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焊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71018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0 15: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伏焊带,包括导电基带,其上具有凹槽,凹槽为与导电基带的长度方向倾斜设置的直线型条状凹槽和/或曲线型条状凹槽;直线型条状凹槽与导电基带的长度方向的倾斜角度为15°-75°;曲线型条状凹槽中,其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与导电基带的长度方向的倾斜角度为15°-75°。本发明专利技术至少在如下四个方面综合平衡,最大化实用收益:1)通过提高全反射比例增加电池组件的输出功率;2)通过调整基带平面面积确保焊接牢度;3)通过调整凹槽角度减少导电基带的实用横截面损失,最小化焊带的汇流效率损失;4)通过调整凹槽的深度、条状凹槽与焊带长度方向的夹角,降低由于焊带与电池片膨胀系数不同而导致电池片发生隐裂和碎片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伏焊带,包括导电基带,其上具有凹槽,凹槽为与导电基带的长度方向倾斜设置的直线型条状凹槽和/或曲线型条状凹槽;直线型条状凹槽与导电基带的长度方向的倾斜角度为15°-75°;曲线型条状凹槽中,其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与导电基带的长度方向的倾斜角度为15°-75°。本专利技术至少在如下四个方面综合平衡,最大化实用收益:1)通过提高全反射比例增加电池组件的输出功率;2)通过调整基带平面面积确保焊接牢度;3)通过调整凹槽角度减少导电基带的实用横截面损失,最小化焊带的汇流效率损失;4)通过调整凹槽的深度、条状凹槽与焊带长度方向的夹角,降低由于焊带与电池片膨胀系数不同而导致电池片发生隐裂和碎片的概率。【专利说明】一种光伏焊带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伏焊带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光伏焊带。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越来越大,世界各国都需求新能源的应用和 普及。由于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温室气体效应致使全球气候变暖并引发自然灾害,世界各 国对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尤其强烈。在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危机蔓延和 扩大以来,为刺激经济增长,各国都通过了更积极的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措施。美国奥巴 马政府提出在未来10年投资1500亿美元用于清洁能源;欧盟设定目标在2020年将可再生 能源占使用能源的比例提高到20% ;日本提出在2030年使70%以上的新建住宅安装太阳能 电池板(约70GW)。为缓解光电产品国内需求不足,2009年3月26日,中国财政部宣布将推 动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示范工程。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快推 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对光电建筑应用 示范工程予以资金补助、鼓励技术进步与科技创新、鼓励地方政府出台相关财政扶持政策、 加强建设领域政策扶持等一系列原则措施。现阶段在经济发达、产业基础较好的大中城市 积极推进太阳能屋顶、光伏幕墙等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积极支持在农村与偏远地区发展 离网式发电,实施送电下乡等有关规定,更是给太阳能技术的应用指明了方向。以太阳能 屋顶、光伏幕墙等光电建筑一体化为突破口,可能在短期内让人们看到应用太阳能的诸多 好处,也有利于今后大面积推广,激发产业资本投资太阳能领域的积极性。各国的新能源政 策或许将成为下一个影响我们此后15年世界发展的重要政策之一。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 候会议再次唤醒、强化了人们关注清洁能源的意识。伴随新能源的应用和普及,光伏行业的 迅猛增长势头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重视。 焊带是光伏组件焊接过程中的重要原材料,焊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光伏组 件电流的收集效率,对光伏组件的功率影响很大。如何通过焊带的异构化,来增加电池片的 转化率,降低碎片率,一直是焊带行业研究的课题之一。 中国专利CN101789452A给出了一种涂锡焊带,其包括铜带及其表面的涂锡层,涂 锡层表面具有均匀分布的坑状体。这种焊带在一定程度上使太阳光在坑状体中发生漫反 射,提高了接受太阳光的能量。但是,其坑状体仅发生漫反射,反射回电池片的太阳光比例 很小,提高的转化率有限;此外,其凹坑是在涂锡过程中制备,会产生不均匀的焊料层,并会 产生与电池片焊接不牢的现象,出现虚焊。 中国专利CN102569470A给出了一种在焊带表面制备垂直于焊带长度方向的V型 槽,以此来降低电池片的隐裂和碎片率。但此专利焊带V型槽是垂直于长度方向且V型槽 间无明显的间距,因此这种焊带在与电池片焊接时不稳定,焊接不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光伏焊带无法高效地将入射到焊带的 太阳光反射到电池片,即使焊带表面有发生漫反射的凹坑,其往往反射比例较低,并且凹坑 的制造会影响焊带的质量,使焊带带有凹坑的相对面产生突起;同时,凹坑的数量在很大程 度上降低了焊带的焊接牢固性;另外,由于在焊带表面设置凹槽,会降低焊带的横截面积, 因此,焊带的电阻率将增大,即电导率会有小幅度降低,这将不利于电池片的转换效率。本 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焊带,增加经焊带反射的太阳光在光伏电池组件的玻璃与空气界面层 发生全反射的比例,发生全反射的太阳光重新参与光电转换,从而将电池组件的功率提高 0. 5%-2. 5%,并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太阳能电池片焊接后的内应力,从而不会产生因为焊带 的热胀冷缩导致的碎片;而且即使表面压制有凹槽,也能保证有效焊接的面积,从而保证了 焊接的牢固性;同时,开设凹槽后,焊带的电导率受到的影响最小,符合实际需求。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伏焊带,包括导电基带,所述 导电基带为金属单质或合金材料,其具有上、下两个宽表面, 所述导电基带的一个或两个宽表面压制有若干凹槽,相邻的所述凹槽之间留有基 带平面; 当导电基带仅一个宽表面压制凹槽时,所述的凹槽深度是导电基带厚度的 5%-50°/〇 ; 当导电基带两个宽表面均压制凹槽时,所述的凹槽深度是导电基带厚度的 5%-45%,且上、下宽表面凹槽最大深度总和不超过所述导电基带厚度的50% ; 所述导电基带上的凹槽在所述导电基带宽表面沿导电基带长度方向呈规律性重 复。一方面,使得导电基带上发生全反射的比例均匀分布;另一方面,使得基带平面均匀分 布,从而更有利于焊接,同时,还能便于导电基带的加工; 由于电池片与焊带的热膨胀系数不同,一般焊带的基带为铜或铜合金,电池片为 硅片,铜或铜合金的热膨胀系数大于硅。焊接时,基带受热后在长度和宽度方向均发生膨 胀,待冷却后,基带收缩程度大于电池片,由于此时焊带与电池片已经固定,焊带将会作用 给电池片一个使电池片局部向内弯曲的力,使得电池片局部产生形变。为了给焊带提供 一个收缩的空间,所述凹槽为与导电基带的长度方向倾斜设置的直线型条状凹槽和/或 曲线型条状凹槽;所述直线型条状凹槽与导电基带的长度方向的倾斜角度为15° -75° ; 所述曲线型条状凹槽中,其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与导电基带的长度方向的倾斜角度为 15。-75° ; 所述凹槽可以是仅有一种倾斜方向,即条状凹槽互相平行;也可以是交叉的。 同一宽表面的基带平面的总面积占其所在导电基带宽表面的面积比例为 30%-70%〇 所述导电基带上电镀或热涂有焊料层,焊料层可以是直接电镀或热涂在导电基带 上,也可以是先在导电基带上先制作一层保护膜,然后再电镀或热涂焊料层。并且,为了节 省焊料用量,减少制造成本,导电基带表面可以仅有一个宽表面电镀或热涂焊料层,因此, 带有凹槽的导电基带表面可以有焊料层,也可以没有焊料层。 基带平面的总面积占其所在导电基带宽表面的面积比例是一个关键,使得即使焊 带表面压制有凹槽,也能保证有效焊接的面积,从而保证了焊接的牢固性。同时,限制了凹 槽的深度,在所述深度范围内,凹槽的压制不会对基带上压制凹槽的相对面产生影响。 由于基带受热后在长度和宽度方向均发生膨胀,所述凹槽在同一宽面交叉分布, 包括既有交叉分布,又有相互平行的情况。两个交叉槽的倾斜角度可以是一致的,例如都是 60度,即两个交叉槽与导电基带长度方向互为镜像;也可以是不同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伏焊带,包括导电基带(1),所述导电基带(1)为金属单质或合金材料,其具有上、下两个宽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基带(1)的一个或两个宽表面压制有若干凹槽(3),相邻的所述凹槽(3)之间留有基带平面(4);当导电基带(1)仅一个宽表面压制凹槽(3)时,所述的凹槽(3)深度是导电基带(1)厚度的5%‑50%;当导电基带(1)两个宽表面均压制凹槽(3)时,所述的凹槽(3)深度是导电基带(1)厚度的5%‑45%,且上、下宽表面凹槽(3)最大深度总和不超过所述导电基带(1)厚度的50%;所述导电基带(1)上的凹槽(3)在所述导电基带(1)宽表面沿导电基带(1)长度方向呈规律性重复;所述凹槽(3)为与导电基带(1)的长度方向倾斜设置的直线型条状凹槽和/或曲线型条状凹槽;所述直线型条状凹槽与导电基带(1)的长度方向的倾斜角度为15°‑75°;所述曲线型条状凹槽中,其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与导电基带(1)的长度方向的倾斜角度为15°‑75°;同一宽表面的基带平面(4)的总面积占其所在导电基带(1)宽表面的面积比例为30%‑7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海鹏于昊
申请(专利权)人:凡登江苏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