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润滑剪式千斤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67205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0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润滑剪式千斤顶,所述的转动连接块为长方体状,所述的转动连接块内部设有油腔,所述的转动连接块相对固定连接块的侧面上设有与螺纹孔同心设置的环形燕尾滑槽、与油腔相通的出油孔,所述的转动连接块相对固定连接的侧面上设有转动的转动块,所述的转动块与转动连接块相对固定连接块的一侧相贴合,所述的转动块上设有与螺杆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的转动块相对第一出油孔的侧面上设有与环形燕尾滑槽对应的环形燕尾滑块、与出油孔对应的第一出油槽,所述的转动块上的螺纹孔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一出油槽相通的第二出油槽,所述的环形燕尾滑块滑动的设置在环形燕尾滑槽内,能够在转动螺杆的同时对螺杆起到润滑的作用,方便转动螺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润滑剪式千斤顶,所述的转动连接块为长方体状,所述的转动连接块内部设有油腔,所述的转动连接块相对固定连接块的侧面上设有与螺纹孔同心设置的环形燕尾滑槽、与油腔相通的出油孔,所述的转动连接块相对固定连接的侧面上设有转动的转动块,所述的转动块与转动连接块相对固定连接块的一侧相贴合,所述的转动块上设有与螺杆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的转动块相对第一出油孔的侧面上设有与环形燕尾滑槽对应的环形燕尾滑块、与出油孔对应的第一出油槽,所述的转动块上的螺纹孔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一出油槽相通的第二出油槽,所述的环形燕尾滑块滑动的设置在环形燕尾滑槽内,能够在转动螺杆的同时对螺杆起到润滑的作用,方便转动螺杆。【专利说明】自润滑剪式千斤顶
本技术涉及一种千斤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自润滑剪式千斤顶。
技术介绍
现有的剪式千斤顶都是通过转动控制螺杆来控制千斤顶的升降,而在长时间不使用的千斤顶的时候,螺杆部分和螺纹孔部分容易生锈,这样就很难转动螺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润滑的剪式千斤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润滑剪式千斤顶,包括底座、顶盘、第一下臂、第二下臂、第一上臂、第二上臂、螺杆、转动连接块和固定连接块,所述的第一下臂的一端与第二下臂的一端均与底座铰接,所述的第一下臂的另一端与第一上臂的一端通过转动连接块铰接,所述的第二下臂的另一端与第二上臂的一端通过固定连接块铰接,所述的第二上臂的另一端与第一上臂的另一端均与顶盘铰接,所述的转动连接的上设有与螺杆一端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的固定连接块上设有与螺杆另一端相适配的通孔,所述的螺杆通过通孔与螺纹孔分别于固定连接块和转动连接块转动连接,所述的转动连接块为长方体状,所述的转动连接块内部设有油腔,所述的转动连接块相对固定连接块的侧面上设有与螺纹孔同心设置的环形燕尾滑槽、与油腔相通的出油孔,所述的转动连接块相对固定连接的侧面上设有转动的转动块,所述的转动块与转动连接块相对固定连接块的一侧相贴合,所述的转动块上设有与螺杆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的转动块相对第一出油孔的侧面上设有与环形燕尾滑槽对应的环形燕尾滑块、与出油孔对应的第一出油槽,所述的转动块上的螺纹孔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一出油槽相通的第二出油槽,所述的环形燕尾滑块滑动的设置在环形燕尾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的转动块内部设有储油槽,所述的储油槽分别与第一出油槽和第二出油槽相通。 优选的,所述的环形燕尾滑槽背对固定连接块的端面上设有与油腔相通的润滑孔。 优选的,所述的转动连接块相对顶盘的一端上设有与油腔相通的加油口。 优选的,所述的加油口处设有橡皮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使用千斤顶的时候,通过转动螺杆,从而转动连接块朝着固定连接块的方向运动,而第一下臂和第一上臂均与转动连接块铰接,因此随着转动连接块的运动,第一上臂与第二上臂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第一下臂和第二下臂之间的距离也逐渐减少,从而达到调节千斤顶的高度,而在螺杆转动的过程中,由于转动块上设有与螺杆相适配的螺纹孔,因此转动块会被螺杆带动一起转动,由于环形燕尾滑块位于环形燕尾滑槽内,转动块始终与转动连接块相贴合,而在转动块转动的过程中,出油孔会与第一出油槽相通,那么油腔内的油就会通过出油孔流入第一出油槽,在通过第二出油槽流至螺杆处,从而对螺杆进行润滑,而由于转动块位于转动连接块和固定连接块之间,因此螺杆都会先经过转动块润滑然后再运动至转动连接块处,方便转动螺杆,而当出油孔与第一出油槽隔开的时候,由于转动块与转动连接块相贴合,油就无法从出油孔处流出。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自润滑剪式千斤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自润滑剪式千斤顶实施例的出油孔和第一出油槽相通时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技术自润滑剪式千斤顶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5为图4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技术自润滑剪式千斤顶实施例的出油孔和第一出油槽隔开时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C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顶盘;2、底座;3、第一下臂;4、第二下臂;5、第一上臂;6、第二上臂; 7、转动连接块;71、油腔;72、加油口 ;73、环形燕尾滑槽;74、出油孔;75、润滑孔;76、螺纹孔;8、固定连接块;81、通孔;9、螺杆;10、橡皮塞;11、环形燕尾滑块;12、转动块;121、第一出油槽;122、第二出油槽;123、储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7对本技术自润滑剪式千斤顶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自润滑剪式千斤顶,包括底座2、顶盘1、第一下臂3、第二下臂4、第一上臂5、第二上臂6、螺杆9、转动连接块7和固定连接块8,所述的第一下臂3的一端与第二下臂4的一端均与底座2铰接,所述的第一下臂3的另一端与第一上臂5的一端通过转动连接块7铰接,所述的第二下臂4的另一端与第二上臂6的一端通过固定连接块8铰接,所述的第二上臂6的另一端与第一上臂5的另一端均与顶盘I铰接,所述的转动连接的上设有与螺杆9 一端相适配的螺纹孔76,所述的固定连接块8上设有与螺杆9另一端相适配的通孔81,所述的螺杆9通过通孔81与螺纹孔76分别于固定连接块8和转动连接块7转动连接,所述的转动连接块7为长方体状,所述的转动连接块7内部设有油腔71,所述的转动连接块7相对固定连接块8的侧面上设有与螺纹孔76同心设置的环形燕尾滑槽73、与油腔71相通的出油孔74,所述的转动连接块7相对固定连接的侧面上设有转动的转动块12,所述的转动块12与转动连接块7相对固定连接块8的一侧相贴合,所述的转动块12上设有与螺杆9相适配的螺纹孔76,所述的转动块12相对第一出油孔74的侧面上设有与环形燕尾滑槽73对应的环形燕尾滑块11、与出油孔74对应的第一出油槽121,所述的转动块12上的螺纹孔76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一出油槽121相通的第二出油槽122,所述的环形燕尾滑块11滑动的设置在环形燕尾滑槽73内。 使用千斤顶的时候,通过转动螺杆9,从而转动连接块7朝着固定连接块8的方向运动,而第一下臂3和第一上臂5均与转动连接块7铰接,因此随着转动连接块7的运动,第一上臂5与第二上臂6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第一下臂3和第二下臂4之间的距离也逐渐减少,从而达到调节千斤顶的高度,而在螺杆9转动的过程中,由于转动块12上设有与螺杆9相适配的螺纹孔76,因此转动块12会被螺杆9带动一起转动,由于环形燕尾滑块11位于环形燕尾滑槽73内,转动块12始终与转动连接块7相贴合,而在转动块12转动的过程中,出油孔74会与第一出油槽121相通,那么油腔71内的油就会通过出油孔74流入第一出油槽121,在通过第二出油槽122流至螺杆9处,从而对螺杆9进行润滑,而由于转动块12位于转动连接块7和固定连接块8之间,因此螺杆9都会先经过转动块12润滑然后再运动至转动连接块7处,方便转动螺杆9,而当出油孔74与第一出油槽121隔开的时候,由于转动块12与转动连接块7相贴合,油就无法从出油孔74处流出。 转动块12内部设有储油槽123,所述的储油槽123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润滑剪式千斤顶,包括底座、顶盘、第一下臂、第二下臂、第一上臂、第二上臂、螺杆、转动连接块和固定连接块,所述的第一下臂的一端与第二下臂的一端均与底座铰接,所述的第一下臂的另一端与第一上臂的一端通过转动连接块铰接,所述的第二下臂的另一端与第二上臂的一端通过固定连接块铰接,所述的第二上臂的另一端与第一上臂的另一端均与顶盘铰接,所述的转动连接的上设有与螺杆一端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的固定连接块上设有与螺杆另一端相适配的通孔,所述的螺杆通过通孔与螺纹孔分别于固定连接块和转动连接块转动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转动连接块为长方体状,所述的转动连接块内部设有油腔,所述的转动连接块相对固定连接块的侧面上设有与螺纹孔同心设置的环形燕尾滑槽、与油腔相通的出油孔,所述的转动连接块相对固定连接的侧面上设有转动的转动块,所述的转动块与转动连接块相对固定连接块的一侧相贴合,所述的转动块上设有与螺杆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的转动块相对第一出油孔的侧面上设有与环形燕尾滑槽对应的环形燕尾滑块、与出油孔对应的第一出油槽,所述的转动块上的螺纹孔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一出油槽相通的第二出油槽,所述的环形燕尾滑块滑动的设置在环形燕尾滑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玲辉
申请(专利权)人:温岭鼎尚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