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灌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31417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7 1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灌装装置,包括储油桶,储油桶上端设有进油泵,所述的进油泵通过软管连接灌装油管,灌装油管上设有若干进油嘴,储油桶的一侧设有装有感应器的支架,另一端设有油桶旋转支架,所述的感应器连接进油泵,感应器与进油泵之间还连接有时间继电器,所述的油桶旋转支架上设有放置油桶的圆孔,所述的圆孔与进油嘴相对应,所述的支架顶端还设有灌装油管支撑架,灌装油管设置在此支撑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设计合理、使用安全、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灌装快速,且位置准确,不易将油品洒出,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灌装装置,包括储油桶,储油桶上端设有进油泵,所述的进油泵通过软管连接灌装油管,灌装油管上设有若干进油嘴,储油桶的一侧设有装有感应器的支架,另一端设有油桶旋转支架,所述的感应器连接进油泵,感应器与进油泵之间还连接有时间继电器,所述的油桶旋转支架上设有放置油桶的圆孔,所述的圆孔与进油嘴相对应,所述的支架顶端还设有灌装油管支撑架,灌装油管设置在此支撑架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设计合理、使用安全、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灌装快速,且位置准确,不易将油品洒出,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专利说明】全自动灌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品生产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全自动灌装装置。
技术介绍
油品生产完成之后需要灌装入瓶内,装瓶后还需要加盖密封严实后才能够出厂;以往没有专用灌装设备,都是工人手动将油瓶拿到灌装机器下灌装,不但费时费力,有时还会出现装过量溢出或装的不满的情况。因此设想提供一种设备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灌装装置。 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灌装装置,包括储油桶,储油桶上端设有进油泵,所述的进油泵通过软管连接灌装油管,灌装油管上设有若干进油嘴,储油桶的一侧设有装有感应器的支架,另一端设有油桶旋转支架,所述的感应器连接进油泵,感应器与进油泵之间还连接有时间继电器,所述的油桶旋转支架上设有放置油桶的圆孔,所述的圆孔与进油嘴相对应,所述的支架顶端还设有灌装油管支撑架,灌装油管设置在此支撑架上。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灌装油管上设有三个进油嘴。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油桶旋转支架呈圆盘状,中心处设有旋转轴,与旋转轴相连接有若干油桶支架,油桶支架上设有与进油嘴相对应的圆孔。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油桶支架为六个均布在旋转轴周围,油桶支架的末端穿过呈圆盘状的油桶旋转支架并设有弹簧扣合装置。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旋转轴由步进电机驱动。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灌装油管分为两级,前级管上部中部连接软管,后级管上设有三个进油嘴,在三个进油嘴的每两个进油嘴的中部通过管道连接前级管。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油桶旋转支架的每两个油桶支架之间设有加强筋。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灌装油管支撑架可伸缩的设置在支架的顶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使用安全、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灌装快速,且位置准确,不易将油品洒出,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技术的油桶旋转支架结构图。 图中:1、储油桶,2、进油泵,3、软管,4、灌装油管,5、进油嘴,6、感应器,7、支架,8、油桶旋转支架,9、旋转轴,10、油桶支架,11、圆孔,12、步进电机,13、灌装油管支撑架,14、弹簧扣合装置,15、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全自动灌装装置,包括储油桶1,储油桶I上端设有进油泵2,所述的进油泵2通过软管3连接灌装油管4,灌装油管4上设有若干进油嘴5,灌装油管4分为两级,前级管上部中部连接软管3,后级管上设有三个进油嘴5,在三个进油嘴5的每两个进油嘴的中部通过管道连接前级管,储油桶I的一侧设有装有感应器6的支架7,另一端设有油桶旋转支架8,所述的油桶旋转支架8呈圆盘状,中心处设有旋转轴9,旋转轴9由步进电机12驱动,与旋转轴9相连接有若干油桶支架10,油桶支架10上设有与进油嘴5相对应的圆孔11,油桶支架10为六个均布在旋转轴9周围,油桶旋转支架的每两个油桶支架10之间设有加强筋15,加强其牢固度,油桶支架10的末端穿过呈圆盘状的油桶旋转支8并设有弹簧扣合装置14,可以通过开合将油桶放下,所述的感应器6连接进油泵2,感应器6与进油泵2之间还连接有时间继电器,当感应器感应到油桶时,进油泵2开始工作,当达到进油时间时,继电器断开,进油泵2停止工作,所述的支架7顶端还设有灌装油管支撑架13,灌装油管4设置在此支撑架上,灌装油管支撑架13可伸缩的设置在支架的顶端,可以根据油桶的高度方便进行调节。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全自动灌装装置,包括储油桶,储油桶上端设有进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油泵通过软管连接灌装油管,灌装油管上设有若干进油嘴,储油桶的一侧设有装有感应器的支架,另一端设有油桶旋转支架,所述的感应器连接进油泵,感应器与进油泵之间还连接有时间继电器,所述的油桶旋转支架上设有放置油桶的圆孔,所述的圆孔与进油嘴相对应,所述的支架顶端还设有灌装油管支撑架,灌装油管设置在此支撑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灌装油管上设有三个进油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桶旋转支架呈圆盘状,中心处设有旋转轴,与旋转轴相连接有若干油桶支架,油桶支架上设有与进油嘴相对应的圆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桶支架为六个均布在旋转轴周围,油桶支架的末端穿过呈圆盘状的油桶旋转支架并设有弹簧扣合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轴由步进电机驱动。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灌装油管分为两级,前级管上部中部连接软管,后级管上设有三个进油嘴,在三个进油嘴的每两个进油嘴的中部通过管道连接前级管。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桶旋转支架的每两个油桶支架之间设有加强筋。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灌装油管支撑架可伸缩的设置在支架的顶端。【文档编号】B67C3/26GK203922690SQ201420281776【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9日 【专利技术者】曹华, 陆建雄, 麦仲佳, 王魁岩, 邢向阳, 徐咸大 申请人:佛山德联汽车用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灌装装置,包括储油桶,储油桶上端设有进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油泵通过软管连接灌装油管,灌装油管上设有若干进油嘴,储油桶的一侧设有装有感应器的支架,另一端设有油桶旋转支架,所述的感应器连接进油泵,感应器与进油泵之间还连接有时间继电器,所述的油桶旋转支架上设有放置油桶的圆孔,所述的圆孔与进油嘴相对应,所述的支架顶端还设有灌装油管支撑架,灌装油管设置在此支撑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华陆建雄麦仲佳王魁岩邢向阳徐咸大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德联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