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三相大功率数字化变频电源的光纤接收转换电路,采用了在工业控制中性能稳定的光纤接收头R-2522Z;新增了电源滤波,提高了信号传输的抗干扰能力;新增了SN74HC02D数字逻辑芯片,采取有效的电路连接起到了驱动信号“互锁”功能,避免PWM+/PWM-同为“高”逻辑,防止在三相全桥驱动控制时因IGBT上下桥直通造成炸机的可能。(*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三相大功率数字化变频电源的光纤接收转换电路,采用了在工业控制中性能稳定的光纤接收头R-2522Z;新增了电源滤波,提高了信号传输的抗干扰能力;新增了SN74HC02D数字逻辑芯片,采取有效的电路连接起到了驱动信号“互锁”功能,避免PWM+/PWM-同为“高”逻辑,防止在三相全桥驱动控制时因IGBT上下桥直通造成炸机的可能。【专利说明】一种用于三相大功率数字化变频电源的光纤接收转换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三相大功率数字化变频电源的光纤接收转换电路,属于变频电源的
。
技术介绍
变频电源是将市电中的交流电经过AC — DC — AC变换,输出为正弦波的电源设备,其输出频率和电压在一定范围内可调,主要采用IGBT或IPM逆变技术实现,大功率输出电源设计在电源领域中一直是一个研究热点。 变频电源的大功率输出目前主要靠模块并联技术实现,将一路驱动信号通过模拟电路分为几路来驱动IGBT,实现增大逆变单元的功率输出。由于变频电源工作的电磁环境恶劣,且内部使用了整流桥、IGBT等电力电子开关器件,变频电源在工作时自身也会产生较强的电磁干扰,特别是三相大功率变频电源在运行时的电磁干扰更加严重,变频电源的模拟信号易受到干扰而使变频电源产生误动作,甚至引起变频电源的损坏。 目前为了解决大功率电源模块并联时驱动信号的干扰问题,多数采用了光纤作为驱动信号的传输介质,但都是通过简单的光纤转换电路,没有将驱动信号的保护电路补充进去,经常会因为IGBT的驱动信号错误造成IGBT上下桥直通,进而导致变频电源炸机。 技术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三相大功率数字化变频电源的光纤接收转换电路。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种用于三相大功率数字化变频电源的光纤接收转换电路,包括第一集成电路模块R-2522Z、第一逻辑芯片SN74HC02D、第二集成电路模块R-2522Z、第二逻辑芯片SN74HC02D ; 所述第一集成电路模块R-2522Z的I脚和4脚均与第一逻辑芯片SN74HC02D的2脚相连;所述第一集成电路模块R-2522Z的2脚接地,所述第一集成电路模块R-2522Z的3脚与+5V电源相连,在所述第一集成电路模块R-2522Z的2脚和3脚之间并联设置有0.1 μ F的电容; 所述第二集成电路模块R-2522Z的I脚和4脚均与第二逻辑芯片SN74HC02D的6脚相连;所述第二集成电路模块R-2522Z的2脚接地,所述第二集成电路模块R-2522Z的3脚与+5V电源相连,在所述第二集成电路模块R-2522Z的2脚和3脚之间并联设置有0.1 μ F的电容; 所述第一逻辑芯片SN74HC02D的3脚与第二逻辑芯片SN74HC02D的4脚和PWM-相连;所述第二逻辑芯片SN74HC02D的5脚与第一逻辑芯片SN74HC02D的I脚和PWM+相连。所述PWM(Pulse Width Modulat1n):脉冲宽度调制;PWM+/-为一对互补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 本技术通过PWM驱动信号产生单元将驱动信号送至该电路的光纤接口,该电路的第一集成电路模块和第二集成电路模块接收一对互补的PWM驱动信号,防止PWM驱动信号产生单元信号错误,电路中新增了第一逻辑芯片和第二逻辑芯片这一对互锁逻辑,避免驱动信号错误导致IGBT上下桥直通,起到保护IGBT的作用,为防止信号干扰在(+5V)电源与(GND)地之间加了 0.1uF的滤波电容。 本技术的优势如下: 本技术采用了在工业控制中性能稳定的光纤接收头R-2522Z ;新增了电源滤波,提高了信号传输的抗干扰能力;新增了 SN74HC02D数字逻辑芯片,采取有效的电路连接起到了驱动信号“互锁”功能,避免PWM+/PWM-同为“高”逻辑,防止在三相全桥驱动控制时因IGBT上下桥直通造成炸机的可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光纤接收转换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说明如下: 实施例1、 一种用于三相大功率数字化变频电源的光纤接收转换电路,包括第一集成电路模块R-2522Z、第一逻辑芯片SN74HC02D、第二集成电路模块R-2522Z、第二逻辑芯片SN74HC02D ; 所述第一集成电路模块R-2522Z的I脚和4脚均与第一逻辑芯片SN74HC02D的2脚相连;所述第一集成电路模块R-2522Z的2脚接地,所述第一集成电路模块R-2522Z的3脚与+5V电源相连,在所述第一集成电路模块R-2522Z的2脚和3脚之间并联设置有0.1 μ F的电容; 所述第二集成电路模块R-2522Z的I脚和4脚均与第二逻辑芯片SN74HC02D的6脚相连;所述第二集成电路模块R-2522Z的2脚接地,所述第二集成电路模块R-2522Z的3脚与+5V电源相连,在所述第二集成电路模块R-2522Z的2脚和3脚之间并联设置有0.1 μ F的电容; 所述第一逻辑芯片SN74HC02D的3脚与第二逻辑芯片SN74HC02D的4脚和PWM-相连;所述第二逻辑芯片SN74HC02D的5脚与第一逻辑芯片SN74HC02D的I脚和PWM+相连。【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三相大功率数字化变频电源的光纤接收转换电路,包括第一集成电路模块R-2522Z、第一逻辑芯片SN74HC02D、第二集成电路模块R-2522Z、第二逻辑芯片SN74HC02D ; 所述第一集成电路模块R-2522Z的I脚和4脚均与第一逻辑芯片SN74HC02D的2脚相连;所述第一集成电路模块R-2522Z的2脚接地,所述第一集成电路模块R-2522Z的3脚与+5V电源相连,在所述第一集成电路模块R-2522Z的2脚和3脚之间并联设置有0.1 μ F的电容; 所述第二集成电路模块R-2522Z的I脚和4脚均与第二逻辑芯片SN74HC02D的6脚相连;所述第二集成电路模块R-2522Z的2脚接地,所述第二集成电路模块R-2522Z的3脚与+5V电源相连,在所述第二集成电路模块R-2522Z的2脚和3脚之间并联设置有0.1 μ F的电容; 所述第一逻辑芯片SN74HC02D的3脚与第二逻辑芯片SN74HC02D的4脚和PWM-相连;所述第二逻辑芯片SN74HC02D的5脚与第一逻辑芯片SN74HC02D的I脚和PWM+相连。【文档编号】H02M1/38GK203933366SQ201420360116【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日 【专利技术者】李振虎, 赵金宝, 吴丽杰 申请人:山东沃森电源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三相大功率数字化变频电源的光纤接收转换电路,包括第一集成电路模块R‑2522Z、第一逻辑芯片SN74HC02D、第二集成电路模块R‑2522Z、第二逻辑芯片SN74HC02D;所述第一集成电路模块R‑2522Z的1脚和4脚均与第一逻辑芯片SN74HC02D的2脚相连;所述第一集成电路模块R‑2522Z的2脚接地,所述第一集成电路模块R‑2522Z的3脚与+5V电源相连,在所述第一集成电路模块R‑2522Z的2脚和3脚之间并联设置有0.1μF的电容;所述第二集成电路模块R‑2522Z的1脚和4脚均与第二逻辑芯片SN74HC02D的6脚相连;所述第二集成电路模块R‑2522Z的2脚接地,所述第二集成电路模块R‑2522Z的3脚与+5V电源相连,在所述第二集成电路模块R‑2522Z的2脚和3脚之间并联设置有0.1μF的电容;所述第一逻辑芯片SN74HC02D的3脚与第二逻辑芯片SN74HC02D的4脚和PWM‑相连;所述第二逻辑芯片SN74HC02D的5脚与第一逻辑芯片SN74HC02D的1脚和PWM+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虎,赵金宝,吴丽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沃森电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