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轮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53486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9 15: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棘轮扳手,包含手柄、头部;所述头部设置在手柄的一端;所述头部的中心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上均布有多个第一凹槽;每个第一凹槽中均设置有弹簧;每根弹簧的上部均设置有卡键;所述卡键包含有两相对且相互平行的竖直面,所述卡键的顶部成圆弧状,其圆弧中心角不大于90度;所述卡键的顶部的一端与卡键的竖直面相切,另一端设置在卡键的另一竖直面上;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阀芯;所述阀芯的中心设置有六角形通孔;所述阀芯的外圆周上均布有多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与卡键的顶部形成一致,以便卡键能插入第二凹槽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棘轮扳手的一面装夹螺母后即可连续拧紧螺母,而将扳手翻转后再装夹螺母,即可连续拧松螺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棘轮扳手,包含手柄、头部;所述头部设置在手柄的一端;所述头部的中心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上均布有多个第一凹槽;每个第一凹槽中均设置有弹簧;每根弹簧的上部均设置有卡键;所述卡键包含有两相对且相互平行的竖直面,所述卡键的顶部成圆弧状,其圆弧中心角不大于90度;所述卡键的顶部的一端与卡键的竖直面相切,另一端设置在卡键的另一竖直面上;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阀芯;所述阀芯的中心设置有六角形通孔;所述阀芯的外圆周上均布有多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与卡键的顶部形成一致,以便卡键能插入第二凹槽中;本专利技术的棘轮扳手的一面装夹螺母后即可连续拧紧螺母,而将扳手翻转后再装夹螺母,即可连续拧松螺母。【专利说明】棘轮扳手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扳手的改进,特别是一种可通过一次装夹螺母即能连续旋紧或旋松螺母的棘轮扳手。
技术介绍
目前的扳手,包含手柄;所述手柄的前部设置有扳手头;所述扳手头,包含第一锁紧部、第二锁紧部;所述第一锁紧部与第二锁紧部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以使其适应不同的规格的螺母;这种扳手在使用时,先调节第一锁紧部、第二锁紧部之间的距离锁紧螺母,再旋转手柄,使螺母旋紧或旋松,但再次旋转螺母时,必须先将扳手头从螺母上取消,调节好角度后,再次套入螺母,才能旋转螺母,因而使用比较繁琐;特别是在螺母的使用空间比较狭小的情形,这种扳手可能会施展不开,而无法工作。为此,我们研发了一种可通过一次装夹螺母即能连续旋紧或旋松螺母的棘轮扳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可通过一次装夹螺母即能连续旋紧或旋松螺母的棘轮扳手。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棘轮扳手,包含手柄、头部;所述头部设置在手柄的一端;所述头部的中心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上均布有多个第一凹槽;每个第一凹槽中均设置有弹簧;每根弹簧的上部均设置有卡键;所述卡键包含有两相对且相互平行的竖直面,所述卡键的顶部成圆弧状,其圆弧中心角不大于90度;所述卡键的顶部的一端与卡键的竖直面相切,另一端设置在卡键的另一竖直面上;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阀芯;所述阀芯的中心设置有六角形通孔;所述阀芯的外圆周上均布有多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与卡键的顶部形成一致,以便卡键能插入第二凹槽中。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的中心均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插入弹簧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卡键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插入弹簧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头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用螺钉固定在头部上。 优选的,设置第一通孔的内壁上的第一凹槽有6个;设置阀芯的外圆周上的第二凹槽有6个。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棘轮扳手的一面装夹螺母后即可连续拧紧螺母,而将扳手翻转后再装夹螺母,即可连续拧松螺母;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操作方便。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棘轮扳手的主视图; 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棘轮扳手拧紧状态时的剖视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棘轮扳手拧送状态时的剖视图;其中:1、手柄;2、头部;3、第一通孔;4、第一凹槽;5、第一凸起;6、弹簧;7、卡键;8、第二凸起;9、阀芯;10、第二凹槽;11、六角形通孔;12、盖板;13、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 如附图1-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棘轮扳手,包含手柄1、头部2 ;所述头部2设置在手柄I的一端;所述头部的中心设置有第一通孔3 ;所述第一通孔3的内壁上均布有多个第一凹槽4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4有6个;每个第一凹槽4的底部的中心均设置有第一凸起5 ;每个第一凹槽4中均设置有弹簧6、所述第一凸起5插入弹簧6的底部;每根弹簧6的上部均设置有卡键7 ;所述卡键7包含有两相对且相互平行的竖直面,所述卡键7的顶部成圆弧状,其圆弧中心角不大于90度;所述卡键7的顶部的一端与卡键7的竖直面相切,另一端设置在卡键7的另一竖直面上;所述卡键7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凸起8 ;所述第二凸起8插入弹簧6的顶部;所述第一通孔3内设置有阀芯9 ;所述阀芯9的中心设置有六角形通孔11 ;所述阀芯9的外圆周上均布有多个第二凹槽10,本实施例中,设置阀芯9的外圆周上的第二凹槽10有6个;所述第二凹槽10的底部与卡键7的顶部形成一致,以便卡键7能插入第二凹槽中;所述头部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盖板12 ;所述盖板12用螺钉13固定在头部2上。 使用时,如附图2所示,顺时针旋转手柄I ;卡键7可将力传递给阀芯9,即可拧紧螺母,当逆时针旋转手柄I时,头部2会沿阀芯9打滑,从而可以以此来调节手柄I的位置,为下一次拧紧螺母做好准备;如果需要拧松螺母时,则可将本专利技术的棘轮扳手反转过来,如附图3所示,此时,逆时针旋转手柄I ;卡键7可将力传递给阀芯9,即可拧松螺母,当顺时针旋转手柄I时,头部2会沿阀芯9打滑,从而可以以此来调节手柄I的位置,为下一次拧松螺母做好准备;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棘轮扳手的一面装夹螺母后即可连续拧紧螺母,而将扳手翻转后再装夹螺母,即可连续拧松螺母;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操作方便。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棘轮扳手,包含手柄、头部;所述头部设置在手柄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的中心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上均布有多个第一凹槽;每个第一凹槽中均设置有弹簧;每根弹簧的上部均设置有卡键;所述卡键包含有两相对且相互平行的竖直面,所述卡键的顶部成圆弧状,其圆弧中心角不大于90度;所述卡键的顶部的一端与卡键的竖直面相切,另一端设置在卡键的另一竖直面上;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阀芯;所述阀芯的中心设置有六角形通孔;所述阀芯的外圆周上均布有多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与卡键的顶部形成一致,以便卡键能插入第二凹槽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的中心均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插入弹簧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键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插入弹簧的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用螺钉固定在头部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设置第一通孔的内壁上的第一凹槽有6个;设置阀芯的外圆周上的第二凹槽有6个。【文档编号】B25B13/46GK104149059SQ201410310631【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日 【专利技术者】郭南初, 佟中根 申请人:苏州市职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棘轮扳手,包含手柄、头部;所述头部设置在手柄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的中心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上均布有多个第一凹槽;每个第一凹槽中均设置有弹簧;每根弹簧的上部均设置有卡键;所述卡键包含有两相对且相互平行的竖直面,所述卡键的顶部成圆弧状,其圆弧中心角不大于90度;所述卡键的顶部的一端与卡键的竖直面相切,另一端设置在卡键的另一竖直面上;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阀芯;所述阀芯的中心设置有六角形通孔;所述阀芯的外圆周上均布有多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与卡键的顶部形成一致,以便卡键能插入第二凹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南初佟中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职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