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文良专利>正文

一种油压缓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24817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6 1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压缓冲器,包括壳体、轴杆、内管、轴承、止逆阀和复位弹簧,所述壳体的下端设置有注油孔,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所述轴承,所述轴杆穿过所述轴承并与所述内管连接,所述内管的进口端设置有活塞,所述内管的出口端设置有所述止逆阀,所述轴杆的下端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活塞与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止逆阀的阀芯连接,所述内管上设置有多个排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壳体内的内管和复位弹簧,保证油液能进、出壳体内腔后,减少壳体与活塞之间的直接滑动摩擦,延长使用寿命,并且结构简单,易于加工,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油压缓冲器,包括壳体、轴杆、内管、轴承、止逆阀和复位弹簧,所述壳体的下端设置有注油孔,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所述轴承,所述轴杆穿过所述轴承并与所述内管连接,所述内管的进口端设置有活塞,所述内管的出口端设置有所述止逆阀,所述轴杆的下端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活塞与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止逆阀的阀芯连接,所述内管上设置有多个排油孔。本技术通过设置在壳体内的内管和复位弹簧,保证油液能进、出壳体内腔后,减少壳体与活塞之间的直接滑动摩擦,延长使用寿命,并且结构简单,易于加工,降低了生产成本。【专利说明】一种油压缓冲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压缓冲器,尤其涉及到一种油压缓冲器。
技术介绍
液压缓冲器(shock absorber)依靠液压阻尼对作用在其上的物体进行缓冲减速至停止,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适用于起重运输、电梯、冶金、港口机械、铁道车辆等机械设备,其作用是在工作过程中防止硬性碰撞导致机构损坏的安全缓冲装置。 在传统的液压缓冲器中,活塞筒内通过轴杆和活塞对油液进行导向运动,由于活塞筒壳体是钢件,硬度较高,在活塞运动过程中会划伤活塞筒壳体内壁,导致缓冲器使用性能的降低,导致油压缓冲器的使用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减少壳体与活塞之间的直接滑动摩擦的油压缓冲器。 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技术包括壳体、轴杆、内管、轴承、止逆阀和复位弹簧,所述壳体的下端设置有注油孔,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所述轴承,所述轴杆穿过所述轴承并与所述内管连接,所述内管的进口端设置有活塞,所述内管的出口端设置有所述止逆阀,所述轴杆的下端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活塞与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止逆阀的阀芯连接,所述内管上设置有多个排油孔。 进一步地,所述轴杆的上端设置有柱塞套,所述柱塞套上设置有消音器。 具体地,所述轴杆上设置有蓄压海绵。 进一步地,所述轴杆与所述轴承的连接处设置有油封。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技术通过设置在壳体内的内管和复位弹簧,保证油液能进、出壳体内腔后,减少壳体与活塞之间的直接滑动摩擦,延长使用寿命,并且结构简单,易于加工,降低了生产成本.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_消音器,2-柱塞套,3-轴杆,4-油封,5-轴承,6-蓄压海绵,7-活塞,8-排油孔,9-复位弹黃,10-内管,11-阀芯,12-止逆阀,13-注油孔,14-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壳体12、轴杆3、内管10、轴承5、止逆阀12和复位弹簧9,壳体14的下端设置有注油孔13,壳体14内设置有轴承5,轴杆3穿过轴承5并与内管10连接,内管10的进口端设置有活塞7,内管10的出口端设置有止逆阀12,轴杆3的下端与活塞7连接,活塞7与复位弹簧9的一端连接,复位弹簧9的另一端与止逆阀12的阀芯11连接,内管10上设置有多个排油孔8。 轴杆3的上端设置有柱塞套2,柱塞套2上设置有消音器1,主要利用消声材料或吸声结构的吸声作用,使沿壳体14传播的噪声随距离而衰减,从而达到消声目的。常用吸声材料有玻璃纤维丝、低碳钢丝网、毛毡等。 轴杆3上设置有蓄压海绵6,减少油压工作时候对轴杆3的冲击力,轴杆3与轴承5的连接处设置有油封4,它将轴承5中需要润滑的部件与轴杆3隔离,不至于让润滑油渗漏,避免润滑油的浪费。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柱塞套2受到碰撞压力时,动能经轴杆3和转给活塞7,使其向下运动,设置在壳体14腔内装有内管10,活塞7的运动挤压内管10腔内的油液,使内管10的复位弹簧9压缩,同时使油液从活塞7与止逆阀12之间的内管10上的排油孔8挤压出来并进入壳体14,在活塞7继续运动时中,活塞7运动的间距变得越来越小,即活塞7阻力不断增大,活塞7被压缩的过程是通过活塞7挤压油液做功的过程。这一过程消耗了大量动能,起到缓冲作用。当工作完毕,活塞被复位复位弹簧推至原始位置,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油压缓冲器,包括壳体和轴杆,所述壳体的下端设置有注油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管、轴承、止逆阀和复位弹簧,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所述轴承,所述轴杆穿过所述轴承并与所述内管连接,所述内管的进口端设置有活塞,所述内管的出口端设置有所述止逆阀,所述轴杆的下端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活塞与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止逆阀的阀芯连接,所述内管上设置有多个排油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压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杆的上端设置有柱塞套,所述柱塞套上设置有消音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压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杆上设置有蓄压海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压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杆与所述轴承的连接处设置有油封。【文档编号】F16F9/32GK203926565SQ201420338446【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3日 【专利技术者】孙文良 申请人:孙文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压缓冲器,包括壳体和轴杆,所述壳体的下端设置有注油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管、轴承、止逆阀和复位弹簧,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所述轴承,所述轴杆穿过所述轴承并与所述内管连接,所述内管的进口端设置有活塞,所述内管的出口端设置有所述止逆阀,所述轴杆的下端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活塞与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止逆阀的阀芯连接,所述内管上设置有多个排油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文良
申请(专利权)人:孙文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