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体内经络信号传递特性测试的同心圆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12963 阅读:3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体内经络信号传递特性测试的同心圆电极,包括电极接口、电极针体和电极尖端,电极针体和电极尖端均包括同心设置的电极内芯和电极导电套筒,电极内芯位于电极导电套筒的圆心处,并且电极内芯与电极导电套筒之间由绝缘套筒填充,电极针体的尾端与电极接口相配合,电极针体的顶端与电极尖端连接,所述的电极尖端呈圆锥体状。在使用该结构的同心圆电极进行激励与探测时,无方向性,并且电极内芯导电部分露出的面积小,电极的选择性高,并可以有效屏蔽外界信号干扰。(*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人体经络电子信息的测定装置,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体内经络信号传递特性测试的同心圆电极
技术介绍
中医学是中华文化遗产中的一块瑰宝。针灸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完整的理论体系、独特的风格和确切的疗效,享誉国际医林,己被100多个国家应用于临床。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各国科学工作者普遍确认,中华医学中所论述的人体经络起到传输电流等物理量的作用。在电子学手段方面,首先出现的进展是德国的Croon和日本的中谷义雄等发现的穴位低阻抗特性一定电流通过电表,连接于人体经穴之间的体表时容易导电,而连接在非经穴之间的体表时,则不容易导电,表明其阻抗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可以通过被测区与电源之间的电流表显示出来如果电流表显示的电流量大则该区域为低电阻点;反之,如果电流量小则该区域为高电阻点。这样就可以反映出经穴和非经穴的电学特征。为此,本专利申请人于2008年提出了“用于人体经络的电子信息学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的技术专利申请。这一申请书中提出的人体经络测量方法与穴位低阻抗测试方法的最大不同是将经络视为分布于体内的多端口网络,利用在一个端口加电信号激励, 在其它端口上进行电信号探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体内经络信号传递特性测试的同心圆电极,包括电极接口(1)、电极针体(2)和电极尖端(3),电极针体(2)和电极尖端(3)均包括同心设置的电极内芯(4)和电极导电套筒(6),电极内芯(4)位于电极导电套筒(6)内的圆心处,并且电极内芯(4)与电极导电套筒(6)之间由绝缘套筒(5)填充,电极针体(2)的尾端与电极接口(1)相配合,电极针体(2)的顶端与电极尖端(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尖端(3)呈圆锥体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晓迎王志功王苏阳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