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钢筒预热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26171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6 2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用钢筒预热工装,包括圈板Ⅰ和圈板Ⅱ,圈板Ⅰ和圈板Ⅱ上穿接有多根塑料棒Ⅰ和多根塑料棒Ⅱ,塑料棒Ⅰ伸出圈板Ⅰ和圈板Ⅱ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螺母Ⅰ和螺母Ⅱ,塑料棒Ⅰ的两端还分别安装有滚轮Ⅰ和滚轮Ⅱ,塑料棒Ⅰ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螺母Ⅲ和螺母Ⅳ,圈板Ⅰ由两段半圆形铝板组成,每个半圆形铝板的两端均焊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垂直于半圆形铝板设置,连接板上焊接有肋板,同侧的两个连接板通过螺栓紧固件锁紧,从而将两段半圆形铝板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钢筒焊接前达到预热及层间温度控制的效果,能减缓焊后的冷却速度,有利于焊缝金属中扩散氢的逸出,避免产生氢致裂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船用钢筒预热工装,包括圈板Ⅰ和圈板Ⅱ,圈板Ⅰ和圈板Ⅱ上穿接有多根塑料棒Ⅰ和多根塑料棒Ⅱ,塑料棒Ⅰ伸出圈板Ⅰ和圈板Ⅱ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螺母Ⅰ和螺母Ⅱ,塑料棒Ⅰ的两端还分别安装有滚轮Ⅰ和滚轮Ⅱ,塑料棒Ⅰ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螺母Ⅲ和螺母Ⅳ,圈板Ⅰ由两段半圆形铝板组成,每个半圆形铝板的两端均焊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垂直于半圆形铝板设置,连接板上焊接有肋板,同侧的两个连接板通过螺栓紧固件锁紧,从而将两段半圆形铝板连接在一起。本技术能够对钢筒焊接前达到预热及层间温度控制的效果,能减缓焊后的冷却速度,有利于焊缝金属中扩散氢的逸出,避免产生氢致裂纹。【专利说明】一种船用钢筒预热工装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装,特别是一种船用钢筒预热工装。
技术介绍
随着造船技术的发展,船舶焊接技术在船舶制造中占有重要的主导地位。焊接质量是确保船舶建造质量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船厂的信誉和船厂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能力。目前,在焊接生产过程中,焊接质量探伤出现问题,会导致返工次数增多,延长造船周期,增加造船成本。 以往厚板的焊接,都要求在焊前预热,大多数焊工都是拿着氧乙炔火焰对母材进行预热,而在焊接过程,由于焊缝比较长,当焊工焊接另一位置时,其他位置原预热的温度已经冷却,不得不重新进行预热,不均匀的预热容易产生局部预热温度过高或者过低,达不到预热效果,导致焊接过程层间温度难于控制。由于加热和冷却的不均匀性,以及构件本身产生拘束或外加拘束,在焊接工作结束后,在构件中总会产生焊接应力。焊接应力在构件中的存在,会降低焊接接头区的实际承载能力,产生塑性变形,严重时,还会导致构件的破坏,经常产生裂纹,增加返修工作量。 通常的加热方式都是人工用火焰枪去加热,其不利因素有:1.难以达到预热效果。并且焊接过程焊道的层间温度难控制,容易产生氢致裂纹,从而降低焊接结构的拘束度,降低焊接接头的抗裂性;2.工人必须不停地变换位置,工人的工作量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且定位快、预热效果好的船用钢筒预热工装。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种船用钢筒预热工装,包括并排设置的形状大小一致的圈板I和圈板II,所述圈板I和圈板II之间存在间距,圈板I和圈板II上穿接有多根塑料棒I和多根塑料棒II,该多根塑料棒I沿圈板I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塑料棒I和塑料棒II均呈两端小中间大的形状,塑料棒I的两端分别穿过圈板I和圈板II,塑料棒I的中段形成用于分开圈板I和圈板II的台阶段I,所述塑料棒I伸出圈板I和圈板II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螺母I和螺母II,螺母I和螺母II配合将塑料棒I锁紧在圈板I和圈板II上,塑料棒I的两端还分别安装有滚轮I和滚轮II,塑料棒I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以限制滚轮I位置的螺母III和用以限制滚轮II位置的螺母IV,所述圈板I由两段半圆形铝板组成,每个半圆形铝板的两端均焊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垂直于半圆形铝板设置,连接板上焊接有便于连接板和半圆形铝板保持垂直状态的肋板,同侧的两个连接板通过螺栓紧固件锁紧,所述塑料棒I和塑料棒II通过导线连接有电磁感应加热器。 本技术中,该多根塑料棒II沿圈板I的周向均匀分布,塑料棒II的两端分别穿过圈板I和圈板II,塑料棒II的中段形成用于分开圈板I和圈板II的台阶段II。 本技术中,同侧的两个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岩棉垫。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工装限制钢筒的位置并使用电磁感应加热器对钢筒进行加热,能够对钢筒焊接前达到预热及层间温度进行控制的效果,也能减缓焊后的冷却速度,有利于焊缝金属中扩散氢的逸出,避免产生氢致裂纹,同时也能减少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淬硬程度,提高焊接接头的抗裂性。另外,还可降低焊后的焊接应力,降低焊接结构的拘束度,能有效避免产生焊接裂纹。钢筒焊前预热均匀、焊接过程中能很好地控制焊道层间温度,提高焊接接头质量。并且该工装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且定位快、预热效果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安装在钢筒上工作时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图1的B-B剖面图; 图4是图1的C向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f图4所示,一种船用钢筒预热工装,包括并排设置的形状大小一致的圈板I I和圈板II 2,所述圈板I I和圈板II 2之间存在间距,圈板I I和圈板II 2上穿接有多根塑料棒I 3和多根塑料棒II 4,该多根塑料棒I 3沿圈板I I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塑料棒I 3和塑料棒II 4均呈两端小中间大的形状,所述塑料棒I 3和塑料棒II 4的材料均为环氧树脂。塑料棒I 3的两端分别穿过圈板I I和圈板II 2,塑料棒I 3的中段形成用于分开圈板I I和圈板II 2的台阶段I 31,所述塑料棒I 3伸出圈板I I和圈板II 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螺母I 5和螺母II 6,螺母I 5和螺母II 6配合将塑料棒I 3锁紧在圈板I I和圈板II 2上,该多根塑料棒II 4沿圈板I I的周向均匀分布,塑料棒II 4的两端分别穿过圈板I I和圈板II 2,塑料棒II 4的中段形成用于分开圈板I I和圈板II 2的台阶段II。塑料棒I 3的两端还分别安装有滚轮I 7和滚轮II 8,塑料棒I 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以限制滚轮I 7位置的螺母III9和用以限制滚轮II 8位置的螺母IV 10,另外,塑料棒I 3的两端最好各钻一个孔,孔内插入一条销子,以防止螺母III 9和螺母IV 10脱落。所述圈板I I由两段半圆形铝板组成,每个半圆形铝板的两端均焊接有连接板11,连接板11垂直于半圆形铝板设置,连接板11上焊接有便于连接板11和半圆形铝板保持垂直状态的肋板12,同侧的两个连接板11通过螺栓紧固件13锁紧,所述塑料棒I 3和塑料棒II 4通过导线连接有电磁感应加热器。本技术能够对钢筒15焊接前达到预热及层间温度控制的效果。能减缓焊后的冷却速度,有利于焊缝金属中扩散氢的逸出,避免产生氢致裂纹。同时也能减少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淬硬程度,提高焊接接头的抗裂性。另外,使用本工装还可降低钢筒的焊接应力,降低焊接结构的拘束度,避免产生焊接裂纹。钢筒15焊前预热均匀、焊接过程很好控制焊道层间温度,提高焊接接头质量,并且该装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且定位快,预热效果好。 进一步,同侧的两个连接板11之间设置有岩棉垫14,以便于隔开热量的传递。 本产品的使用方法是:本工装靠近需要钢筒15需要焊接的位置,钢筒15转动,工装中的滚轮I 7和滚轮II 8也在钢筒15的外表面转动,电磁感应加热器的导线缠在塑料棒I 3和塑料棒上II,使用中频加热达到焊前预热和层间温度的控制,这样可以使焊前预热均匀、焊接过程又很好控制焊道层间温度,达到控制焊接质量要求。 以上所述,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技术的技术效果,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船用钢筒预热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设置的形状大小一致的圈板I (I)和圈板I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用钢筒预热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设置的形状大小一致的圈板Ⅰ(1)和圈板Ⅱ(2),所述圈板Ⅰ(1)和圈板Ⅱ(2)之间存在间距,圈板Ⅰ(1)和圈板Ⅱ(2)上穿接有多根塑料棒Ⅰ(3)和多根塑料棒Ⅱ(4),该多根塑料棒Ⅰ(3)沿圈板Ⅰ(1)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塑料棒Ⅰ(3)和塑料棒Ⅱ(4)均呈两端小中间大的形状,塑料棒Ⅰ(3)的两端分别穿过圈板Ⅰ(1)和圈板Ⅱ(2),塑料棒Ⅰ(3)的中段形成用于分开圈板Ⅰ(1)和圈板Ⅱ(2)的台阶段Ⅰ(31),所述塑料棒Ⅰ(3)伸出圈板Ⅰ(1)和圈板Ⅱ(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螺母Ⅰ(5)和螺母Ⅱ(6),螺母Ⅰ(5)和螺母Ⅱ(6)配合将塑料棒Ⅰ(3)锁紧在圈板Ⅰ(1)和圈板Ⅱ(2)上,塑料棒Ⅰ(3)的两端还分别安装有滚轮Ⅰ(7)和滚轮Ⅱ(8),塑料棒Ⅰ(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以限制滚轮Ⅰ(7)位置的螺母Ⅲ(9)和用以限制滚轮Ⅱ(8)位置的螺母Ⅳ(10),所述圈板Ⅰ(1)由两段半圆形铝板组成,每个半圆形铝板的两端均焊接有连接板(11),连接板(11)垂直于半圆形铝板设置,连接板(11)上焊接有便于连接板(11)和半圆形铝板保持垂直状态的肋板(12),同侧的两个连接板(11)通过螺栓紧固件(13)锁紧,所述塑料棒Ⅰ(3)和塑料棒Ⅱ(4)通过导线连接有电磁感应加热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森温志钊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