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液混合搅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24871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6 1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粉液混合搅拌器,包括筒体,与所述筒体配套的桶盖,通过所述桶盖设置在所述筒体内的搅拌装置以及与所述筒体相连的输出装置,所述桶盖包括第一活动板、中心板和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对称设置在所述中心板的相对两侧;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和至少两个搅拌桨叶;所述搅拌电机设置在所述中心板上,所述搅拌轴与所述搅拌电机相连,所述至少两个搅拌桨叶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于所述搅拌轴上,且相邻的搅拌桨叶呈交叉排列。上述粉液混合搅拌器可以充分对筒体内的粉液进行搅拌混合,搅拌均匀,提高搅拌效率。(*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粉液混合搅拌器,包括筒体,与所述筒体配套的桶盖,通过所述桶盖设置在所述筒体内的搅拌装置以及与所述筒体相连的输出装置,所述桶盖包括第一活动板、中心板和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对称设置在所述中心板的相对两侧;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和至少两个搅拌桨叶;所述搅拌电机设置在所述中心板上,所述搅拌轴与所述搅拌电机相连,所述至少两个搅拌桨叶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于所述搅拌轴上,且相邻的搅拌桨叶呈交叉排列。上述粉液混合搅拌器可以充分对筒体内的粉液进行搅拌混合,搅拌均匀,提高搅拌效率。【专利说明】粉液混合搅拌器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粉液混合搅拌器。
技术介绍
搅拌器在食品加工领域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随着人们对食品口感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制作口感更加细腻的食品成为食品加工领域的重中之重。传统的搅拌器只有单个搅拌桨叶,导致搅拌不均匀,搅拌效率也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搅拌器搅拌不均匀、搅拌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搅拌均匀、搅拌效率高的粉液混合搅拌器。 一种粉液混合搅拌器,包括筒体,与所述筒体配套的桶盖,通过所述桶盖设置在所述筒体内的搅拌装置以及与所述筒体相连的输出装置,所述桶盖包括第一活动板、中心板和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对称设置在所述中心板的相对两侧;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和至少两个搅拌桨叶;所述搅拌电机设置在所述中心板上,所述搅拌轴与所述搅拌电机相连,所述至少两个搅拌桨叶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于所述搅拌轴上,且相邻的搅拌桨叶呈交叉排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心板上设有液体输入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排污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出装置包括连接管、连接头、输出电机和输出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筒体相连通,另一端通过连接头与所述输出管相连,所述输出电机通过所述连接头分别与所述连接管和输出管相连,用于控制将筒体内的粉液通过连接管输送至输出管排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靠近筒体的一端设有输出控制阀门,用于控制筒体内粉液的输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板上设有第一凸起,用于将所述第一活动板沿远离所述筒体的方向打开;所述第二活动板上设有第二凸起,用于将所述第二活动板沿远离所述筒体的方向打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筒体。 上述粉液混合搅拌器,通过将至少两个的搅拌桨叶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于搅拌轴上,且相邻的搅拌桨叶呈交叉排列,可以充分对筒体内的粉液进行搅拌混合,搅拌均匀,提高搅拌效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粉液混合搅拌器的结构不意图。 图2为图1中粉液混合搅拌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底部”、“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请参阅图1和图2,一实施方式的粉液混合搅拌器10,包括筒体12,与筒体12配套的桶盖,通过桶盖设置在筒体12内的搅拌装置,以及与筒体12相连的输出装置。 其中,桶盖包括第一活动板142、中心板144和第二活动板146。第一活动板142和第二活动板146对称设置在中心板144的相对两侧。即第一活动板142、中心板144和第二活动板146依次相连,形成与筒体12相配套的桶盖。 优选的,中心板144上设有液体输入口 1442。 优选的,第一活动板142上设有第一凸起1422,用于将第一活动板142沿远离筒体12的方向打开。 第二活动板146上设有第二凸起1462,用于将第二活动板146沿远离筒体12的方向打开。 可以理解,当桶盖盖在筒体12的开口上时,通过将第一活动板142和第二活动板146中的至少一个沿远离筒体12的方向打开,可以将粉料或粉液加入筒体12内,通过液体输入口 1442可以将液体加入筒体12内。 其中,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162、搅拌轴164和至少两个搅拌桨叶166。 搅拌电机162设置在上述中心板144上。 优选的,搅拌电机162设置在上述中心板144的中心处。 搅拌轴164与搅拌电机162相连。 上述至少两个搅拌桨叶166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于搅拌轴164上,且相邻的搅拌桨叶166呈交叉排列。 优选的,相邻的搅拌桨叶166呈十字形排列。 其中,输出装置包括连接管182、连接头184、输出电机186和输出管188。 连接管182的一端与筒体12相连通,另一端通过连接头184与输出管188相连。 输出电机186通过连接头184分别与连接管182和输出管188相连,用于控制将筒体12内的粉液通过连接管182输送至输出管188排出。 优选的,连接管182靠近筒体12的一端设有输出控制阀门1822,用于控制筒体12内粉液的输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筒体12的底部设有排污口 122。 筒体12的底部设有支撑架124,用于支撑筒体12。 上述粉液混合搅拌器10在工作时,粉液加入筒体12内后,启动搅拌电机162带动搅拌桨叶166转动,将粉液充分搅拌均匀后,在输出电机186的作用下,通过连接管182输送至输出管188排出,形成的废液则从排污口 122排出。 上述粉液混合搅拌器10,通过将至少两个的桨叶166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于搅拌轴164上,且相邻的搅拌桨叶164呈交叉排列,可以充分对筒体12内的粉液进行搅拌,混合均匀,提高搅拌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粉液混合搅拌器,包括筒体,与所述筒体配套的桶盖,通过所述桶盖设置在所述筒体内的搅拌装置以及与所述筒体相连的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包括第一活动板、中心板和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对称设置在所述中心板的相对两侧;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和至少两个搅拌桨叶;所述搅拌电机设置在所述中心板上,所述搅拌轴与所述搅拌电机相连,所述至少两个搅拌桨叶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于所述搅拌轴上,且相邻的搅拌桨叶呈交叉排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液混合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板上设有液体输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液混合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粉液混合搅拌器,包括筒体,与所述筒体配套的桶盖,通过所述桶盖设置在所述筒体内的搅拌装置以及与所述筒体相连的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包括第一活动板、中心板和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对称设置在所述中心板的相对两侧;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和至少两个搅拌桨叶;所述搅拌电机设置在所述中心板上,所述搅拌轴与所述搅拌电机相连,所述至少两个搅拌桨叶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于所述搅拌轴上,且相邻的搅拌桨叶呈交叉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劲松刘特元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华文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