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准紧固件检测送件及分度转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57007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9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标准紧固件检测送件及分度转盘装置,分度转盘由动盘(1)和定盘(2)组成,在动盘(1)的边缘开设有按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一缺口(1a),两相邻第一缺口(1a)之间形成第一凸片(1b),定盘(2)的边缘开设有按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二缺口(2a),两相邻第二缺口(2a)之间形成第二凸片(2b)。在分度转盘的一侧设有输送零件的导轨(7),该导轨(7)进口端高出口端低倾斜设置,导轨(7)由并排布置的固定输送轨(7a)和可调输送轨(7b)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小,可用于检测各种标准紧固件,并能适应不同规格的待检零件,通用性好,自动化程度高,不但有效减少了设备投入,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标准紧固件检测送件及分度转盘装置,分度转盘由动盘(1)和定盘(2)组成,在动盘(1)的边缘开设有按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一缺口(1a),两相邻第一缺口(1a)之间形成第一凸片(1b),定盘(2)的边缘开设有按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二缺口(2a),两相邻第二缺口(2a)之间形成第二凸片(2b)。在分度转盘的一侧设有输送零件的导轨(7),该导轨(7)进口端高出口端低倾斜设置,导轨(7)由并排布置的固定输送轨(7a)和可调输送轨(7b)构成。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小,可用于检测各种标准紧固件,并能适应不同规格的待检零件,通用性好,自动化程度高,不但有效减少了设备投入,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效率。【专利说明】一种标准紧固件检测送件及分度转盘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检测装置
,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标准紧固件检测送件及 分度转盘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国外在利用机器视觉技术进行品质检测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并获得了许 多重要成果。视觉检测具有非接触、速度快、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在现代制造业中 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目前在机械加工精度检测、工件尺寸测量、产品检测等领域中正得到 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视觉检测技术为解决在线测量问题提供了一种理想的手段。20世纪80 年代美国国家标准局在调查的基础上曾作过预测:今后工业检测工作的80%将由视觉检 测技术完成。 标准紧固件作为基础零件在汽车工业、机械制造业、建筑业、电子工业等国民经济 的许多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标准紧固件的在线或最终质量检测直接影响着标准紧固件 的质量和企业成本的控制。以六角螺栓为例,六角螺栓作为一种最常见连接紧固件,其制造 流程为:拉丝、冷镦、搓丝、热处理、镀锌或发黑等。拉丝是通过冷拔拉丝把钢厂生产的线材 的直径控制到规定尺寸,并保证线材表面的光滑;冷镦是通过模具把拉丝后的线材冷镦成 型为光杆螺栓;搓丝是通过自动搓丝机在光杆螺栓的螺杆部分加工螺纹;热处理是通过回 火等形式消除冷加工应力,保证螺栓的强度和韧性;镀锌或发黑是为了防生锈,增强螺栓的 抗腐蚀能力。每个生产环节都有相应的检测措施,以保证该环节的正确性。从质量控制的 角度来看,对螺栓的检测尤为重要。 长期以来,六角螺栓的检测主要依靠人工的方式,即操作人员不时地用测量工具 测量螺栓的外形尺寸,这种人工检测方法不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而且精度差,漏 检、误检的概率也很高,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并增加了企业的劳务成本。 目前已有个别企业开发出基于视觉的检测装置,其中,零件分度转盘是该检测装 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待检零件达到零件分度转盘,然后由检测机构检测后分成合格品与 不合格品。经分析与实际调研发现,现有检测装置仍有如下不足: 第一,检测机构能检测的功能较少,适应范围窄。如螺纹检测只能检测有无攻牙、 长度是否够等基本检测,不能对螺纹螺距、牙形是否合格检测,且检测准确度不高,检测后 仍有较高的瑕疵品。 第二,一种检测装置只能对一种零件进行检测,标准紧固件企业一般生产多种零 件,如螺丝、螺帽、螺栓等,若都应用自动检测装置,必须购买多套不同的检测装置检测,企 业生产投入增加。 第三,一种标准紧固件零件有多种规格,如公称直径不同的螺丝,其大小相差较 大,如Ml. 4、M4、M8、M10、M12、M20等螺丝。现有检测装置的检测盘需对每个规格的零件对 应制作一个检测盘,将测不同规格零件时对应更换检测盘,这样就造成检测装置成本增加、 检测效率不1?等问题。 第四,现有检测装置只是检测出瑕疵品,检测合格的零件还需1-2名工人进行分 袋包装,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劳务成本问题没有彻底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通用性好的标准紧固件检测送件及分 度转盘装置。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标准紧固件检测送件及分度转盘装置,具有机台 (5),在所述机台(5)的上方设有分度转盘,该分度转盘由机台(5)上安装的步进电机(6) 带动旋转,并且分度转盘由动盘(1)和定盘(2)组成,动盘(1)和定盘(2)为直径相等的圆 盘结构,动盘(1)位于定盘(2)的正上方,两者相贴合固定,在所述动盘(1)的边缘开设有 按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一缺口(la),两相邻第一缺口(la)之间形成第一凸片(lb),定盘(2) 的边缘开设有按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二缺口(2a),两相邻第二缺口(2a)之间形成第二凸片 (2b),所述第二缺口(2a)与第一缺口(la)--对应,且第二缺口(2a)与第一缺口(la)部 分重叠,形成卡口(3),在每块第二凸片(2b)的顶部均设置有垫块(4),该垫块(4)按圆周 均匀分布,所述垫块(4)位于第一缺口(la)中,并紧挨对应的卡口(3),垫块(4)的顶面与 第一凸片(lb)的顶面平齐; 在所述分度转盘的一侧设有输送零件的导轨(7),该导轨(7)进口端高出口端低 倾斜设置,且导轨(7)的出口端靠近所述分度转盘,所述导轨(7)由并排布置的固定输送轨 (7a)和可调输送轨(7b)构成,所述固定输送轨(7a)通过第一支撑架(8)支撑在机台(5) 上,可调输送轨(7b)通过第二支撑架(9)支撑在机台(5)上,第二支撑架(9)的底部通过 螺栓与机台(5)相固定,且第二支撑架(9)底部供螺栓通过的孔为条形孔。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机台作为工作平台,便于检测装置的各部分布置;机台上的导 轨用于待检标准紧固件输送,导轨倾斜设置,有利于待检标准紧固件自动向分度转盘滑移; 导轨由并排布置的固定输送轨和可调输送轨构成,并通过支撑架支撑于机台上,一方面结 构简单,易于加工制作,导轨在机台上安装牢靠,另一方面,通过松开第二支撑架底部的螺 栓可以移动可调输送轨,以改变可调输送轨与固定输送轨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批次 待检零件大小不一的需要,调节既方便又快捷。 组成分度转盘的动盘和定盘造型简单,加工制作容易,成本低;并且动盘与定盘结 合紧密,连接牢靠,在步进电机带动下运转的同步性及平稳性好。动盘上的第一缺口与定盘 上的第二缺口部分重叠,形成卡口,该卡口可用于定位各种标准紧固件,如螺丝、螺帽、螺栓 等,通用性好,企业采用一套检测装置即可检测各种标准紧固件,由此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设 备投入。在定位标准紧固件的时候,垫块和动盘第一凸片共同支撑标准紧固件,由于垫块的 顶面与动盘第一凸片的顶面平齐,这样能确保标准紧固件平稳地定位在对应的卡口中,有 效避免了歪斜或脱落现象的发生。 在分度转盘由机台上安装的步进电机带动旋转的过程中,将定位其上的待检标准 紧固件沿圆周方向输送,待检标准紧固件依次通过视觉传感器检测工位,由CCD摄像头拍 摄零件图片,然后传送到视觉检测识别软件系统进行分析判断零件是否合格,待检零件旋 转至分离工位时,在分离拨叉的阻挡下,零件与分度转盘分离,落入滑道,滑道末端的零件 分拣快门根据视觉检测识别软件系统的判别结果,将零件分为合格品与瑕疵品,瑕疵品落 入瑕疵品箱内,合格品进入零件分包机构,依据事先设置好的每包数量规格,自动包装好合 格品,然后分袋进入合格品箱内。 为了确保待检零件能顺利卡入至对应的卡口中,并在卡口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标准紧固件检测送件及分度转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机台(5),在所述机台(5)的上方设有分度转盘,该分度转盘由机台(5)上安装的步进电机(6)带动旋转,并且分度转盘由动盘(1)和定盘(2)组成,动盘(1)和定盘(2)为直径相等的圆盘结构,动盘(1)位于定盘(2)的正上方,两者相贴合固定,在所述动盘(1)的边缘开设有按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一缺口(1a),两相邻第一缺口(1a)之间形成第一凸片(1b),定盘(2)的边缘开设有按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二缺口(2a),两相邻第二缺口(2a)之间形成第二凸片(2b),所述第二缺口(2a)与第一缺口(1a)一一对应,且第二缺口(2a)与第一缺口(1a)部分重叠,形成卡口(3),在每块第二凸片(2b)的顶部均设置有垫块(4),该垫块(4)按圆周均匀分布,所述垫块(4)位于第一缺口(1a)中,并紧挨对应的卡口(3),垫块(4)的顶面与第一凸片(1b)的顶面平齐;在所述分度转盘的一侧设有输送零件的导轨(7),该导轨(7)进口端高出口端低倾斜设置,且导轨(7)的出口端靠近所述分度转盘,所述导轨(7)由并排布置的固定输送轨(7a)和可调输送轨(7b)构成,所述固定输送轨(7a)通过第一支撑架(8)支撑在机台(5)上,可调输送轨(7b)通过第二支撑架(9)支撑在机台(5)上,第二支撑架(9)的底部通过螺栓与机台(5)相固定,且第二支撑架(9)底部供螺栓通过的孔为条形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咏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颖泉标准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