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机上的轴承端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47405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2 2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机上的轴承端盖。该用于电机上的轴承端盖,包括盖体,盖体中心设有轴孔,盖体边部设有第一安装凸部、第二安装部以及第三安装部;其之间设有一环形包围轴孔的环形油槽,环形油槽内填有环形的浸油棉层;盖体外周壁上还设有注油凹槽以及连入的注油孔;环形油槽内侧设多个添油孔;第一安装凸部上设有L形通孔,L形通孔上设有用于锁紧L形通孔纵向部分顶端的锁紧螺钉;第二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其均由弹性扳动件、扭簧、盖体周侧壁上设置的螺栓固定凹口以及连接在螺栓固定凹口下方的纵向侧壁组成。该轴承端盖结构新颖,用于电机上,电机轴承端盖定心准确,安装快速,电机主轴容易和轴承端盖不易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机上的轴承端盖
技术介绍
电机轴承端盖主要是用来固定轴承和辅助轴类零件旋转的重要部件。轴承端盖一般是通过小螺丝固定在轴承座上的,如果轴承端盖和轴承座是一体的,轴承和轴承座及端盖是镶进去的,也就通常说的静配合。轴承端盖的作用一是轴向固定轴承,二是起密封掩护作用,防止轴承进入尘土等进入轴承造成损坏。轴承端盖是固定在轴承座或轴承室上的,如果固定在轴上会使密封直径加大,密封困难。然而,现有的电机轴承端盖缺少快速安装装置,安装时定位不准确,安装后轴承端盖容易移位,定心效果不好,导致电机主轴容易和轴承端盖产生偏位磨损。同时,导致电机主轴容易和轴承端盖磨损的另一大原因是因为电机轴承端盖缺少供油,这不仅不利于避免浸油棉层的更换或减少浸油棉层的更换的频率,还不利于轴与轴承的润滑,影响电机转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用于电机上,电机轴承端盖定心准确,安装快速,电机主轴容易和轴承端盖不易磨损的轴承端盖。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机上的轴承端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中心设有轴孔,所述盖体顶部设有第一安装凸部,所述盖体下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在所述第一安装凸部、第二安装部以及第三安装部的内侧和所述轴孔的外侧之间盖体上,设有一环形包围轴孔的环形油槽,环形油槽内填有环形的浸油棉层;所述盖体外周壁上还设有注油凹槽,注油凹槽和浸油棉层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注油孔;所述环形油槽内侧设有多个连通轴孔内壁的添油孔;所述第一安装凸部上设有L形通孔,L形通孔由内端相互连通的横向条孔和纵向条孔组成;所述横向条孔外端连通外界;所述纵向条孔中部设有螺纹连接纵向条孔两侧孔壁的锁紧螺钉;所述第二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结构对称,其均由弹性扳动件、扭簧、盖体周侧壁上设置的螺栓固定凹口以及连接在螺栓固定凹口下方的纵向侧壁组成;所述弹性扳动件上端铰接在盖体上;扭簧安装在铰接处,以使所述弹性扳动件内侧弹性抵压在所述纵向侧壁上;与纵向侧壁抵压接触处一直延伸至弹性扳动件最低处的弹性扳动件部分是一易使螺栓弹性推开弹性扳动件而纵向卡入至螺栓固定凹口的弧形过渡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凸部、第二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规则分布在轴承端盖的外周边沿上,结构稳定。作为优选,所述注油凹槽槽底设有固定柱,浸油棉层上设有与所述固定柱位置对于的固定孔,结构稳定,浸油棉层不会移位,添油均匀,效果好。作为优选,所述盖体上设有两个弧形条孔和一个定位孔,两个所述弧形条孔的形状呈内凹形,两个弧形条孔与所述定位孔同处在一个与轴孔同心的外圆上。作为优选,两个所述弧形条孔分别处在第二安装部和环形油槽之间,以及第三安装部和环形油槽之间。作为优选,所述注油凹槽和注油孔共有三组,其分别在第一安装凸部、第二安装部以及第三安装部中的任意两者之间交错分布,结构稳定,浸油棉层不会单侧过量吸油,添油均匀,效果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上述方案的一种用于电机上的轴承端盖具有如下优点:一、本技术提供的轴承端盖具有环形油槽,环形油槽内填有环形的浸油棉层;、盖体外周壁上还设有注油凹槽,注油凹槽和浸油棉层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注油孔,而环形油槽内侧设有多个连通轴孔内壁的添油孔;操作者可以通过注油孔加入油,油保持在浸油棉层中,浸油棉层中的油以一定的油压注通过添油孔给轴孔添油,这种添油可以保持一定时间自发供油,从而使得电机主轴容易和轴承端盖不易磨损,另外也减少浸油棉层的更换的频率,结构新颖,效果好。二、本技术提供的轴承端盖还具有第一安装凸部、第二安装部以及第三安装部,上述结构的第一安装凸部、第二安装部以及第三安装部不仅仅是快速安装结构,而且还是快速定心定位结构,能够很好地调整保证快速安装时,还能具有最佳的定位效果,不使电机主轴和轴承端盖发生偏位磨损,使用效果好,延长电机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盖体,10-螺栓固定凹口,11-纵向侧壁,2-弧形条孔,3-定位孔,4-浸油棉层,41-固定孔,5-注油孔,51-注油凹槽,6-轴孔,61-添油孔,70-弹性扳动件,7a第一安装凸部,7b第二安装部,7c第三安装部,71-扭簧,72-L形通孔,72a-横向条孔,72b-纵向条孔,73-锁紧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电机上的轴承端盖,该轴承端盖包括盖体1,盖体1中心设有轴孔6,盖体1边缘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凸部7a、第二安装部7b和第三安装部7c。其中第一安装凸部7a具体处在轴承端盖外周边沿的顶部,第二安装部7b和第三安装部7c分别处在而轴承端盖外周边沿下部的两侧,即三者规则分布在轴承端盖的外周边沿上,任意两者相隔近似120度。在第一安装凸部7a、第二安装部7b以及第三安装部7c的内侧和上述轴孔6的外侧之间盖体1上,设有一环形包围轴孔6的环形油槽40,环形油槽40内填有环形的浸油棉层4。注油凹槽51槽底设有固定柱,浸油棉层4上设有与固定柱位置对于的固定孔41,使得浸油棉层4很好地固定在注油凹槽51上。盖体1外周壁上还设有注油凹槽51,注油凹槽51和浸油棉层9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注油孔5。具体在本实施例所举的图1中,注油凹槽51和注油孔5共有三组,其分别在第一安装凸部7a、第二安装部7b以及第三安装部7c中的任意两者之间交错分布。环形油槽40内侧设有多个连通轴孔6内壁的添油孔61。第一安装凸部7a上设有L形通孔72,L形通孔72是由内端相互连通的横向条孔72a和纵向条孔72b组成;横向条孔72a外端即左端连通外界,纵向条孔72b最顶端的盲端,不连通外界。纵向条孔72b中部设有螺纹连接纵向条孔72b两侧孔壁的锁紧螺钉73,锁紧螺钉73从第一安装凸部7a的纵向条孔72b左侧部分贯穿,然后螺纹连接纵向条孔72b右侧壁。第二安装部7b和第三安装部7c结构对称,其均由弹性扳动件70、扭簧71、盖体1周侧壁上设置的螺栓固定凹口10以及连接在螺栓固定凹口10下方的纵向侧壁11组成。弹性扳动件70上端铰接在盖体1上,扭簧71安装在铰接处,以使所述弹性扳动件70内侧弹性抵压在所述纵向侧壁11上。与纵向侧壁11抵压接触处一直延伸至弹性扳动件70最低处的弹性扳动件70部分是一弧形过渡部700,弧形过渡部700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机上的轴承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1),所述盖体(1)中心设有轴孔(6),所述盖体(1)顶部设有第一安装凸部(7a),所述盖体(1)下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安装部(7b)和第三安装部(7c);在所述第一安装凸部(7a)、第二安装部(7b)以及第三安装部(7c)的内侧和所述轴孔(6)的外侧之间盖体(1)上,设有一环形包围轴孔(6)的环形油槽(40),环形油槽(40)内填有环形的浸油棉层(4);所述盖体(1)外周壁上还设有注油凹槽(51),注油凹槽(51)和浸油棉层(9)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注油孔(5);所述环形油槽(40)内侧设有多个连通轴孔(6)内壁的添油孔(61);所述第一安装凸部(7a)上设有L形通孔(72),L形通孔(72)由内端相互连通的横向条孔(72a)和纵向条孔(72b)组成;所述横向条孔(72a)外端连通外界;所述纵向条孔(72b)中部设有螺纹连接纵向条孔(72b)两侧孔壁的锁紧螺钉(73);所述第二安装部(7b)和第三安装部(7c)结构对称,其均由弹性扳动件(70)、扭簧(71)、盖体(1)周侧壁上设置的螺栓固定凹口(10)以及连接在螺栓固定凹口(10)下方的纵向侧壁(11)组成;所述弹性扳动件(70)上端铰接在盖体(1)上;扭簧(71)安装在铰接处,以使所述弹性扳动件(70)内侧弹性抵压在所述纵向侧壁(11)上;与纵向侧壁(11)抵压接触处一直延伸至弹性扳动件(70)最低处的弹性扳动件(70)部分是一易使螺栓弹性推开弹性扳动件(70而纵向卡入至螺栓固定凹口(10)的弧形过渡部(7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机上的轴承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1),所述盖体(1)中
心设有轴孔(6),所述盖体(1)顶部设有第一安装凸部(7a),所述盖体(1)
下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安装部(7b)和第三安装部(7c);
在所述第一安装凸部(7a)、第二安装部(7b)以及第三安装部(7c)的
内侧和所述轴孔(6)的外侧之间盖体(1)上,设有一环形包围轴孔(6)的
环形油槽(40),环形油槽(40)内填有环形的浸油棉层(4);
所述盖体(1)外周壁上还设有注油凹槽(51),注油凹槽(51)和浸油
棉层(9)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注油孔(5);所述环形油槽(40)内侧设有多
个连通轴孔(6)内壁的添油孔(61);
所述第一安装凸部(7a)上设有L形通孔(72),L形通孔(72)由内端
相互连通的横向条孔(72a)和纵向条孔(72b)组成;所述横向条孔(72a)
外端连通外界;所述纵向条孔(72b)中部设有螺纹连接纵向条孔(72b)两
侧孔壁的锁紧螺钉(73);
所述第二安装部(7b)和第三安装部(7c)结构对称,其均由弹性扳动
件(70)、扭簧(71)、盖体(1)周侧壁上设置的螺栓固定凹口(10)以及连
接在螺栓固定凹口(10)下方的纵向侧壁(11)组成;所述弹性扳动件(70)
上端铰接在盖体(1)上;扭簧(71)安装在铰接处,以使所述弹性扳动件(70)
内侧弹性抵压在所述纵向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育标汤燕燕李舒娜温志浩宋伟清杨慧
申请(专利权)人:梅州市梅雁中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