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阀式热流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18827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6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针阀式热流道结构,包括热咀本体、阀针及气缸;热咀本体内开设有热流道,该热流道分为相连的侧分段和阀分段,该侧分段的自由端口为入料口,阀分段的自由端口为出料口,入料口和出料口轴向相互错开且平行;阀分段的与侧分段相连的一端开设有阀针口,阀针由该阀针口伸入至阀分段内,气缸通过一连接板与阀针的外端部相连。本新型采用巧妙错位设置,构成整体式热流道很好地避免了缝隙漏料问题。气缸通过连接板来带动阀针活动,气缸采用普通标准气缸即可,运作时不受系统温度影响,保证系统正常运作及使用寿命。本新型整个热流道结构简洁,可以组装成一个总成,安装时只需将总成直接安装于模具中,十分简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针阀式热流道结构,包括热咀本体、阀针及气缸;热咀本体内开设有热流道,该热流道分为相连的侧分段和阀分段,该侧分段的自由端口为入料口,阀分段的自由端口为出料口,入料口和出料口轴向相互错开且平行;阀分段的与侧分段相连的一端开设有阀针口,阀针由该阀针口伸入至阀分段内,气缸通过一连接板与阀针的外端部相连。本新型采用巧妙错位设置,构成整体式热流道很好地避免了缝隙漏料问题。气缸通过连接板来带动阀针活动,气缸采用普通标准气缸即可,运作时不受系统温度影响,保证系统正常运作及使用寿命。本新型整个热流道结构简洁,可以组装成一个总成,安装时只需将总成直接安装于模具中,十分简便快捷。【专利说明】一种针阀式热流道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热流道结构,具体是指一种针阀式热流道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用于注塑成型的针阀式热流道结构主要包括热咀本体、阀针及气缸。为了实现结构装配及便于传统式结构组装,构成热流道的载体通常采用分体式结构,即将热咀本体分为叠设的二热咀本体,该二热咀本体内均开设有热流道分段,二热咀本体叠设组装后,各自的热流道分段相吻合连接构成一完整的热流道;分体式结构还可以有其他变换形式,比如由热咀本体和分流板内各开设的热流道分段吻合连接构成。不管采用哪种分体式结构,在吻合连接处不可避免存在缝隙,由此引起缝隙漏料问题。另外,目前气缸通常采用自制式气缸,并且采用内置方式安装,为了避免系统温度影响气缸正常运作,对气缸密封件要求较高,气缸密封件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受损而失去密封性,从而会影响气缸运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阀式热流道结构,采用整体式热流道结构极好地克服漏料问题,并且利于构成一总成,安装十分简便快捷。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针阀式热流道结构,包括热咀本体、阀针及气缸;所述热咀本体内开设有热流道,该热流道分为相连的侧分段和阀分段,该侧分段的自由端口为所述热流道的入料口,所述阀分段的自由端口为所述热流道的出料口,该入料口和出料口轴向相互错开且平行;所述阀分段的与所述侧分段相连的一端开设有阀针口,所述阀针由该阀针口伸入至阀分段内,该阀针的外端部伸出所述阀针口外,所述气缸通过一连接板与所述阀针的外端部相连。 所述侧分段呈L型流道,该L型流道的出料端与所述阀分段的对应一端垂直连接。 所述阀针口上设有一阀针套,该阀针套对应套设在所述阀针外。 所述连接板包括基板和连接桥,该基板上开设有贯穿口,所述连接桥呈“门”型状,其架设在所述贯穿口的相对两侧边上,该连接桥上设有组装孔,所述阀针的外端部穿过所述贯穿口并装设在所述组装孔上。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热流道采用整体式结构,即热流道只需开设在热咀本体上,热流道分为侧分段和阀分段,侧分段和阀分段满足入料口和出料口轴向平行设置要求下,采用巧妙错位设置,使阀分段的一端能够构成阀针口以供阀针适配组装入;该整体式热流道很好地避免了缝隙漏料问题。气缸通过连接板来带动阀针活动,气缸采用普通标准气缸即可,运作时不受系统温度影响,保证系统正常运作及使用寿命。本新型整个热流道结构简洁,可以组装成一个总成,安装时只需将总成直接安装于模具中,十分简便快捷。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针阀式热流道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本新型针阀式热流道结构的分解图; 图3是本新型针阀式热流道结构的组装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新型针阀式热流道结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热咀本体 I 侧分段 11 入料口 111 阀分段 12 出料口121 阀针口 122 阀针 2 外端部 21 阀针套 3 连接板 4 基板 41 连接桥 42 贯穿口 411 组装孔 421 固定板 5 气缸 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案涉及一种针阀式热流道结构,如图1-4所示,主要包括热咀本体1、阀针2及气缸6。热咀本体I内开设有热流道,该热流道分为相连的侧分段11和阀分段12,侧分段11的自由端口为热流道的入料口 111,阀分段12的自由端口为热流道的出料口 121,该入料口 111和出料口 121轴向呈相互错开且平行,符合传统模具热流道料口的方向设置。阀分段12的与侧分段11相连的一端开设有阀针口 122,阀针2由阀针口 122伸入至阀分段12内,阀针2的内端部伸至出料口 121,阀针2的外端部21伸出阀针口 122外,所述气缸6通过一连接板4与阀针2的外端部21相连。 所述阀分段12为与阀针2对应的直线流道,侧分段11 一较佳实施例呈L型流道,该L型流道的出料端与阀分段12的对应一端垂直连接。 优选地,阀针口 122上设有一阀针套3,该阀针套3对应套设在阀针2外,阀针套3与阀针2配合,避免此处漏料。 优选地,为了满足传统模具的空间限制,本案还对连接板4的结构提出一种优化设计方案。连接板4包括基板41和连接桥42,基板41上开设有贯穿口 411,连接桥42呈“门”型状,其架设在贯穿口 411的相对两侧边上。连接桥42上设有组装孔421,阀针2的外端部21穿过贯穿口 411并适配装设在组装孔421上。采用基板41下沉、连接桥42提升的结构方式,保证气缸、连接板4及阀针三者间在固有空间内紧凑安装,同时还满足气缸带动连接板4在固有空间内活动,并由连接桥42带动阀针2直线运动的目的。进一步连接板 4、气缸6、阀针2还可以经装配构成一个总成(如图1),通过固定板5直接便捷安装于模具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凡跟本技术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和修饰,均应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针阀式热流道结构,包括热咀本体、阀针及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咀本体内开设有热流道,该热流道分为相连的侧分段和阀分段,该侧分段的自由端口为所述热流道的入料口,所述阀分段的自由端口为所述热流道的出料口,该入料口和出料口轴向相互错开且平行;所述阀分段的与所述侧分段相连的一端开设有阀针口,所述阀针由该阀针口伸入至阀分段内,该阀针的外端部伸出所述阀针口外,所述气缸通过一连接板与所述阀针的外端部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阀式热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分段呈L型流道,该L型流道的出料端与所述阀分段的对应一端垂直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阀式热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针口上设有一阀针套,该阀针套对应套设在所述阀针外。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阀式热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包括基板和连接桥,该基板上开设有贯穿口,所述连接桥呈“门”型状,其架设在所述贯穿口的相对两侧边上,该连接桥上设有组装孔,所述阀针的外端部穿过所述贯穿口并装设在所述组装孔上。【文档编号】B29C45/27GK203919581SQ201420243166【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3日 【专利技术者】蔡沧洋, 张冬阳 申请人:泉州梅洋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阀式热流道结构,包括热咀本体、阀针及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咀本体内开设有热流道,该热流道分为相连的侧分段和阀分段,该侧分段的自由端口为所述热流道的入料口,所述阀分段的自由端口为所述热流道的出料口,该入料口和出料口轴向相互错开且平行;所述阀分段的与所述侧分段相连的一端开设有阀针口,所述阀针由该阀针口伸入至阀分段内,该阀针的外端部伸出所述阀针口外,所述气缸通过一连接板与所述阀针的外端部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沧洋张冬阳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梅洋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