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34636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2 10:33
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实施方式涉及磁共振成像装置,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装置的安装性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具备床和接收部。床载置被检体。接收部通过包含多个线圈元件的RF线圈对各线圈元件接收到的磁共振信号进行处理。并且,所述接收部被设置于所述床的下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实施方式涉及磁共振成像装置,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装置的安装性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具备床和接收部。床载置被检体。接收部通过包含多个线圈元件的RF线圈对各线圈元件接收到的磁共振信号进行处理。并且,所述接收部被设置于所述床的下部。【专利说明】磁共振成像装置本申请主张2013年4月23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3-090627的优先权,并在本申请中引用上述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
实施方式涉及磁共振成像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磁共振成像装置具备:接收线圈,其接收从被检体产生的磁共振信号;接收部,其对通过接收线圈接收到的磁共振信号进行处理。并且,近年来,为了对被检体的大范围进行摄像,作为接收线圈,还使用包含多个线圈元件的阵列线圈。在接收部,根据线圈元件的数量安装有多根信号线缆,从操作性、安全性的观点来看,将该信号线缆被安装于床。并且,在将信号线缆安装于床的情况下,由于该信号线缆,存在装置的安装性降低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装置的安装性的磁共振成像装置。 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磁共振成像(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装置具备床和接收部。床载置被检体。接收部通过包含多个线圈元件的RF线圈对各线圈元件接收到的磁共振信号进行处理。并且,上述接收部被设置于上述床的下部。 根据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磁共振成像装置,能够提高装置的安装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MRI装置的构成的图。 图2以及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接收线圈以及接收部的构成例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MRI装置中的接收部的配置例的图。 图5?8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接收部的构成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详细说明MRI装置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MRI装置100的构成例的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MRI装置100具备:架台1、静磁场磁铁2、倾斜磁场线圈3、倾斜磁场电源 4、发送线圈5、发送部6、接收线圈7、接收部8、床9、时序(sequence)控制部10、收集部11、图像重建部12、以及主机13。 架台I将形成为大致圆筒形(包含与圆筒的中心轴正交的剖面为椭圆的圆筒形)的静磁场磁铁2、倾斜磁场线圈3以及发送线圈5以各个圆筒的中心轴一致的方式进行配置并支承。具体而言,对于架台1,在静磁场磁铁2的内周侧配置倾斜磁场线圈3,在倾斜磁场线圈3的内周侧配置发送线圈5的状态下支承各部,在发送线圈5的内周侧形成摄像空间。 静磁场磁铁2在摄像空间产生相同的静磁场。例如,静磁场磁铁2是永久磁铁或超导磁铁等。倾斜磁场线圈3从倾斜磁场电源4接受电流的供给,在摄像空间产生倾斜磁场。倾斜磁场电源4在时序控制部10的控制下,对倾斜磁场线圈3供给电流。 发送线圈5从发送部6接受RF (Rad1 Frequency)脉冲的供给,在摄像空间产生高频磁场。发送部6在时序控制部10的控制下,向发送线圈5发送与拉莫尔(Larmor)频率对应的RF脉冲。 接收线圈7接收由于高频磁场的影响而从被检体P产生的磁共振信号。然后,接收线圈7将接收到的磁共振信号通过内部的放大器进行放大并输出。例如,接收线圈7是头部用的接收线圈、脊椎用的接收线圈、腹部用的接收线圈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接收线圈7是包含多个线圈元件的阵列线圈,由各线圈元件接收磁共振信号。另外,接收线圈7是RF线圈,也可以是接收专用的接收线圈,也可以是发送接收兼用的发送接收线圈。 接收部8通过在时序控制部10的控制下,对从接收线圈7输出的磁共振信号进行A/D(Analog-to-Digital)转换,从而生成磁共振(MR:Magnetic Resonance)信号数据。然后,接收部8将所生成的MR信号数据发送至收集部1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接收部8通过包含多个线圈元件的接收线圈对各线圈元件接收到的磁共振信号进行处理。 图2以及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接收线圈7以及接收部8的构成例的图。如图2所示,例如,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接收线圈7包含脊椎用的接收线圈7a和腹部用的接收线圈7b。脊椎用的接收线圈7a包含在X轴方向以4列以及在Z轴方向以8列配置的合计32个线圈元件Cia?C4H。另外,腹部用的接收线圈7b包含分别在X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以4列配置的合计16个线圈元件C11?C4Ij。在此,如图3所示,线圈元件Cia?C4h以及C11?Ctt分别具有放大器71。放大器71将磁共振信号的电磁波贯穿线圈素线时由于电磁感应而产生的微弱的电压信号放大,并输出为模拟信号。 另外,例如,接收线圈7具有多个合成部72。合成部72合成各线圈元件接收到的磁共振信号。例如,合成部72对被排列在与被检体P的体轴方向(Z轴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X轴方向)的要素线圈中的相邻的对(pair)逐一进行设置。各合成部72具有一对输入端72a、72b和一对输出端72c、72d,分别从输出端72c、72d输出将从输入端72a、72b输入的2个模拟信号a、b相加而得的合成信号(a+b)、和将2个模拟信号a、b相减而得的差分信号(a-b)。此时,合成部72通过在该相位合成2个模拟信号a、b来生成合成信号(a+b),通过使2个模拟信号a、b的一相位反转(错开180°相位)来合成,从而生成差分信号(a-b)。 这样,各合成部72输入相邻的2个线圈兀件分别输出的模拟信号并输出合成信号以及差分信号。在此,合成信号(a+b)能够看作是从合并对应的2个小口径的线圈元件得到的I个大口径的线圈元件输出的模拟信号。从而,能够通过根据合成信号(a+b、c+d)生成图像,从而减少进行数字转换的合成信号的数量。其结果,能够增加作为数字转换的对象的线圈元件的数量,能够扩大摄像区域。另一方面,如果使用合成信号(a+b)以及差分信号(a-b)的双方,则能够使从对应的2个小口径的线圈元件输出的模拟信号a、b分别再生,因此,能够生成高分辨率的图像。另外,合成部72由实现上述功能的合成电路构成。 另外,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接收部8具有选择部81和转换部82。选择部81从各线圈元件接收到的磁共振信号中选择摄像所使用的磁共振信号。具体而言,选择部81按照从主机13发送的选择信号,从分别由多个合成部72输出的信号中,选择与摄像所使用的线圈元件对应的信号向转换部82输出。在此,选择部81将从合成部72输出的合成信号以及差分信号或者只将合成信号选择性地向转换部82输出。此时,如果选择部81只将从合成部72输出的合成信号向转换部82输出,则能够进行涵盖大范围的摄像。另一方面,如果选择部81将从合成部72输出的合成信号以及差分信号向转换部82输出,则能够对高分辨率的图像进行摄像。另外,选择部81由实现上述功能的选择电路构成。 转换部82将各线圈元件接收到的磁共振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具体而言,转换部82将从选择部81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输出。在此,转换部82具有比接收线圈7所具有的线圈元件的个数少的个数的接收信道83 (在图3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共振成像装置具备:床,其载置被检体;以及接收部,其通过包含多个线圈元件的RF线圈对各线圈元件接收到的磁共振信号进行处理,所述接收部被设置于所述床的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泽卓浩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