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维热湿传递特性参数测量试验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13776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5 2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维热湿传递特性参数测量试验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绝干腔进气系统包括风机、过滤网、半导体制冷片和集水盘。氮气进给系统包括氮气瓶、氮气入口阀门、氮气进气管道、去离子水箱、氮气入口管道、氮气出口管道。超声波加湿系统包括去离子水进水管道、水箱、超声振荡器、去离子水出水管道和排污管道;试样固定装置位于恒温恒湿腔、绝干腔之间,包括试样定位板、具有弹性的绝湿保温材料、被测多孔介质、可开闭式进样口、湿度传感器固定板、多孔介质试样纵向可伸缩滑动压紧楔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单独有效分别控制样品一维方向两侧的环境温度,并保证湿分可以在近一维方向上进行传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一维热湿传递特性参数测量试验台。本技术中的绝干腔进气系统包括风机、过滤网、半导体制冷片和集水盘。氮气进给系统包括氮气瓶、氮气入口阀门、氮气进气管道、去离子水箱、氮气入口管道、氮气出口管道。超声波加湿系统包括去离子水进水管道、水箱、超声振荡器、去离子水出水管道和排污管道;试样固定装置位于恒温恒湿腔、绝干腔之间,包括试样定位板、具有弹性的绝湿保温材料、被测多孔介质、可开闭式进样口、湿度传感器固定板、多孔介质试样纵向可伸缩滑动压紧楔块。本技术能单独有效分别控制样品一维方向两侧的环境温度,并保证湿分可以在近一维方向上进行传递。【专利说明】一种一维热湿传递特性参数测量试验台
本技术属于多孔介质热湿物性测试设备领域,涉及一种一维热湿传递试验台,特别是一种确保建筑多孔材料内湿分进行一维热湿传递的试验台。
技术介绍
目前在对建筑围护结构进行选型及设计时,除了考虑其能够提供了一个安全、抵挡不利外界环境的基本条件外,更多的是需要考虑围护结构内部环境与人体舒适性间的关系(如室内热湿环境)。因此在考虑了围护结构热湿性能的前提下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由于湿环境理论的不完善及多孔介质本身的复杂性,关于多孔建筑材料的热湿传递特性参数的测量,目前尚未有标准化且对参数具有准确化控制的测量设备。基于目前基本建筑材料物性参数的匮乏,且随着越来越多新型建筑材料地不断涌现,设计出方便快捷、节能环保、可精准控温控湿的多孔建筑材料一维热湿传递物性测量的试验台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测定多孔介质一维热湿传递特性的试验台,以弥补在测量多孔介质一维热湿传递物性的技术不足,满足试验及生产的需要。 本技术包括恒温恒湿腔、绝干腔、试样固定装置、绝干腔体进气系统、超声波加湿系统和氣气进给系统。 所述的绝干腔进气系统包括风机、过滤网、半导体制冷片和集水盘。风机位于进气系统的入口处,风机出风口附有一层过滤网,过滤网的出口段与冷凝干燥器的一端相连,其中冷凝干燥器由四片半导体制冷片组成,且半导体制冷片间呈错排排列;冷凝干燥器底部设有一个集水盘,集水盘中布有吸湿材料。冷凝干燥器的另一端与干燥气体回路进气口相连,且干燥气体回路上设有加热制冷换热器,干燥气体回路的出气口与绝干腔相连通。在绝干腔内部壁面中心处布有一个风扇,风扇正对外扩型干燥气体回路的回流段。 所述的氮气进给系统包括氮气瓶、氮气入口阀门、氮气进气管道、去离子水箱、氮气入口管道、氮气出口管道。氮气瓶与氮气进气管道间设有一个氮气入口阀门,氮气流量通过氮气入口阀门由手动进行控制。氮气进气管道尾部接有一个外扩口,装置运行时需保证水箱内水面没过氮气进气管道的外扩口 ;氮气入口管道一端同样设有一个外扩口,装置运行时需保证水箱内水面不没过氮气入口管道的外扩口,氮气入口管道的另一端与恒温恒湿腔体相连通,且氮气入口管道入口处设有一个单向进气阀门;恒温恒湿腔的另外一侧设有氮气出口管道。 所述的超声波加湿系统包括去离子水进水管道、水箱、超声振荡器、去离子水出水管道和排污管道。超声波加湿系统设有两个超声振荡器,且两者均位于水箱的水位线下,水箱位于恒温恒湿腔体内,水箱的去离子水进水管道与外接的去离子水机相连,提供水源。水箱的一侧地面设有排污管,排污管同侧的上部设有去离子水出水管道。 所述的试样固定装置位于恒温恒湿腔、绝干腔之间,包括试样定位板、具有弹性的绝湿保温材料、被测多孔介质、可开闭式进样口、湿度传感器固定板、多孔介质试样纵向可伸缩滑动压紧楔块。可开闭式进样口可水平轴向打开,便于被测多孔介质及试样固定板的放置和更换。试样定位板则置于被测多孔介质底部,并与被测多孔介质两侧的具有弹性的绝湿保温材料紧密接触。被测多孔介质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湿度传感器固定板,其中顶部的湿度传感器固定板由多孔介质试样纵向可伸缩滑动压紧楔块固定,底部的湿度传感器固定板由试样定位板固定;湿度传感器分别固定在湿度传感器固定板上。 在绝干腔腔体顶部壁面中心和四周壁面中心均设有热电偶测温点,在恒温恒湿腔四周壁面的靠近中心处设置半导体制冷板和有热电偶测温点,在恒温恒湿腔中央设置有加热板;所述热电偶测温点的信号输出、湿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均与PID温湿度控制器输入端连接,PID温湿度控制器输出端与加热板、半导体制冷片及超声振荡器信号连接。 本技术可为多孔建筑材料热湿耦合传递特性参数的测量提供一种新设备,其对样品的尺寸自适性好,并能单独有效分别控制样品一维方向两侧的环境温度,并保证湿分可以在近一维方向上进行传递,为分析湿度、温度对多孔建筑材料热湿耦合传递特性参数影响程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支持,并可为多孔介质材料的研究提供了基础物性测量数据。本试验台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安全性高的特点,便于推广使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的标识为:风机1、过滤网2、进气管路3、集水盘4、半导体制冷片5、单向阀门6、加热板7、半导体制冷片8、回路管道9、风扇10、绝干腔体11、绝干腔热电偶12、PID温湿度控制器及数据采集系统13、湿传递结束测湿度传感器14、湿度传感器固定板15、可开闭式进样口 16、具有一定弹性的绝湿保温材料17、湿传递起始侧湿度传感器18、试样定位板19、半导体制冷板20、恒温恒湿腔体21、氮气出口管道22、超声振荡器23、去离子水出水管道24、排污管阀门25、排污管道26、去离子水进水管道27、水箱28、恒温恒湿腔热电偶29、加热板30、被测多孔介质31、纵向可伸缩滑动压紧楔块32、氮气入口管道33、去离子水箱34、氮气进气管道35、氮气入口阀门36、氮气瓶37。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是为进行多孔建筑材料热湿传递物性参数测试研究而设计的,主要是提供一种便捷节能且安全的试验台,用于准确测量计算多孔材料的蒸汽渗透量,当量水蒸气扩散系数及水蒸汽扩散阻力系数。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技术提供一种测定多孔介质一维热湿传递特性的试验台,以弥补在测量多孔介质一维热湿传递物性的技术不足,满足试验及生产的需要。 本技术一维热湿传递热性试验台的部件结构特征包括绝干腔进气系统、氮气进给系统、超声波加湿系统、温湿度控制系统、试样固定装置。 绝干腔进气系统包括风机1、过滤网2、半导体制冷片5、集水盘4、管路3。风机位于进气系统的入口处,风机出风口将附有一层过滤网,过滤网的出口段与冷凝干燥器相连,其中冷凝干燥器由4片半导体制冷片组成,且半导体制冷片间呈错排排列,增强入口气体中湿分的冷凝干燥过程;此外,冷凝干燥器底部设有一个集水盘,当具有一定湿度的气体通过插排排列的半导体制冷片时,水汽将遇冷在其上冷凝,并在重力作用下下落至集水盘,集水盘中布有高吸湿材料,以防止下落水分再次回到干燥气体中,且集水盘可根据需要自行取出。冷凝干燥器的另一端与干燥气体回路相连,且干燥气体回路上设有加热制冷换热器,回路管道9的另一侧则与绝干腔相连通。在绝干腔11内部壁面中心处布有一个风扇10,风扇正对外扩型回路管道的回流段,且回路管道的干燥气体进气段和气体回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维热湿传递特性参数测量试验台,包括恒温恒湿腔、绝干腔、试样固定装置、绝干腔体进气系统、超声波加湿系统和氮气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干腔进气系统包括风机、过滤网、半导体制冷片和集水盘;风机位于进气系统的入口处,风机出风口附有一层过滤网,过滤网的出口段与冷凝干燥器的一端相连,其中冷凝干燥器由四片半导体制冷片组成,且半导体制冷片间呈错排排列;冷凝干燥器底部设有一个集水盘,集水盘中布有吸湿材料;冷凝干燥器的另一端与干燥气体回路进气口相连,且干燥气体回路上设有加热制冷换热器,干燥气体回路的出气口与绝干腔相连通;在绝干腔内部壁面中心处布有一个风扇,风扇正对外扩型干燥气体回路的回流段;所述的氮气进给系统包括氮气瓶、氮气入口阀门、氮气进气管道、去离子水箱、氮气入口管道、氮气出口管道;氮气瓶与氮气进气管道间设有一个氮气入口阀门,氮气流量通过氮气入口阀门由手动进行控制;氮气进气管道尾部接有一个外扩口,装置运行时需保证水箱内水面没过氮气进气管道的外扩口;氮气入口管道一端同样设有一个外扩口,装置运行时需保证水箱内水面不没过氮气入口管道的外扩口,氮气入口管道的另一端与恒温恒湿腔体相连通,且氮气入口管道入口处设有一个单向进气阀门;恒温恒湿腔的另外一侧设有氮气出口管道;所述的超声波加湿系统包括去离子水进水管道、水箱、超声振荡器、去离子水出水管道和排污管道;超声波加湿系统设有两个超声振荡器,且两者均位于水箱的水位线下,水箱位于恒温恒湿腔体内,水箱的去离子水进水管道与外接的去离子水机相连,提供水源;水箱的一侧地面设有排污管,排污管同侧的上部设有去离子水出水管道;所述的试样固定装置位于恒温恒湿腔、绝干腔之间,包括试样定位板、具有弹性的绝湿保温材料、被测多孔介质、可开闭式进样口、湿度传感器固定板、多孔介质试样纵向可伸缩滑动压紧楔块;可开闭式进样口可水平轴向打开,便于被测多孔介质及试样固定板的放置和更换;试样定位板则置于被测多孔介质底部,并与被测多孔介质两侧的具有弹性的绝湿保温材料紧密接触;被测多孔介质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湿度传感器固定板,其中顶部的湿度传感器固定板由多孔介质试样纵向可伸缩滑动压紧楔块固定,底部的湿度传感器固定板由试样定位板固定;湿度传感器分别固定在湿度传感器固定板上;在绝干腔腔体顶部壁面中心和四周壁面中心均设有热电偶测温点,在恒温恒湿腔四周壁面的靠近中心处设置半导体制冷板和有热电偶测温点,在恒温恒湿腔中央设置有加热板;所述热电偶测温点的信号输出、湿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均与PID温湿度控制器输入端连接,PID温湿度控制器输出端与加热板、半导体制冷片及超声振荡器信号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旭姚晓莉田付有黄连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