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极片的辊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54639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9 1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电池极片的辊压结构,包括预压机构和辊压机构,辊压机构设置于预压机构的右侧,预压机构左侧设有第一定位轮和第二定位轮;辊压机构包括并列设置的上压辊和下压辊,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为极片;预压机构包括上预压辊和下预压辊;第一定位轮设有水平设置的圆柱体形轮体,轮体的宽度与极片的宽度相同,轮体轴向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一个调位侧轮;第一定位轮与第二定位轮具有相同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两个定位轮将极片准确调整和定位,再进入压辊内进行辊压作业,保证了辊压作业中极片的平整,避免了辊压作业中极片的褶皱和损坏,保证了极片质量,降低了废料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电池极片的辊压结构,包括预压机构和辊压机构,辊压机构设置于预压机构的右侧,预压机构左侧设有第一定位轮和第二定位轮;辊压机构包括并列设置的上压辊和下压辊,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为极片;预压机构包括上预压辊和下预压辊;第一定位轮设有水平设置的圆柱体形轮体,轮体的宽度与极片的宽度相同,轮体轴向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一个调位侧轮;第一定位轮与第二定位轮具有相同结构。本技术通过两个定位轮将极片准确调整和定位,再进入压辊内进行辊压作业,保证了辊压作业中极片的平整,避免了辊压作业中极片的褶皱和损坏,保证了极片质量,降低了废料率。【专利说明】蓄电池极片的辊压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极片的辊压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蓄电池极片的辊压结构。
技术介绍
蓄电池的极片需要经过涂料、烘干、辊压等操作,最终得到极片产品,随后才能够进行进一步的裁切作业。极片在辊压过程中,如果带状极片原料分布不均,很容易在辊压作业中发生极片的褶皱甚至损坏,这样会使得极片原料的很多部分成为废料而不能够进行生产使用。不仅会降低极片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也会使生产成本和废料率提高,不利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益和保证产品质量。 现有的辊压结构大都采用上下两个压辊进行辊压作业,而在辊压作业之前其对极片原料的定位操作不够准确,这就使得在辊压作业中很容易发生极片的褶皱和损坏,造成大量的废料的产生。 如申请号为201320584027.0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布了一种动力电池极片辊压设备,该专利的技术方案为,将原料辊上的极片原料直接通过辅助压辊进入压辊内进行辊压作业,辅助轧辊能够起到一定的定位作用,但是其不能够对极片进行准确的定位,这样直接辊压作业必然会发生极片褶皱和损坏的情况,不能够确保极片辊压的质量,造成大量的废料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蓄电池极片的辊压结构,它通过两个定位轮将极片准确调整和定位,再进入压辊内进行辊压作业,保证了辊压作业中极片的平整,避免了辊压作业中极片的褶皱和损坏,保证了极片质量,降低了废料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蓄电池极片的辊压结构,包括预压机构和辊压机构,辊压机构设置于预压机构的右侧,预压机构左侧设有第一定位轮和第二定位轮;辊压机构包括并列设置的上压辊和下压辊,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为极片,辊压机构对极片进行辊压作业;预压机构包括并列设置的上预压辊和下预压辊,上预压辊和下预压辊之间为极片,预压机构对极片进行预压和位置调整,确保其右侧的辊压机构能够准确辊压极片,避免极片发生褶皱;极片从左至右依次通过第一定位轮、第二定位轮、预压机构和辊压机构;第一定位轮设有水平设置的圆柱体形轮体,轮体的宽度与极片的宽度相同,轮体轴向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一个调位侧轮;第一定位轮与第二定位轮具有相同结构;从轮体前侧看,第一定位轮和第二定位轮均顺时针方向转动。第一定位轮和第二定位轮对极片进行定位和调整,确保进入辊压机构的极片能够在平整的状态下进行辊压作业,有效避免了辊压作业中发生的极片褶皱和损坏问题,确保了辊压的效率和产品质量。 进一步的,轮体前端调位侧轮为圆柱体形,调位侧轮近轮体端的直径与轮体直径相同,调位侧轮远轮体端的直径大于轮体直径;调位侧轮的侧壁圆周上设有螺旋状的调位螺纹,调位螺纹从轮体前侧看为逆时针方向设置;在轮体顺时针转动时,极片超出轮体的部分将于前端调位侧轮或后端调位侧轮上的调位螺纹接触,调位螺纹的转动向极片产生向轮体中央的摩擦力,使极片调整至准确的位置,避免极片辊压作业时褶皱和损坏; 轮体后端的调位侧轮与轮体前端的调位侧轮具有相同机构,且关于轮体中央的竖向平面前后对称。 进一步的,极片依次绕过第一定位轮的上侧面、第二定位轮的下侧面、上预压辊与下预压辊之间、上压辊与下压辊之间;且极片在预压机构与辊压机构之间水平布置,第二定位轮设置于下预压辊的左侧,第一定位轮设置于第二定位轮的左上方。这样,极片在依次通过上述四个结构时,都能够具有一定的张力,确保在第一定位轮和第二定位轮上高效的调整极片的位置。 进一步的,调位螺纹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或半椭圆形,调位螺纹为橡胶螺纹。 预压辊不对极片进行辊压作业,只是为了将极片处于水平状态送入辊压机构,确保极片的辊压效果。 本技术蓄电池极片的辊压结构的工作过程为:极片依次通过第一定位轮、第二定位轮、预压机构和辊压机构,在第一定位轮和第二定位轮上由轮体两端的调位螺纹对极片产生向轮体中部的摩擦力而使极片处于轮体位置,实现对极片调位的功能;预压机构不对极片进行辊压作业,是将极片保持水平状态将其送入辊压机构;辊压机构的上压辊和下压辊对极片进行辊压作业。 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本技术蓄电池极片的辊压结构设有第一定位轮和第二定位轮,能够保证对极片的准确高效调位,确保极片以准确的状态进入辊压机构进行辊压作业,避免发生极片的褶皱和损坏,确保了极片辊压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技术蓄电池极片的辊压结构,轮体的两端设有调位侧轮和调位螺纹,能够使极片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快速准确的回复到轮体中央部位,确保定位轮的定位效果; 本技术蓄电池极片的辊压结构设有预压机构,能够确保极片在进入辊压机构时水平、平整,保证了辊压作业的质量,减小废品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蓄电池极片的辊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线剖视图。 图3为本技术第一定位轮俯视图。 图中:1、极片;2、第一定位轮;3、第二定位轮;4、上预压辊;5、上压辊;6、下压辊; 7、下预压辊;8、中轴;9、调位侧轮;10、调位螺纹;11、轮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为蓄电池极片的辊压结构,包括预压机构和辊压机构,辊压机构设置于预压机构的右侧,预压机构左侧设有第一定位轮2和第二定位轮 3;辊压机构包括并列设置的上压辊5和下压辊6,上压辊5和下压辊6之间为极片I ;预压机构包括并列设置的上预压辊4和下预压辊7,上预压辊4和下预压辊7之间为极片I ;极片I从左至右依次通过第一定位轮2、第二定位轮3、预压机构和辊压机构;第一定位轮2设有水平设置的圆柱体形轮体11,轮体11的宽度与极片I的宽度相同,轮体11轴向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一个调位侧轮9 ;第一定位轮2与第二定位轮3具有相同结构;从轮体11前侧看,第一定位轮2和第二定位轮3均顺时针方向转动。轮体11前端调位侧轮9为圆柱体形,前端调位侧轮9近轮体11端的直径与轮体11直径相同,前端调位侧轮9远轮体11端的直径大于轮体11直径;前端调位侧轮9的侧壁圆周上设有螺旋状的调位螺纹10,前端调位螺纹10从轮体11前侧看为逆时针方向设置;轮体11后端的调位侧轮9与轮体11前端的调位侧轮9具有相同机构,且关于轮体11中央的竖向平面前后对称。轮体11中部设有中轴8。 极片I依次绕过第一定位轮2的上侧面、第二定位轮3的下侧面、上预压辊4与下预压辊7之间、上压辊5与下压辊6之间;且极片I在预压机构与辊压机构之间水平布置,第二定位轮3设置于下预压辊7的左侧,第一定位轮2设置于第二定位轮3的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蓄电池极片的辊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压机构和辊压机构,辊压机构设置于预压机构的右侧,预压机构左侧设有第一定位轮和第二定位轮;辊压机构包括并列设置的上压辊和下压辊,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为极片;预压机构包括并列设置的上预压辊和下预压辊,上预压辊和下预压辊之间为极片;极片从左至右依次通过第一定位轮、第二定位轮、预压机构和辊压机构;第一定位轮设有水平设置的圆柱体形轮体,轮体的宽度与极片的宽度相同,轮体轴向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一个调位侧轮;第一定位轮与第二定位轮具有相同结构;从轮体前侧看,第一定位轮和第二定位轮均顺时针方向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启发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神鹿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