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非环状烯烃制备金刚烷类化合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645121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2 1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非环状烯烃制备金刚烷类化合物的新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反应器中装入硅铝分子筛催化剂,并在惰性气氛下加热至450℃~600℃以活化所述硅铝分子筛催化剂;在将反应器的温度调整到250℃~350℃后,将非环状烯烃进料到反应器中以在硅铝分子筛催化剂上发生转化,产生存留在所述硅铝分子筛催化剂内部的产物金刚烷类化合物;以及将带有所述产物的所述硅铝分子筛催化剂溶解在无机强酸溶液中,并通过使用有机溶剂萃取其中的有机相而获得所述金刚烷类化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品的制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由烯烃制备金刚烷类化合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金刚烷类化合物是一种高度对称的笼状烃类化合物,在医药、功能材料、军事及航空、精细化工等众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已成为新一代化工原料。在金刚烷制备方法中,AlCl3催化法是传统的工艺,其在1956年由P.von R.Schleyer提出,该法以石油加工中的副产物双环戊二烯为原料,先氢化再用无水AlCl3为催化剂进行异构化制得,生产成本较低,奠定了工业化生产的基础。此后发展出固载化AlCl3和沸石催化的方法,但采用的原料同前述方法一样都是以双环戊二烯为原料或者四氢双环戊二烯为原料。美国专利US6472575报道使用混合超强酸HF-BF3负载过渡金属作为催化剂能够得到较高的金刚烷收率,但金刚烷的合成依然是依赖双环戊二烯加氢后生成的四氢双环戊二烯为原料进行异构化反应这一路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金刚烷类化合物的新方法,其中采用非环状烯烃化合物作为原料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金刚烷类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反应器中装入硅铝分子筛催化剂,并在惰性气氛下加热至450℃~600℃以活化所述硅铝分子筛催化剂;在将所述反应器的温度调整到250℃~350℃后,将非环状烯烃进料到所述反应器中以在所述硅铝分子筛催化剂上发生转化,产生存留在所述硅铝分子筛催化剂内部的产物金刚烷类化合物;以及将带有所述产物的所述硅铝分子筛催化剂溶解在无机强酸溶液中,并通过使用有机溶剂萃取其中的有机相而获得所述金刚烷类化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金刚烷类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反应器中装入硅铝分子筛催化剂,并在惰性气氛下加热至
450℃~600℃以活化所述硅铝分子筛催化剂;
在将所述反应器的温度调整到250℃~350℃后,将非环状烯烃进料到
所述反应器中以在所述硅铝分子筛催化剂上发生转化,产生存留在所述硅
铝分子筛催化剂内部的产物金刚烷类化合物;以及
将带有所述产物的所述硅铝分子筛催化剂溶解在无机强酸溶液中,并
通过使用有机溶剂萃取其中的有机相而获得所述金刚烷类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刚烷类化合物是
选自金刚烷、甲基金刚烷、二甲基金刚烷、三甲基金刚烷和四甲基金刚烷
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环状烯烃是选自
乙烯、丙烯、丁烯、戊烯和己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环状烯烃是选自
乙烯、丙烯和丁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铝分子筛催化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景润魏迎旭刘中民李金哲徐舒涛周游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