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用车轮以及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15854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6 1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婴儿车用车轮以及婴儿车,车轮(20)具有轮胎(40)和轮毂(30)。轮毂(30)具有:环状基部(35),其沿圆周方向(dr)延伸且形成板状;一对环状的外侧肋(37),其从基部(35)上的相互分离的位置处向车轮(20)的半径方向的外侧突出;一对内侧肋(39),其从基部上的一对外侧肋之间的位置处向半径方向的外侧突出。内侧肋的突出高度高于外侧肋的突出高度。轮胎具有:轮胎基部(45),其为板状,且被内侧肋以及外侧肋支承而朝向半径方向的外侧弯曲成凸状;内侧突出部(49),其从轮胎基部向半径方向的内侧突出,且位于两个肋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婴儿车用车轮以及婴儿车,车轮(20)具有轮胎(40)和轮毂(30)。轮毂(30)具有:环状基部(35),其沿圆周方向(dr)延伸且形成板状;一对环状的外侧肋(37),其从基部(35)上的相互分离的位置处向车轮(20)的半径方向的外侧突出;一对内侧肋(39),其从基部上的一对外侧肋之间的位置处向半径方向的外侧突出。内侧肋的突出高度高于外侧肋的突出高度。轮胎具有:轮胎基部(45),其为板状,且被内侧肋以及外侧肋支承而朝向半径方向的外侧弯曲成凸状;内侧突出部(49),其从轮胎基部向半径方向的内侧突出,且位于两个肋之间。【专利说明】婴儿车用车轮以及婴儿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婴儿车用车轮以及婴儿车。
技术介绍
例如JP2002-220060所公开的那样,具有车轮的婴儿车被广泛地利用。一般情况下,通过将使用树脂、橡胶、发泡塑料等而形成为实心的轮胎,嵌入到轮毂上,从而形成婴儿车的车轮。在现有的较多婴儿车用车轮中,如图5所示,轮毂90具有一对支承壁部91,所述一对支承壁部91在处于宽度方向上的两个外侧的位置处,朝向半径方向的外侧突出并在圆周方向上延伸。另一方面,轮胎95具有:卡合用凸部96,其以被配置于一对支承壁部91之间的方式而形成;轮胎外侧部97,其位于卡合用凸部的半径方向的外侧。通过使轮胎95的卡合用凸部96配置于轮毂90的一对支承壁部91之间,从而轮胎95被安装于轮毂90上。此外,轮胎95的轮胎外侧部97被支承在一对支承壁部91上,从而发挥冲击吸收性以及振动吸收性。 如上文所述,虽然轮胎外侧部发挥原本对车轮所期待的冲击吸收性以及振动吸收性,但是由于轮胎的卡合用凸部位于通过轮毂的支承壁部而被划分形成的空间内,因此在婴儿车行驶的地面与轮毂之间不会承受载荷。即,轮胎的卡合用凸部并不发挥冲击吸收性以及震动吸收性,而只不过是仅仅作为轮毂的卡合部而被利用。尽管如此,轮胎的卡合用凸部与轮胎外侧部同样地,利用比重比较大的材料而形成为厚壁型。其结果为,现有的车轮产生了婴儿车的重量化、制造成本的上升等不良情况。而且,由于在这种种类的车轮中,轮胎具有厚壁部分,因此存在成型时间变长,尺寸精度降低等不良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另一方面,本申请专利技术人专心重复研究的结果,开发出了与现有的车轮不同的车轮。在所述车轮中,通过积极地利用构成轮胎的接地面的轮胎基部的收缩,从而将轮胎安装于轮毂上。因此,与现有技术不同地,能够排除将主要作为用于将轮胎安装于轮毂上的卡合部而被使用的厚壁部分设置于轮胎上的必要性。本专利技术是根据本【专利技术者】的这样的见解而完成的专利技术,因此,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车轮以及具有该车轮的婴儿车,所述车轮可以解决因轮胎具有厚壁部分而引起的现有的各种不良情况。 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轮为一种婴儿车用车轮,其以能够以旋转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被保持,所述婴儿车用车轮具备:轮毂,其具有环状的基部和一对环状的内侧肋,所述基部在以所述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延伸;所述内侧肋从所述基部上的沿着平行于所述旋转轴线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基部的两端部相比靠内侧的位置处,向以所述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半径方向的外侧突出,并且沿所述圆周方向延伸;轮胎,其从所述半径方向的外侧被安装在所述轮毂上,所述轮胎具有环状轮胎基部、和内侧突出部,所述轮胎基部至少通过所述一对内侧肋而被支承,从而在与所述轴线方向及所述半径方向均平行的截面上,向所述半径方向的外侧弯曲成凸状,并且沿所述圆周方向延伸,所述内侧突出部从所述轮胎基部向所述半径方向的内侧突出,且能够与所述内侧肋卡合,所述轮胎基部的所述半径方向的外侧的表面形成接地面。 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轮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所述轮毂还具有一对环状的外侧肋,所述外侧肋从所述基部上的在所述轴线方向上成为所述一对的环状的内侧肋的两外侧的位置处,向所述半径方向的外侧突出,并且沿所述圆周方向延伸; 所述内侧肋的从所述基部沿所述半径方向向外侧的突出高度,与所述外侧肋的从所述基部沿所述半径方向向外侧的突出高度相比而较高。 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轮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S卩,所述外侧肋被配置于所述基部的所述轴线方向上的端部的位置处。 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轮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S卩,所述轮胎的所述轮胎基部,在所述轴线方向上的所述外侧肋与所述内侧肋之间,与所述轮毂的所述基部分离。 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轮中,所述轮胎的所述内侧突出部位于,在所述轴线方向上相邻的任意两个肋之间。 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轮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所述轮胎的所述内侧突出部位于所述一对内侧肋之间,所述轮胎的内侧突出部在所述轴线方向上的所述一对内侧肋之间,与所述轮毂的基部分离。 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轮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S卩,所述轮胎与所述轮毂的基部分离。 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轮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S卩,所述内侧突出部的从所述轮胎基部的突出高度,与所述轮胎基部的厚度相比而较低。 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轮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S卩,所述轮胎在被安装于所述轮毂上的状态下,在所述轴线方向上的整个区域内受到朝向所述圆周方向的拉伸应力。 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轮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在所述轮胎被安装于所述轮毂上的状态下,所述轮胎基部的所述轴线方向上的两端部位于,与所述内侧突出部的所述半径方向上的内侧端相比,靠所述半径方向的内侧的位置处。 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轮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S卩,所述轮胎基部的端部位于所述基部的两端部的所述轴线方向上的外侧的位置处。 在本专利技术的车轮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S卩,所述轮毂的所述基部与所述轴线方向平行地延伸。 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婴儿车具备上文所述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轮中的任意一种。 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由于轮胎具有厚壁部分而引起的各种不良情况。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且为表示具有车轮的婴儿车的立体图。 图2为表示婴儿车用车轮的侧视图。 图3为沿着图2中的II1-1II线的剖视图。 图4为表示与图3同样的截面中的、向轮毂上安装之前的的轮胎的剖视图。 图5为表示与图3同样的截面中的、现有的婴儿车用车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婴儿车10具有:婴儿车主体11,其具有前腿12以及后腿14 ;前轮保持单元13,其被设置于婴儿车主体11的前腿12的下端;以及后轮保持单元15,其被设置于婴儿车主体11的后腿14的下端。作为一个示例,前轮保持单元13可以被构成为,作为以可旋转且可转弯的方式对车轮20进行支承的轮脚(caster)。此外,后轮保持单元15可以被构成为,作为以可旋转且可转弯的方式对车轮20进行支承的保持机构。虽然前轮保持单元13以及后轮保持单元15可以分别对不同的结构的车轮进行保持,但在以下,作为对同一结构的车轮20进行保持的构件来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车轮20具有轮毂30、以及被安装在轮毂30上的轮胎40。轮毂30以可旋转地方式被保持在与其对应的前轮保持单元13或后轮保持单元15上。另一方面,轮胎40被嵌入至轮毂30中而被固定在轮毂30上。 轮毂30具有:轮圈部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婴儿车用车轮以及婴儿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儿车用车轮,其以能够以旋转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被保持,所述婴儿车用车轮具备:轮毂,其具有环状的基部和一对环状的内侧肋,所述基部在以所述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延伸,所述内侧肋从所述基部上的沿着平行于所述旋转轴线的轴线方向而与所述基部的两端部相比靠内侧的位置处,向以所述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半径方向的外侧突出,并且沿所述圆周方向延伸;轮胎,其从所述半径方向的外侧被安装在所述轮毂上;所述轮胎具有环状的轮胎基部、和内侧突出部,所述轮胎基部至少通过所述一对内侧肋而被支承,从而在与所述轴线方向及所述半径方向均平行的截面上向所述半径方向的外侧弯曲成凸状,并且沿所述圆周方向延伸;所述内侧突出部从所述轮胎基部向所述半径方向的内侧突出,且能够与所述内侧肋卡合,所述轮胎基部的所述半径方向的外侧的表面形成接地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崎雅志寺内健
申请(专利权)人:康贝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