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练清阳专利>正文

具有自动循环变换水幕的喷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6332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自动循环变换水幕的喷水装置,其供水装置是喷水池喷水台,具有储水池和泵水装置,喷水基座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固设于供水装置中,自动循环装置的分水转轴在基座用旋转,出水口末端串接许多喷头装置,由此喷射出水幕,可以自动循环变换,增添其景观,具有装饰美化功效。(*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自动循环变换水幕的喷水装置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自动循环变换水幕的喷水装置,属于装饰性喷水装置
一般喷水装置利用一泵压装置将池中水泵压以后直接引至一固设于池中的喷头而连接地喷出水柱,其水幕形式较为单一,不能变化,使装饰用的喷水池显得单调无味,至于电子喷水装置虽能变化其水柱但结构过分复杂,其保养、维修、操作均嫌麻烦,且成本也较高。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循环变换水幕的喷水装置,它可以克服上述的缺点,其供水装置可以是喷水池或喷水台,含有一储水池和泵压装置,其喷水基座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固设于供水装置内,自动循环装置的分水转轴旋转于喷水基座内,且串接许多个喷头装置于出水口末端,由于可以自动变换其水幕,增添景观变幻,具有艺术效果。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具有自动循环变换水幕的喷水装置,该喷水装置一供水装置1,喷水基座2固设于供水装置1上,自动循环装置3含有一分水转轴旋转于喷水基座内,喷头装置串接于喷水基座2的出水口22,供水装置1具有一储水边12,泵压装置13。喷水基座2的中央轴孔21自基座2底端轴向向上深设,在轴孔21末端形成一进水口端2,可串接泵压装置13的泵压出水口131,而出水口22穿设于喷水基座2上并与中央轴孔21相互导通。自动循环装置3的分水转轴31旋设于喷水基座2中央轴孔21中,其分水孔311偏心地贯穿分水转轴31使其络端分水口312与分水转轴心300相互偏离,蜗轮面32突设于分水转轴31下面轴身外周缘面上,轴承装置33顶撑夹持于分水转轴31的上下向端一各端有一阳螺丝承杆331旋合于喷水基座中央轴心200上下两端具有阴螺纹的承座23中,并在承杆331与分水转轴31间均设一滚珠332,以承接分水转轴31上下端的中央承窝310驱动装置34含有一轮盘341,为一引自喷水基座12的驱动出水口221驱动蜗杆342,轴向连伸于轮盘341一侧,与蜗轮面,32啮合,固定座35轴接该蜗杆342且固设于喷水基座2其特征在于轮盘341轮缘面上径向突伸挡片341a驱动蜗杆342轴向地连设于轮盘-->341轴心的一侧,辆套343旋设于驱动蜗杆342与轮盘341之间以嵌套于固定座35的深孔351中,使蜗杆342深置于深孔351内。喷头装置4有一具有上开口40的筒身41,底端有第三进水孔42C以嵌套一引水管421,使该管421末端串接于出水口22C,筒身41内侧周缘穿设导孔424可导通进水孔42及上开口40,盖43自其轴心方向轴向地向下延伸一固定柱431其末端螺纹部432螺接于筒身41的螺孔411中,固定柱431缘面由上端弧形地向下渐缩形成一抛物形周面431a,帽盖43上顶缘43a与筒身41的上开口40间界定一间430。固定柱431的螺丝部432外缘自固定柱431底端向上环凹一环凹槽433,其上顶缘有喷孔433a。喷头装置4的固定柱431底缘430与筒身41之间设有防漏垫圈430a。喷水装置的喷孔433a与帽套43轴向地偏斜斜角度。喷水基座2的出水口22穿通一次出水口22a’。该次出水口是以一导管421’串联喷头装置,4a并在导管21’上串接一节流阀44。图1喷水装置应用于喷水台的示意图图2部份剖视图图3喷水装置剖视图图4分水转轴与喷水基座俯视图图5自动循环装置操作示意图图6喷头装置喷射水柱状态图图7图5的装置喷射水柱状态图图8图5的装置喷射水柱状态图兹结合附图对具有自动循环变换水幕的喷水装置的结构详细叙述由图1,2喷水装置包括供水装置1,喷水基座2自动循环装置3和喷头装置,供水装置1是造景的喷水池。喷水台11还包括一储水池12可以贮存适量水W,泵压装置13以泵压该储水池口内的水W经过一泵压出水口131引入该喷水基座2内可以提供一适当压力的水流过该喷头装置4而向外喷出可以用来装饰,美化该供水装置。喷水基座2固定装在该供水装置1中,其中央轴孔21自该喷水基座2的底端轴向向上深设,并且在该轴孔21的末端形成一进水口端211-->以串连接该泵压装置13的泵压出水口131,多数出水口22穿设于该喷水基座2上,并且与中央轴孔21相互导通。自动循环装置3的分水转轴31旋设于喷水基座2的中央轴孔21中,至少有一个分水孔311偏心地贯穿该分水转轴31,使其络端分水口312与该分水转轴的轴心300相互偏离,以及螺轮面32突设于分水转轴31下端轴身外周缘面上者;轴承装置33常顶撑夹持于分水转轴31的上下两端,各端是由一具有阳螺纹的承杆331旋合于该喷水基座中央轴心200的上下两端具有阴纹的承座23中,并且在各承杆331与分水转轴31之间均持设一滚珠332以承接分水转轴31上下两端的中央承窝310,而利于旋转;驱动装置34的轮盘341,其轮面上径向地突伸许多个挡片341a,与一引自喷水基座2的驱动出水口221的水流所驱动旋转;驱动蜗杆342轴向连伸于该轮盘341的一侧为该轮盘341所联动旋转,轴套343旋设于该驱动蜗杆342与轮盘341之间以嵌套于一固定座35的一深子351中并使该蜗杆342深置于深孔351内,使固定座35固设对应于蜗轮面32的喷水基座1外时,该深孔351内的蜗杆342正好可以啮合该蜗轮面32,使该轮盘341于操作地旋转时一并联动该分水转轴31在该中央轴孔21内旋转者。由图4、5,该发水转轴31的经端分水口312呈一扩大孔形状,而且偏置于该分水转轴的轴心300的一侧,当一引自喷水基座2的驱动出水口221的水流。冲击驱动该轮盘341的挡片341a依R方向旋转,使其所联动的蜗杆342驱动该蜗轮面32朝R1方向驱动旋转,而一并使分水转轴31朝R1方向旋转,可是由于蜗轮蜗杆具有减速的特性,所以使分子转轴31可依R1方向缓慢转动,当分水口312对正于出水口22时,该经泵压的水流W则经该分水口312自与其对应的出水口22向外流出。如图4所示,当分水口312在虚线的位置而对正于第三出水口220,该水流W可以由第三出水口22C向外窜出,而同时第一第二出水口22a、22b及其次出水口22a’,22b’处于封闭状态,而无水流出来,当分水口312依R1方向回复旋转至第一出水口22a(假想线所示)时,水流自第一出水口22a及其次出水口22a’向外流出,而同时关闭其余出水口22,同理以启闭第二出水口22b以及其吹出水口22b’,因此在分水转轴31旋转一周时,正好可以依次序供-->应各出水口22一次的水流,而供水时间可由该分水口312的大小控制,而得到自动循环供水的效果。本身动循环装置3的蜗杆342和蜗轮面32的传动方式也可以改为齿轮驱动或由挠性联接物驱动。由图8,喷头装置4串连于喷水基座11的各出水口22可选用一般的喷头装置,它包括一具有上开口40的筒身41,其底端有一个第三进水孔42C以嵌接一引水管421,该管的末端串接第三出水口22C,而且筒身41内侧周缘穿设许多个导孔424,以导通第一进水孔42和上开口40,帽盖43自其轴心方向轴向地向下延伸一固定柱431,该柱431的末端螺设有一螺纹部432以螺接于筒身41的螺孔411中,该固定柱431的缘面是由上端弧形地向下渐缩以形成一抛物形周面431a,并使在固设于筒身41内时,帽盖43的上端缘43a与筒身41的上开口40间所定一间隙430使各导孔422水流沿抛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自动循环变换水幕的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喷水装置一供水装置(1),喷水基座(2)固设于供水装置(1)上,自动循环装置(3)含有一分水转轴(31)旋转于喷水基座(2)内,喷头装置(4)串接于喷水基座(2)的出水口(22),供水装置(1)具有一储水边(12),泵压装置(13)。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具有自动循环变换水幕的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喷水装置一供水装置(1),喷水基座(2)固设于供水装置(1)上,自动循环装置(3)含有一分水转轴(31)旋转于喷水基座(2)内,喷头装置(4)串接于喷水基座(2)的出水口(22),供水装置(1)具有一储水边(12),泵压装置(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喷水基座(2)的中央轴孔(21)自基座(2)底端轴向向上深设,在轴孔(21)末端形成一进水口端(2),可串接泵压装置(13)的泵压出水(131),而出水口(22)穿设于喷水基座(2)上并与中央轴孔(21)相互导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自动循环装置(3)的分水转轴(31)旋设于喷水基座(2)中央轴孔(21)中,其分水孔(311)偏心地贯穿分水转轴(31)使其络端分水(312)与分水转轴轴心(300)相互偏离,蜗轮面(32)突设于分水转轴(31)下面轴身外周缘面上,轴承装置(33)顶撑夹持于分水转轴(31)的上下向端一各端有一阳螺丝承杆(331)旋合于喷水基座中央轴心(200)上下两端具有阴螺纹的承座(23)中,并在承杆(331)与分水转轴(31)间均设一滚珠(332),以承接分水转轴(31)上下端的中央承窝(310)驱动装置(34)含有一轮盘(341),为一引自喷水基座(12)的驱动出水口(221),驱动蜗杆(342),轴向连伸于轮盘(341)一侧,与蜗轮面,(32)啮合,固定座(35)轴接该蜗杆(342)且固设于喷水基座(2)上。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轮盘(341)轮缘面上径向突伸挡片(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练清阳
申请(专利权)人:练清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