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于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安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70363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0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合于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安全装置,导向套设置在底架总成上,压柱上下滑动设置在导向套上,压柱的上端能与臂架总成上的油缸底座接触传动,连杆的中部铰接设置在所述的底架总成上,连杆的上端与压柱接触传动,连杆的另一端与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保护板铰接,气支撑的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的底架总成上,另一端铰接在连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稳定、可靠、实施方便且能用于不同宽度作业平台的适合于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安全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合于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安全装置,导向套设置在底架总成上,压柱上下滑动设置在导向套上,压柱的上端能与臂架总成上的油缸底座接触传动,连杆的中部铰接设置在所述的底架总成上,连杆的上端与压柱接触传动,连杆的另一端与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保护板铰接,气支撑的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的底架总成上,另一端铰接在连杆上。本技术是一种稳定、可靠、实施方便且能用于不同宽度作业平台的适合于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安全装置。【专利说明】一种适合于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安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安全装置的高空作业设备,尤其涉及带防坑洞倾斜装置的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现有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主要由底架总成1、臂架总成2和工作平台总成3组成,臂架总成2是设置在底架总成I上,工作平台3是设置在臂架总成2上。底架总成I下部距离地面距离设计较大,可以避过一些突起的障碍物,提高整车的通过性,但是这里面存在不安全的问题。高空作业平台在工作过程中移动时,如果车轮落入坑洞中,车身倾斜,工作平台处于高位时,可能会发生倾翻的危险。 现有的技术增加了一种安全装置,主要由两块安全板和一组传动装置组成,当作业平台未升起时,安全板处于水平状态,使其距离地面较远,便于高空作业平台行驶过程中通过地面突起的障碍物。当高空作业平台升起时,安全板处于竖直状态,距离地面较近,当车轮遇到坑洞时安全板可以支撑在地面上避免车身倾斜。但这种装置结构过于复杂,可靠性不高,通用化程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稳定、可靠、实施方便且能用于不同宽度作业平台的适合于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安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适合于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安全装置,包括底架总成、左保护板和右保护板,所述的左保护板和所述的右保护板分别铰接在所述的底架总成上的两边,第一导向套设置在所述的底架总成上,第一压柱上下滑动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导向套上,所述的第一压柱的上端能与臂架总成上的油缸底座接触传动,第一连杆的中部铰接设置在所述的底架总成上,所述的第一连杆的上端与所述的第一压柱接触传动,所述的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的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左保护板铰接,第一气支撑的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的底架总成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的第一连杆上;第二导向套设置在所述的底架总成上,第二压柱上下滑动设置在所述的第二导向套上,所述的第二压柱的上端能与臂架总成上的油缸底座接触传动,第三连杆的中部铰接设置在所述的底架总成上,所述的第三连杆的上端与所述的第二压柱接触传动,所述的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的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右保护板铰接,第二气支撑的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的底架总成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的第三连杆上。 所述的第一连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尼龙滚轮与所述的第一压柱接触传动。 所述的第三连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尼龙滚轮与所述的第二压柱接触传动。 所述的第一压柱和所述的第二压柱的结构是:轴套内设有弹簧和受力轴,所述的弹簧设在所述的受力轴与所述的轴套的轴向之间,所述的轴套的下端与所述的第一尼龙滚轮或所述的第二尼龙滚轮接触,所述的受力轴的上端能与臂架总成上的油缸底座接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适合于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安全装置,当臂架总成下降到一定高度,臂架总成上的油缸底座就会下压第一压柱和第二压柱,带动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外端绕铰接处向上旋转,作用到第二连杆和第四连杆上,第二连杆和第四连杆带动左右保护板向内翻转。当臂架总成上升,左右保护板在重力的作用下以及第一气支撑和第二气支撑的辅助作用下向外翻转,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外端绕铰接处向下旋转,顶着第一压柱和第二压柱往上复位。 为了提高传动装置的可靠性,第一压柱和第二压柱的内部设置有高强弹簧,上端是受力轴,外面是轴套,油缸座作用于压柱,保护板向内翻转到位之后,受力轴可以继续往下压缩高强弹簧,而不至于损坏传动装置。 为了提高安全保护装置的通用性,将导向套拆分为第一导向套和第二导向套,可应用于不同宽度的剪叉式高空作业车。 综上所述,本技术是一种稳定、可靠、实施方便且能用于不同宽度作业平台的适合于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安全装置。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的压柱安装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臂架总成2是设置在底架总成I上,工作平台3是设置在臂架总成2上,左保护板10和右保护板11分别铰接在底架总成I上的两边,第一导向套5设置在底架总成I上,第一压柱4上下滑动设置在第一导向套5上,第一压柱4的上端能与臂架总成2上的油缸底座接触传动,第一连杆7的中部铰接设置在底架总成I上,第一连杆7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尼龙滚轮6与第一压柱4接触传动,第一连杆7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9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9的另一端与左保护板10铰接,第一气支撑8的一端铰接设置在底架总成I上,另一端铰接在第一连杆7上;第二导向套15设置在底架总成I上,第二压柱16上下滑动设置在第二导向套15上,第二压柱16的上端能与臂架总成2上的油缸底座接触传动,第三连杆19的中部铰接设置在底架总成I上,第三连杆19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尼龙滚轮20与第二压柱16接触传动,第三连杆19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杆18的一端铰接,第四连杆18的另一端与右保护板11铰接,第二气支撑17的一端铰接设置在底架总成I上,另一端铰接在第三连杆19上。 参见图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第一压柱4和所述的第二压柱16的结构是:轴套13内设有弹簧14和受力轴12,弹簧14设在受力轴12与轴套13的轴向之间,轴套13的下端与第一尼龙滚轮6或第二尼龙滚轮20接触,受力轴12的上端能与臂架总成2上的油缸底座接触。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当臂架总成下降到一定高度,臂架总成上的油缸底座就会下压第一压柱4和第二压柱16,带动第一连杆7和第三连杆19外端绕铰接处向上旋转,作用到第二连杆9和第四连杆18上,第二连杆9和第四连杆18带动左右保护板向内翻转。当臂架总成上升,左右保护板在重力的作用下以及第一气支撑8和第二气支撑17的辅助作用下向外翻转,第一连杆7和第三连杆19外端绕铰接处向下旋转,顶着第一压柱4和第二压柱16往上复位。 为了提高传动装置的可靠性,第一压柱4和第二压柱16的内部设置有高强弹簧14,上端是受力轴12,外面是轴套13,油缸座作用于压柱4,保护板向内翻转到位之后,受力轴12可以继续往下压缩高强弹簧14,而不至于损坏传动装置。 为了提高安全保护装置的通用性,如图5所示,将导向套拆分为第一导向套5和第二导向套15,可应用于不同宽度的剪叉式高空作业车。【权利要求】1.一种适合于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安全装置,包括底架总成(I)、左保护板(10)和右保护板(11),所述的左保护板(10)和所述的右保护板(11)分别铰接在所述的底架总成(I)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合于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安全装置,包括底架总成(1)、左保护板(10)和右保护板(11),所述的左保护板(10)和所述的右保护板(11)分别铰接在所述的底架总成(1)上的两边,其特征是:第一导向套(5)设置在所述的底架总成(1)上,第一压柱(4)上下滑动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导向套(5)上,所述的第一压柱(4)的上端能与臂架总成上的油缸底座接触传动,第一连杆(7)的中部铰接设置在所述的底架总成(1)上,所述的第一连杆(7)的上端与所述的第一压柱(4)接触传动,所述的第一连杆(7)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9)的一端铰接,所述的第二连杆(9)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左保护板(10)铰接,第一气支撑(8)的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的底架总成(1)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的第一连杆(7)上;第二导向套(15)设置在所述的底架总成(1)上,第二压柱(16)上下滑动设置在所述的第二导向套(15)上,所述的第二压柱(16)的上端能与臂架总成上的油缸底座接触传动,第三连杆(19)的中部铰接设置在所述的底架总成(1)上,所述的第三连杆(19)的上端与所述的第二压柱(16)接触传动,所述的第三连杆(19)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杆(18)的一端铰接,所述的第四连杆(18)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右保护板(11)铰接,第二气支撑(17)的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的底架总成(1)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的第三连杆(19)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良吴宇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星邦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