支撑轮3a~3d,而支撑轮3a与3b位于自动导向搬运装置A的第一侧边S1,支撑轮3c与3d位于自动导向搬运装置A的第二侧边S2。所述多个锁孔20用以供第一驱动组件1a与第二驱动组件1b通过多个螺丝(图未示)而螺设于底盘2,承载平台用以提供自动导向搬运装置A装载所需搬运的货物,所述多个支撑轮3a~3d用以支撑底盘2,使得自动导向搬运装置A可以平稳地放置于工作面上。此外,虽然图1所绘示的四个支撑轮3a~3d分别位于第一侧边S1的两端以及第二侧边S2的两端,但本专利技术在此不加以限制所述多个支撑轮3的使用个数以及于底盘2上的设置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依据自动导向搬运装置A的实际使用需求而径行设计出合理的结构。本专利技术在此亦不加以限制承载平台的结构以及所能装载的货物的类型。第一驱动组件1a与第二驱动组件1b并列地设置于底盘2的下方,更详细来说,第一驱动组件1a与第二驱动组件1b是以镜射方式设置于底盘2的所述多个锁孔20的下方。此外,由于本实施例的第一驱动组件1a以及第二驱动组件1b皆为相同的结构,以下仅就第一驱动组件1a的各部元件作详细说明。第一驱动组件1a包括一第一固定架10a、一第一驱动架12a、一第一马达13a、一第一驱动轮14a、一第一皮带轮15a、至少一第一连杆16a、一第一皮带17a以及一第一预压构件18a。第一固定架10a固设于底盘2的下方。实际中,第一固定架10a可以通过螺设的方式而固设于底盘2的下方,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亦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将第一固定架10a固设于底盘2的下方,故本专利技术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自动导向搬运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导向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盘,其下方设置有多个支撑轮,用以支撑该底盘,其上方用以设置有一承载平台;一第一驱动组件,设置于该底盘的下方,其中该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一第一固定架,固设于该底盘下方;一第一驱动架,用以设置一第一驱动轮;至少一第一连杆,连接于该第一固定架与该第一驱动架之间;以及一第一预压构件,连接于该第一固定架与该第一驱动架之间,用以施加向下的一第一压力至该第一驱动轮;以及一第二驱动组件,与该第一驱动组件并列设置于该底盘的下方,其中该第二驱动组件包括:一第二固定架,固设于该底盘下方;一第二驱动架,用以设置一第二驱动轮;至少一第二连杆,连接于该第二固定架与该第二驱动架之间;以及一第二预压构件,连接于该第二固定架与该第二驱动架之间,用以施加向下的一第二压力至该第二驱动轮;其中,该第一驱动轮与该第二驱动轮可分别相对于所述支撑轮上下移动以适应一地面的高度,且该第一驱动组件与该第二驱动组件分别经由该第一预压构件与该第二预压构件调整该第一驱动轮与该第二驱动轮对该地面的正向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导向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盘,其下方设置有多个支撑轮,用以支撑该底盘,其上方用以设置有一承载平台;一第一驱动组件,设置于该底盘的下方,其中该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一第一固定架,固设于该底盘下方;一第一驱动架,用以设置一第一驱动轮;至少一第一连杆,连接于该第一固定架与该第一驱动架之间;以及一第一预压构件,连接于该第一固定架与该第一驱动架之间,用以施加向下的一第一压力至该第一驱动轮;以及一第二驱动组件,与该第一驱动组件并列设置于该底盘的下方,其中该第二驱动组件包括:一第二固定架,固设于该底盘下方;一第二驱动架,用以设置一第二驱动轮;至少一第二连杆,连接于该第二固定架与该第二驱动架之间;以及一第二预压构件,连接于该第二固定架与该第二驱动架之间,用以施加向下的一第二压力至该第二驱动轮;其中,该第一驱动轮与该第二驱动轮可分别相对于所述支撑轮上下移动以适应一地面的高度,且该第一驱动组件与该第二驱动组件分别经由该第一预压构件与该第二预压构件调整该第一驱动轮与该第二驱动轮对该地面的正向力;其中该第一预压构件包括:一支杆,其一第一端枢设于该第一固定架,其一第二端具有一伸缩部,该伸缩部抵靠于该第一驱动架;一压力调整件,螺设于该支杆的该第一端上的一螺纹部;以及一预压弹簧,套设于该支杆上并抵靠于该压力调整件与该伸缩部,用以施加该第一压力至该伸缩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导向搬运装置,其中该第一预压构件与该第二预压构件为两个独立的可调式压力产生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盛凯
申请(专利权)人:泰金宝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