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浮传感器定位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悬浮传感器定位结构。
技术介绍
常导短定子中低速磁浮列车依靠电磁铁与F形轨道的电磁吸力实现悬浮,车辆与轨道间无接触,并由该电磁吸力产生导向力。悬浮传感器用于提供电磁铁与F形轨间隙、加速度等信号来控制悬浮间隙。悬浮传感器稳固的安装定位,直接关系到列车安全、稳定运行。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极板内侧的导槽与悬浮传感器侧面加工的凸台配合定位,再加螺钉锁紧,或是直接通过螺钉对极板、悬浮传感器侧面连接紧固。上述安装有以下不足:(1)悬浮传感器两侧面加工凸台,精度要求高、成本增加;涉及公差配合,装配困难。(2)若不利用极板导槽定位,直接用螺钉对极板、悬浮传感器两侧面紧固,则悬浮架稍有振动,悬浮传感器将出现前后倾斜,导致间隙信号不准。因此,针对上述情况,如何改进悬浮传感器的定位结构,在保证装配精度的前提下降低其成本,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悬浮传感器定位结构,定位准确,成本较低,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拆卸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浮传感器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悬浮传感器(1)的两个外侧面上均开设有锥形孔和第一螺纹孔,极板(6)上与所述锥形孔相对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极板(6)上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对的位置开设有通孔,顶紧螺钉(4)穿过所述第二螺纹孔将圆锥形定位销(2)顶紧在所述锥形孔内,紧固螺栓(3)穿过所述通孔与第一螺纹孔螺纹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浮传感器定位结构,用于在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两个极板(6)之间平行装配悬浮传感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传感器(1)的两个外侧面上均开设有锥形孔和第一螺纹孔,所述极板(6)上与所述锥形孔相对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极板(6)上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对的位置开设有通孔,顶紧螺钉(4)穿过所述第二螺纹孔将圆锥形定位销(2)顶紧在所述锥形孔内,紧固螺栓(3)穿过所述通孔与第一螺纹孔螺纹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传感器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孔在所述悬浮传感器(1)的两个外侧面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螺纹孔在所述悬浮传感器(1)的两个外侧面上相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浮传感器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传感器(1)的每个外侧面上的所述锥形孔的数量为多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浮传感器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华军,彭奇彪,佟来生,伍砺矸,何永川,毛莉,吴志会,蒋建辉,侯磊,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