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正反插的USB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77380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2:05
一种可正反插的USB连接器,包括呈上下两排设置的上、下端子组、夹持于所述上、下端子组之间的接地组件、一体成型于所述上、下端子组外围的前绝缘体、一体成型于所述上、下端子组后端的后绝缘体、及围设于所述前绝缘体外围的金属壳体,所述前绝缘体包括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前向延伸形成的对接舌部,所述上、下端子组的导电端子、接地组件一体成型于所述前绝缘体的对接舌部内,所述上、下端子组的导电端子露出于所述对接舌部的上下表面,所述接地组件夹持于所述上、下绝缘基座之间进行注塑成型形成所述前绝缘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正反插的USB连接器在尺寸小的情况下保证了产品强度,且正反插兼容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可正反插的USB连接器,包括呈上下两排设置的上、下端子组、夹持于所述上、下端子组之间的接地组件、一体成型于所述上、下端子组外围的前绝缘体、一体成型于所述上、下端子组后端的后绝缘体、及围设于所述前绝缘体外围的金属壳体,所述前绝缘体包括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前向延伸形成的对接舌部,所述上、下端子组的导电端子、接地组件一体成型于所述前绝缘体的对接舌部内,所述上、下端子组的导电端子露出于所述对接舌部的上下表面,所述接地组件夹持于所述上、下绝缘基座之间进行注塑成型形成所述前绝缘体;本技术可正反插的USB连接器在尺寸小的情况下保证了产品强度,且正反插兼容性好。【专利说明】可正反插的USB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尤指一种可正反插的USB连接器。
技术介绍
通用串行总线(USB)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电子设备数据的传输大多采用这种通用的标准;USB3.0标准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数据的传输速度,在标准A Type类型的USB接口设计上,USB3.0能够完美地实现设计更改而不影响向下兼容性与结构外观。但是在移动终端应用的Micro USB领域则无法实现功能升级的同时,保证结构外观不变,Micro USB 3.0标准最终使外观结构复杂化,即采用并排的方式增加了一个接口以容纳增加的功能焊脚,但占用了更大的空间,限于智能手机超薄化的发展趋势,使Micro USB3.0在手机上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急需一种全新的高速串行通用总线来解决这一问题。 传统USB连接器不支持反插,只有在插头正确地插入插座后,才能实现连接。而苹果公司在iPhone 5系列机型上采用了 8 Pin的Lighting接口,Lighting接口实现了插头正方向插入、反方向插入均可连接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颖且可正反插的USB连接器。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正反插的USB连接器,包括呈上下两排设置的上、下端子组、夹持于所述上、下端子组之间的接地组件、一体成型于所述上、下端子组外围的前绝缘体、一体成型于所述上、下端子组后端的后绝缘体、及围设于所述前绝缘体外围的金属壳体,所述上端子组包括上绝缘基座、若干部分一体成型于所述上绝缘基座内的导电端子,所述下端子组包括下绝缘基座、若干部分一体成型于所述下绝缘基座内的导电端子,所述前绝缘体包括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前向延伸形成的对接舌部,所述上、下端子组的导电端子、接地组件一体成型于所述前绝缘体的对接舌部内,所述上、下端子组的导电端子露出于所述对接舌部的上下表面,所述接地组件夹持于所述上、下绝缘基座之间进行注塑成型形成所述前绝缘体。 所述上、下绝缘基座之间配合形成有收纳空间,所述收纳空间的前后两端分别形成有贯通的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槽孔、和凹槽,所述凹槽包括设于所述下绝缘基座的凹槽、及与所述凹槽配合的设于所述上绝缘基座上的突出延伸部。 所述接地组件包括成型于所述前绝缘体对接舌部中间的板状加强件、及与所述加强件连接并接地的连接件,所述对接舌部两侧设有卡槽,所述加强件在对应所述卡槽位置形成凹陷部且露出于所述卡槽表面。 所述板状加强件后端延伸形成有穿越所述槽孔进入所述收纳空间内的延伸脚。 所述连接件包括夹持于所述凹槽与所述突出延伸部之间的基体部、自所述基体部延伸入所述收纳空间内与所述加强件的延伸脚电性接触的弹性部、及自所述基体部后端延伸出的焊脚。 所述上、下端子组的导电端子包括有延伸出所述后绝缘体外并呈一排的焊脚,所述连接件的焊脚延伸出所述后绝缘体外并与所述导电端子的焊脚呈一排结构。 所述上、下绝缘基座位于所述前绝缘体的基部内,所述前绝缘体的基部与所述上、下绝缘基座之间形成有空隙。 所述后绝缘体延伸入所述空隙内。 所述前绝缘体在位于所述基部与对接舌部之间形成有呈槽状结构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的槽状结构上还安装有金属夹持片。 所述金属夹持片包括上夹持片、下夹持片,所述上、下夹持片分别包括延伸夹持于所述前绝缘体基部上下两侧的延伸片、夹持于所述夹持部上下两侧的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两侧折弯延伸以夹持所述夹持部横向两侧部的折弯部,所述下夹持片的折弯部上形成有倒刺,所述上夹持片的折弯片上设有与所述倒刺卡扣的卡孔。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可正反插的USB连接器限于体积结构的减小、及上、下端子组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对接连接器正反两个方向插入都能兼容的效果;而一体成型于所述前绝缘体内并位于上、下端子组之间的加强件不仅加强了较薄的对接舌部的强度,同时所述加强件通过所述连接件接地,很好地避免了上、下端子组之间的相互干扰,起到屏蔽的作用。所述接地组件采用两段式结构,即加强件与连接件的方式进行设计生产,克服了成型过程中模具制造中无法脱模的困境,而上、下绝缘基座之间收纳空间的设置避免了二次成型时塑胶进入收纳空间内的可能,保证了加强件与所述连接件的电接触性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可正反插的USB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可正反插的USB连接器去掉金属外壳后的立体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可正反插的USB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可正反插的USB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可正反插的USB连接器去掉后绝缘体后的立体图。 图6为沿图1所示虚线A-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可正反插的USB连接器包括呈上下两排设置的两个导电端子组20、夹持于上下两个导电端子组20之间的接地组件50,60、一体成型于所述上下两个导电端子组20外围的前绝缘体30、包覆于所述前绝缘体30外围的金属夹持片40、一体成型于所述两个导电端子组20后端的后绝缘体70、及围设于所述前绝缘体30外围的金属壳体10。 所述两个导电端子组20包括上端子组26、及下端子组27。所述上端子组26包括上绝缘基座21、及若干部分一体成型并固持于所述上绝缘基座21上的导电端子22。所述下端子组27包括下绝缘基座23、及若干部分一体成型于所述下绝缘基座23上的导电端子22。所述上绝缘基座21、及下绝缘基座23相互配合并在其内形成有一收纳空间24。所述上绝缘基座21、下绝缘基座23在所述收纳空间24的前端设有相互对应配合的槽孔211,231,所述上绝缘基座21在所述收纳空间24的后端设有向下突出的延伸部212,所述下绝缘基座23在所述收纳空间24的后端开设有容纳所述突出延伸部212的凹槽232。 请参阅图2至图6所示,所述前绝缘体30 —体成型于所述上、下端子组26,27的外围,所述前绝缘体30包括基部31、自所述基部31前向延伸形成的夹持部32、及自所述夹持部32继续前向延伸形成的对接舌部33。所述上、下端子组26,27的导电端子22分别露出于所述对接舌部33的上下表面。所述对接舌部33的两侧设有卡槽331,所述夹持部32呈槽状结构以收容安装所述金属夹持片40,所述金属夹持片40包括上夹持片41、下夹持片42,所述上、下夹持片41,42分别包括延伸夹持于所述前绝缘体30基部21上下两侧的延伸片411,421、夹持于所述夹持部32上下两侧的主体部412,422、及自所述主体部412,422两侧折弯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正反插的USB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呈上下两排设置的上、下端子组、夹持于所述上、下端子组之间的接地组件、一体成型于所述上、下端子组外围的前绝缘体、一体成型于所述上、下端子组后端的后绝缘体、及围设于所述前绝缘体外围的金属壳体,所述上端子组包括上绝缘基座、若干部分一体成型于所述上绝缘基座内的导电端子,所述下端子组包括下绝缘基座、若干部分一体成型于所述下绝缘基座内的导电端子,所述前绝缘体包括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前向延伸形成的对接舌部,所述上、下端子组的导电端子、接地组件一体成型于所述前绝缘体的对接舌部内,所述上、下端子组的导电端子露出于所述对接舌部的上下表面,所述接地组件夹持于所述上、下绝缘基座之间进行注塑成型形成所述前绝缘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华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