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球齿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623884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6 1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合金球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预先配置的比例称取合金球齿原料,并对所述合金球齿原料进行研磨;将研磨后的所述合金球齿原料放入预先配置的模具中,进行压模,并对压模后的所述合金球齿原料进行液相烧结;将经液相烧结后的所述合金球齿原料,在预先配置的压力环境下进行降温冷却,得到所述合金球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液相烧结,等静压烧结技术制备合金球齿,从而使得产品致密度高(孔隙度由传统工艺的25μm以上,下降至5μm以下),进而有效的增强了产品的强度、硬度,提高了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预先配置的比例称取合金球齿原料,并对所述合金球齿原料进行研磨;将研磨后的所述合金球齿原料放入预先配置的模具中,进行压模,并对压模后的所述合金球齿原料进行液相烧结;将经液相烧结后的所述合金球齿原料,在预先配置的压力环境下进行降温冷却,得到所述合金球齿。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液相烧结,等静压烧结技术制备合金球齿,从而使得产品致密度高(孔隙度由传统工艺的25μm以上,下降至5μm以下),进而有效的增强了产品的强度、硬度,提高了产品质量。【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合金制备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目前,硬质合金球齿正在向超细化、高强度、高硬度、高精度产品的方向发展,以满足机械切削率的高速化和自动化要求。目前现有的合金球齿制备普遍采用配料、湿磨、干燥制粒、压制成型和固相烧结技术来进行制备的,而这种制备的方法制备出的合金球齿的平均晶粒度为200-400nm,其强度、硬度相对较低。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目如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预先配置的比例称取合金球齿原料,并对所述合金球齿原料进行研磨; 将研磨后的所述合金球齿原料放入预先配置的模具中,进行压模,并对压模后的所述合金球齿原料进行液相烧结; 将经液相烧结后的所述合金球齿原料,在预先配置的压力环境下进行降温冷却,得到所述合金球齿。 其中,所述液相烧结的温度包括1340?1400°C。 其中,所述预先配置的压力环境的压力包括3_5MPa。 此外,该进一步包括:在对所述合金球齿原料进行研磨之前,预先对所述合金球齿原料进行干燥处理。 其中,所述干燥的温度包括90°C。 可选的,所述合金球齿原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碳化钨和钴粉混合物97.5%、碳化铬 0.5%、石蜡 2.2%。 其中,所述碳化钨和钴粉混合物由混合后的碳化钨和钴粉与酒精制成;并且,所述碳化钨和钴粉的混合比例为94: 6;所述混合后的碳化钨和钴粉与酒精的比例为5: I。 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液相烧结,等静压烧结技术制备合金球齿,从而使得产品致密度高(孔隙度由传统工艺的25 μ m以上,下降至5 μ m以下),进而有效的增强了产品的强度、 硬度,提高了产品质量。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 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包括: 步骤S101,根据预先配置的比例称取合金球齿原料,并对所述合金球齿原料进行研磨; 步骤S103,将研磨后的所述合金球齿原料放入预先配置的模具中,进行压模,并对压模后的所述合金球齿原料进行液相烧结; 步骤S105,将经液相烧结后的所述合金球齿原料,在预先配置的压力环境下进行降温冷却,得到所述合金球齿。 其中,所述液相烧结的温度包括1340?1400°C。 其中,所述预先配置的压力环境的压力包括3_5MPa。 此外,该进一步包括:在对所述合金球齿原料进行研磨之前,预先对所述合金球齿原料进行干燥处理。 其中,所述干燥的温度包括90°C。 可选的,所述合金球齿原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碳化钨和钴粉混合物97.5%、碳化铬 0.5%、石蜡 2.2%。 其中,所述碳化钨和钴粉混合物由混合后的碳化钨和钴粉与酒精制成;并且,所述碳化钨和钴粉的混合比例为94: 6;所述混合后的碳化钨和钴粉与酒精的比例为5: I。 为方便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实例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在具体应用时,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包括混合料制备、压制工艺以及低压烧结工艺三个方面,具体如下: (I)混合料制备 将94%的碳化钨和6%钴粉加入球磨机,按照固液质量比5: I加入酒精做湿磨介质,再加入0.5%的碳化铬为添加剂,并以2.2%加入石蜡作为成型剂。在湿磨机中研磨球的冲击、研磨作用下,使混合料细化和均匀分布。再经过真空干燥器以90°C温度将混合料中酒精干燥出去,制成具有一定流动性和松装密度的混合料。 (2)压制工序 将混合料装入定型模腔内,在60吨压力机压力的作用下,通过模具将压力传向模腔内的粉末,粉末发生位移和变形,随压力的增加,粉末颗粒之间的距离变小,粉末颗粒之间发生机械啮合,孔隙度大大降低,同时在之前加入石蜡的黏结作用下,混合料被密实成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密度、强度的压坯。 (3)低压烧结工序 将压坯置于真空低压烧结炉中根据工艺要求进行升温,随着温度的升高达到300°C时石蜡开始挥发,通过正压脱蜡烧结工序,将石蜡汽化,以氢气或氩气作为循环载体将石蜡以气流的方式排出,并由捕蜡器回收,压坯得到净化。在固相烧结阶段,即1300°C之前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压坯发生脱气反应并进一步净化。随着温度的升高,粘结相开始塑性流动,当达到1340液相温度时,烧结体产生液相,进行液相烧结。在液相烧结过程中,烧结体进一步收缩并迅速致密化。最终达到1400°C烧结温度.在炉体中加入3-5MPa压力。然后降温,通过水循环将炉体冷却下来。 在整个烧结过程中,烧结体致密到接近无孔隙,并产生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和组织结构调整,最终形成致密的、有一定化学成分、物理力学性能、组织结构的硬质合金 由此可见,借助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液相烧结,等静压烧结技术制备合金球齿,从而使得产品致密度高(孔隙度由传统工艺的25 μ m以上,下降至5 μ m以下),进而有效的增强了产品的强度、硬度,提高了产品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预先配置的比例称取合金球齿原料,并对所述合金球齿原料进行研磨; 将研磨后的所述合金球齿原料放入预先配置的模具中,进行压模,并对压模后的所述合金球齿原料进行液相烧结; 将经液相烧结后的所述合金球齿原料,在预先配置的压力环境下进行降温冷却,得到所述合金球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烧结的温度包括1340?14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配置的压力环境的压力包括 3-5MPa。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对所述合金球齿原料进行研磨之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合金球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预先配置的比例称取合金球齿原料,并对所述合金球齿原料进行研磨;将研磨后的所述合金球齿原料放入预先配置的模具中,进行压模,并对压模后的所述合金球齿原料进行液相烧结;将经液相烧结后的所述合金球齿原料,在预先配置的压力环境下进行降温冷却,得到所述合金球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才亚光
申请(专利权)人:承德昊天硬质合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