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组接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10156 阅读:4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5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锂电池组接线结构,包括有电池管理系统、锂电池组,锂电池组设有多个检测点,锂电池组上安装有信号连接电路板,信号连接电路板上设有多个检测信号输入端、检测信号输出接口,每个检测信号输入端分别与相应的检测点电连接,电池管理系统通过信号数据线与检测信号输出接口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信号连接电路板作为锂电池组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中转连接,信号连接电路板的检测信号输入端与锂电池组的检测点之间连接方便,不会出现焊错现象,并且再通过信号数据线将信号连接电路板与电池管理系统连接起来,操作方便快捷,提高锂电池组装接线效率、提高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锂电池组
,尤其涉及锂电池组接线结构,包括有电池管理系统、锂电池组,锂电池组设有多个检测点,锂电池组上安装有信号连接电路板,信号连接电路板上设有多个检测信号输入端、检测信号输出接口,每个检测信号输入端分别与相应的检测点电连接,电池管理系统通过信号数据线与检测信号输出接口电连接,本技术通过信号连接电路板作为锂电池组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中转连接,信号连接电路板的检测信号输入端与锂电池组的检测点之间连接方便,不会出现焊错现象,并且再通过信号数据线将信号连接电路板与电池管理系统连接起来,操作方便快捷,提高锂电池组装接线效率、提高性能。【专利说明】锂电池组接线结构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组
,尤其涉及锂电池组接线结构。
技术介绍
:锂电池(L1-1on, Lithium 1n Battery)具有重量轻、容量大、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因而得到了普遍应用——许多数码设备都采用了锂电池作电源。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很高,它的容量是同重量的镍氢电池的1.5?2倍,而且具有很低的自放电率。此外,锂离子电池几乎没有“记忆效应”以及不含有毒物质等优点,使它受到广泛应用。现有锂电池组接信号线时常用焊接方式,电池管理系统的信号线直接连接在锂电池组的检测点上,当接线时,必须将电池管理系统的信号线焊接在锂电池组上,使用操作不方便,组装容易出现焊错现象,组装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锂电池组装效率、操作方便、提高性能的锂电池组接线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锂电池组接线结构,包括有电池管理系统、包含多个锂电池的锂电池组,锂电池组设有多个检测点,锂电池组上安装有信号连接电路板,信号连接电路板上设有多个分别与多个检测点对应的检测信号输入端、检测信号输出接口,每个检测信号输入端分别与相应的检测点电连接,电池管理系统通过信号数据线与检测信号输出接口电连接。所述信号数据线的一端设有与检测信号输出接口匹配的输入插口,输入插口插接在检测信号输出接口上。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设有检测信号输入接口,信号数据线的另一端设有与检测信号输入接口匹配的输出插口,输出插口插接在检测信号输入接口上。所述检测信号输入端与检测点之间通过焊接方式电连接。所述信号连接电路板上设有多条金属走线,每条金属走线的一端分别对应与一个检测信号输入端连接,每条金属走线的另一端分别与检测信号输出接口连接。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包括有电池管理系统、包含多个锂电池的锂电池组,锂电池组设有多个检测点,锂电池组上安装有信号连接电路板,信号连接电路板上设有多个分别与多个检测点对应的检测信号输入端、检测信号输出接口,每个检测信号输入端分别与相应的检测点电连接,电池管理系统通过信号数据线与检测信号输出接口电连接,本技术通过信号连接电路板作为锂电池组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中转连接,信号连接电路板的检测信号输入端与锂电池组的检测点之间连接方便,不会出现焊错现象,并且再通过信号数据线将信号连接电路板与电池管理系统连接起来,操作方便快捷,提高锂电池组装接线效率、提高性能,并且能够方便快捷、无破坏性地拆除锂电池。【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技术锂电池组接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技术信号数据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见图1、2所示,锂电池组接线结构包括有电池管理系统1、包含多个锂离子电池的锂电池组2,锂电池组2设有多个检测点21,锂电池组2上安装有信号连接电路板3,信号连接电路板3上设有多个分别与多个检测点21对应的检测信号输入端31、检测信号输出接口 32,每个检测信号输入端31分别与相应的检测点21电连接,电池管理系统I通过信号数据线4与检测信号输出接口 32电连接。信号数据线4的一端设有与检测信号输出接口 32匹配的输入插口 41,输入插口41插接在检测信号输出接口 32上,电池管理系统I设有检测信号输入接口 11,信号数据线4的另一端设有与检测信号输入接口 11匹配的输出插口 42,输出插口 42插接在检测信号输入接口 11上,连接时只需将输入插口 41对准检测信号输出接口 32插接、输出插口 42对准检测信号输入接口 11插接即可完成,方便信号数据线4与信号连接电路板3、电池管理系统I连接,操作方便快捷,提高锂电池组装接线效率。检测信号输入端31与检测点21之间通过焊接方式电连接,连接稳固,性能好。信号连接电路板3上设有多条金属走线33,每条金属走线33的一端分别对应与一个检测信号输入端31连接,每条金属走线33的另一端分别与检测信号输出接口 32连接,信号连接电路板3结构简单,接线方便。本技术通过信号连接电路板3作为锂电池组2与电池管理系统I之间的中转连接,信号连接电路板3的检测信号输入端31与锂电池组2的检测点21之间连接方便,不会出现焊错现象,并且再通过信号数据线4将信号连接电路板3与电池管理系统I连接起来,操作方便快捷,提高锂电池组装接线效率、提高性能,并且能够方便快捷、无破坏性地拆除锂电池。当然,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权利要求】1.锂电池组接线结构,包括有电池管理系统(I)、包含多个锂电池的锂电池组(2),锂电池组(2)设有多个检测点(21),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组(2)上安装有信号连接电路板(3),信号连接电路板(3)上设有多个分别与多个检测点(21)对应的检测信号输入端(31)、检测信号输出接口( 32 ),每个检测信号输入端(31)分别与相应的检测点(21)电连接,电池管理系统(I)通过信号数据线(4)与检测信号输出接口(32)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数据线(4)的一端设有与检测信号输出接口(32)匹配的输入插口(41),输入插口(41)插接在检测信号输出接口(3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I)设有检测信号输入接口( 11 ),信号数据线(4)的另一端设有与检测信号输入接口( 11)匹配的输出插口(42),输出插口(42)插接在检测信号输入接口(11)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信号输入端(31)与检测点(21)之间通过焊接方式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连接电路板(3)上设有多条金属走线(33),每条金属走线(33)的一端分别对应与一个检测信号输入端(31)连接,每条金属走线(33)的另一端分别与检测信号输出接口(32)连接。【文档编号】H01M2/20GK203932172SQ201420260334【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1日 【专利技术者】刘山 申请人:东莞市绿骏电动自行车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锂电池组接线结构,包括有电池管理系统(1)、包含多个锂电池的锂电池组(2),锂电池组(2)设有多个检测点(21),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组(2)上安装有信号连接电路板(3),信号连接电路板(3)上设有多个分别与多个检测点(21)对应的检测信号输入端(31)、检测信号输出接口(32),每个检测信号输入端(31)分别与相应的检测点(21)电连接,电池管理系统(1)通过信号数据线(4)与检测信号输出接口(32)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山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绿骏电动自行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