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全机械式正反转齿轮箱。
技术介绍
正反转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机械运行状态,通常都是通过电控切换或伺服机构来实现的,比如最常见的方法就是通过开关改变电机的运转方向;也有通过增加介轮或摩擦片等机械的方式来实现的,但也离不开控制机构。 通过电控切换或伺服机构来实现正反转,在一些场合是可行的;但在有些场合是行不通的,比如在大功率、重负荷的场合。 对大功率电机来说,要让它长时间处于一种需要频繁启动换向的工况条件下,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大功率电机在启动时需要5-7倍的启动电流,不仅造成大的能量浪费,也严重影响电网的运行质量。 通过介轮或摩擦片等机械方式来实现正反转也有明显的局限性,一是它需要额外的控制系统或机构,二是在传递功率较大的情况下,平稳性及寿命都成问题。 因此,依据现有的电控式或机械式的正反转设备或装置是很难满足大功率、重负荷、长寿命的使用要求的。开发一种全机械式结构、不需要额外的切换装置且能够传递大功率、大扭矩的正反转设备或装置就显得尤为需要。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全机械式正反转齿轮箱正好能够很好地满足上述条件和要求,同时由于采用的是以非圆齿轮为核心部件的全机械结构,因而不仅使用寿命长,而且正反转运行的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正反转的角度都是可调的,可以适应 不同的工况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到现有正反转设备或装置的特点和不足,以及需要正反转场合的工况要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齿轮箱采用了以非圆齿轮为核心部件、以行星轮系为主体结构的全机械形式。可以满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机械式正反转齿轮箱,包括箱体1、非圆齿轮(a)2、非圆齿轮(b)3、非圆齿轮(c)4、输入轴5、非圆齿轮(d)6、行星架(a)7、非圆齿轮(e)8、内齿圈9、行星齿轮10、行星架(b)11、非圆齿轮(f)12、非圆齿轮(g)13、太阳轮14、输出轴15和非圆齿轮(h)16。非圆齿轮(a)、非圆齿轮(d)、非圆齿轮(e)和非圆齿轮(g)安装在行星架(a)上,分别与非圆齿轮(b)、非圆齿轮(c)、非圆齿轮(h)和非圆齿轮(f)啮合;内齿圈、行星齿轮、太阳轮和行星架(b)构成行星轮系。非圆齿轮(b)和非圆齿轮(c)与箱体直接联接,保持静止不动;非圆齿轮(f)和非圆齿轮(h)与行星架(b)联接;内齿圈与箱体联接;太阳轮与输出轴联接。齿轮箱工作时,运动通过输入轴传入,并经过齿轮箱的齿轮啮合后,通过输出轴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机械式正反转齿轮箱,包括箱体1、非圆齿轮(a)2、非圆齿轮(b)3、非
圆齿轮(c)4、输入轴5、非圆齿轮(d)6、行星架(a)7、非圆齿轮(e)8、内齿圈9、
行星齿轮10、行星架(b)11、非圆齿轮(f)12、非圆齿轮(g)13、太阳轮14、输出轴
15和非圆齿轮(h)16。非圆齿轮(a)、非圆齿轮(d)、非圆齿轮(e)和非圆齿轮(g)安
装在行星架(a)上,分别与非圆齿轮(b)、非圆齿轮(c)、非圆齿轮(h)和非圆齿轮
(f)啮合;内齿圈、行星齿轮、太阳轮和行星架(b)构成行星轮系。非圆齿轮(b)和
非圆齿轮(c)与箱体直接联接,保持静止不动;非圆齿轮(f)和非圆齿轮(h)与行星
架(b)联接;内齿圈与箱体联接;太阳轮与输出轴联接。齿轮箱工作时,运动通
过输入轴传入,并经过齿轮箱的齿轮啮合后,通过输出轴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全机械式正反转齿轮箱,其特征是:所述的正
反转齿轮箱采用两级行星轮系结构,其中第一级行星轮系全部采用非圆外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强,窦爱民,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非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