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启动方法及电路技术

技术编号:10609158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5 18:33
软启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上电启机的输出电压上升阶段,供电电源提供一个很小的电流给软启动电容充电,使晶体管导通,从而让电压反馈端流出的电流主要经晶体管流回地端,以限制电压反馈端电压的上升;在软启动电容的端电压逐渐上升时,晶体管输出端的电压跟随软启动电容的端电压,以在输出电压上升时,使PWM控制器的占空比从零逐渐增加,且电压反馈端的电压逐渐上升。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软启动方法,直接在主边实现软启动,逐渐展开占空比,避免开机时产生大的浪涌电流而损坏器件,且该电路简单,无需大电容,体积小,软启动时间常数也容易根据开关电源功率级别的大小而随意设计,还易于集成在PWM控制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启动方法及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特别涉及带PWM控制器的开关电源的软启动方法及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开关电源以效率高、体积小等特点,在通信、工控、计算机以及消费电子中的需求越来越大。在常用的开关电源中,有电压控制模式以及加入电流控制模式的双环控制,但是不管是什么模式的控制,在上电启机时,由于反馈环路还没有形成通路,PWM控制器会以最大占空比给输出电容进行充电,为了得到较理想的负载瞬态响应,开关电源特别是大功率的电源所选用的输出电容容值很大,这样的话,输出电容就易导致电源在开机时产生很大的浪涌电流,这不仅会污染供电电源网络,而且有可能损坏晶体管和其它器件。如图1所示,为现有副边反馈控制的开关电源,如果启机时功率管的占空比超过电源达到稳态后所需的占空比,将会导致开机输出电压过冲。它的工作原理是:电阻R1和R2是输出电压采样电阻,它们的分压作为稳压管TL431的输入信号,该信号经过由稳压管TL431和光耦组成的跨导放大器放大后传输到PWM控制器的FB端(FB端又称电压反馈端,以下统一简称为FB端)。PWM控制器根据FB端电压VFB的大小调节GATE输出的占空比大小来控制输出电压,当输出电压VOUT偏高时,光耦从FB端抽取更多的电流,使FB端电压VFB下降,GATE输出的占空比变小,输出电压VOUT逐渐下降;当输出电压VOUT偏小时,光耦从FB端抽取更小的电流,使FB端电压VFB增加,GATE输出的占空比变大,输出电压VOUT逐渐增加。如此,通过光耦与PWM控制器所形成的反馈环路的不断调整,使输出电压稳定在设定值的范围内。虽然在上电启机过程中,PWM控制器通过控制CS端口的阈值从零伏逐渐上升,可以控制占空比从零逐渐增加,从而减小了开机的浪涌电流。但是,在输出电压VOUT的上升阶段,稳压管TL431没来得及导通之前,光耦上没有电流,反馈环路是断开的。由于光耦不通过电流,PWM控制器FB端的电压会被充电到最大值,相当于FB电压相对于最终的稳态值来说有非常大的过冲。当输出电压VOUT上升达到非常接近最终稳态值时,例如最终稳态值偏下50mV(决定于输出电压VOUT到FB端口电压的增益)之内,光耦才开始有电流通过,使FB端的电压开始下降。由于FB端电压需要从最大值下降到FB端的稳态值,电压的摆幅大,所以FB端的电压泄放存在延时,延时时间Td=(CC1·ΔVFB)/IC1,ΔVFB,为FB端电压的摆幅,IC1为从补偿电容CC1抽取的电流。正是因为这个延迟时间的存在,使得占空比不能及时迅速地减小,从而导致启机时输出电压过冲。特别是在空载情况下尤为严重。现有技术中,有如图2所示的副边软启动电路,改进了在输出电压VOUT上升阶段的反馈环路断开的问题,即通过在光耦端串联软启动电容CS,以使光耦提前于稳压管TL431导通之前开启,从而形成反馈环路的通路。由于上电启机一段时间后输出VOUT上升,而软启动电容CS上的电压为零,所以只要输出电压VOUT大于光耦主边的导通压降,光耦上就有电流流过,这样的话在输出电压VOUT到达最终的稳态值之前,反馈环路已经是通路状态,从而理论上可防止出现开机输出电压过冲的问题。但是,这种副边软启动电路还是存在几个明显的缺点:1、在刚启机时必需PWM控制器能逐渐展开占空比,否则刚启机时的浪涌电流也是很大,因为VOUT需要上升到一定大小后光耦电流才能限制FB电压的上升,在这一段时间只能靠PWM控制器限制电流;2、软启动结束后不是完全不起作用,还会对环路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大动态跳变过程中;3、该软启动电路无法集成,又因为RBIS的值比较小,要保证一定的软启动时间,电容CS的值比较大,需要几十微法,电容体积大,特别是输出电压VOUT的稳态电压高的产品。现就现有PWM控制器的软启动电路,对其不足总结如下:1、在稳压管TL431没来得及导通之前,无法建立光耦与PWM控制器所形成的反馈环路,或无法依电路设计实现对PWM控制器的占空比的控制。2、刚启机时反馈环路的负反馈不起作用,使PWM控制器的占空比不能充分被限制为由小往大逐渐增加,从而很难把开机浪涌冲击减小到可接受的范围之内。3、FB端电压需要从最大值下降到稳态值,电压的摆幅大,且由于补偿电容CC1的存在使环路的响应存在一定的延时,占空比不能及时迅速地减小,从而导致启机时输出电压过冲。在空载情况下尤为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上电启机时的输出电压VOUT上升阶段,有一个非常小的平均电流给软启动电容充电,以预先控制PWM控制器的占空比大小,从而既能够避免开机浪涌冲击过大,又能够消除启机时的输出电压过冲的开关电源的软启动方法。与此相应,本专利技术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上电启机时的输出电压VOUT上升阶段,有一个非常小的平均电流给软启动电容充电,以预先控制PWM控制器的占空比大小,从而既能够避免开机浪涌冲击过大,又能够消除启机时的输出电压过冲的开关电源的软启动电路。就开关电源的软启动方法而言,本专利技术的软启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上电启机的输出电压上升阶段,由供电电源提供一个很小的电流给软启动电容充电,由于充电较慢,刚启机时软启动电容上的电压较小,使晶体管导通,晶体管作为钳位跟随管,使补偿电容的端电压跟随软启动电容的端电压,从而让电压反馈端流出的电流主要经晶体管流回地端,以控制电压反馈端电压的上升;在软启动电容的端电压逐渐上升时,晶体管输出端的电压跟随软启动电容的端电压,以在输出电压上升时,使PWM控制器的占空比从零逐渐增加,且电压反馈端的电压逐渐上升。作为本专利技术软启动方法的改进,所述晶体管选用PNP型三极管;所述晶体管输出端的电压跟随软启动电容的端电压,是三极管发射极的电压跟随软启动电容的端电压;所述软启动方法,在输出电压达到稳态值后,电压反馈端的电压比软启动电容的电压小,使PNP型三极管处于反偏截止状态,软启动电路不再对环路起作用。作为本专利技术软启动方法的改进,所述晶体管选用P沟道MOS管;所述晶体管输出端的电压跟随软启动电容的端电压,是P沟道MOS管的源极电压跟随软启动电容的端电压;所述软启动方法,在输出电压达到稳态值后,P沟道MOS管处于反偏截止状态,软启动电路不再对环路起作用。作为本专利技术软启动方法的改进,所述晶体管选用PP型三极管或是P沟道MOS管时,在电源断电时,由二极管迅速泄放软启动电容上的电荷,从而使开关电源在连续的快速开关机状态下,软启动电路也能正常工作。作为本专利技术软启动方法的改进,所述晶体管采用P沟道MOS管和N沟道MOS管,所述P沟道MOS管由软启动电容控制导通,所述N沟道MOS管由使能信号控制逻辑控制,在N沟道MOS管关断时,软启动控制电路产生的微小电流对软启动电容进行充电;所述晶体管输出端的电压跟随软启动电容端电压,是P沟道MOS管的源极电压跟随软启动电容的端电压。就开关电源的软启动电路而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一种软启动电路,适用于带PWM控制器的开关电源电路,所述PWM控制器具有电压反馈端,所述软启动电路包括软启动单元,所述软启动单元包括晶体管和软启动电容,在上电启机的输出电压上升阶段,软启动电容由供电电源提供一个很小的电流进行充电,同时,软启动电容上的电压小,使晶体管导通,晶体管作为钳位跟随管,使补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软启动方法及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启动方法,用于PWM控制器集成电路,所述PWM控制器具有电压反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启动方法的控制步骤如下,在上电启机的输出电压上升阶段,供电电源提供一个很小的电流给软启动电容充电,同时,软启动电容上的电压小,使晶体管导通,从而限制电压反馈端电压的上升;在软启动电容的端电压逐渐上升时,晶体管输出端的电压跟随软启动电容的端电压,以在输出电压上升时,使PWM控制器的占空比从零逐渐增加,且电压反馈端的电压逐渐上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启动方法,用于PWM控制器集成电路,所述PWM控制器具有电压反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启动方法的控制步骤如下,在上电启机的输出电压上升阶段,由供电电源提供一个很小的电流给软启动电容充电,同时,软启动电容上的电压小,使晶体管导通,晶体管作为钳位跟随管,使补偿电容的端电压跟随软启动电容的端电压,从而控制电压反馈端电压的上升;在软启动电容的端电压逐渐上升时,晶体管输出端的电压跟随软启动电容的端电压,以在输出电压上升时,使PWM控制器的占空比从零逐渐增加,且电压反馈端的电压逐渐上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管选用PNP型三极管;所述晶体管输出端的电压跟随软启动电容的端电压,是三极管发射极的电压跟随软启动电容的端电压;所述软启动方法,在输出电压达到稳态值后,电压反馈端的电压比软启动电容的电压小,使PNP型三极管处于反偏截止状态,软启动电路不再起作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管选用P沟道MOS管;所述晶体管输出端的电压跟随软启动电容的端电压,是P沟道MOS管的源极电压跟随软启动电容的端电压;所述软启动方法,在输出电压达到稳态值后,P沟道MOS管处于反偏截止状态,软启动电路不再起作用。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软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启动方法,还包括在电源断电时,由二极管迅速泄放软启动电容上的电荷,从而使开关电源在连续的快速开关机状态下,软启动电路也能正常工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管采用P沟道MOS管和N沟道MOS管,所述P沟道MOS管由软启动电容控制导通,所述N沟道MOS管由使能信号控制逻辑控制,在N沟道MOS管关断时,软启动控制电路产生的微小电流对软启动电容进行充电;所述晶体管输出端的电压跟随软启动电容端电压,是P沟道MOS管的源极电压跟随软启动电容的端电压。6.一种软启动电路,适用于带PWM控制器的开关电源电路,所述PWM控制器具有电压反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启动电路包括软启动单元,所述软启动单元包括晶体管和软启动电容,在上电启机的输出电压上升阶段,软启动电容由供电电源提供一个很小的电流进行充电,同时,软启动电容上的电压小,使晶体管导通,晶体管作为钳位跟随管,使补偿电容的端电压跟随软启动电容的端电压,从而控制电压反馈端电压的上升;在软启动电容的端电压逐渐上升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盛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