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扭齿翅片管及矩形扭齿翅片管换热管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05488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5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矩形扭齿翅片管及其翅片管换热管束,矩形扭齿翅片管包括:基管部,以及翅片部,其中,翅片部包含多片分别沿基管部的轴向以预定间距连接在基管部外壁上的矩形扭齿翅片,其中,每片矩形扭齿翅片包含固定设置在外壁上的基片、与基片连成一体且顶端向着基管部的外部延伸的多个扭齿、以及多个形成在每相邻的两个扭齿之间的开口槽,多个扭齿设置在矩形翅片与基管外气流流向相平行方向上的两侧边部上,扭齿的顶端相对于基片扭转一定角度,大幅度增强了翅片对管外气流的扰动和换热,使得矩形扭齿翅片管具有优异的强化换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矩形扭齿翅片管及其翅片管换热管束,矩形扭齿翅片管包括:基管部,以及翅片部,其中,翅片部包含多片分别沿基管部的轴向以预定间距连接在基管部外壁上的矩形扭齿翅片,其中,每片矩形扭齿翅片包含固定设置在外壁上的基片、与基片连成一体且顶端向着基管部的外部延伸的多个扭齿、以及多个形成在每相邻的两个扭齿之间的开口槽,多个扭齿设置在矩形翅片与基管外气流流向相平行方向上的两侧边部上,扭齿的顶端相对于基片扭转一定角度,大幅度增强了翅片对管外气流的扰动和换热,使得矩形扭齿翅片管具有优异的强化换热性能。【专利说明】矩形扭齿翅片管及矩形扭齿翅片管换热管束
本技术属于翅片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矩形扭齿翅片管及其翅片管换热管束。
技术介绍
矩形翅片管是应用于“富煤缺水”地区火电厂、大型电站空冷凝汽器、电站暖风器、汽车散热器及空调蒸发器等换热装置中的重要换热原件。 目前常见的矩形翅片管由连续平直矩形翅片平行布置而构成,翅片连续完整的与基管连接,换热对翅片间距要求较高,若翅片间距过小,翅片对管外流动存在过度“整流”的现象,使得翅片表面换热能力明显降低,不利于换热效果的增加,翅片间距过大,则会严重降低翅片管的翅化比,换热效果不理想。 为进一步提高矩形翅片管的换热性能,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对翅片表面进行加工的方法,使翅片表面由平滑表面变为凹凸面或开孔面,以增加流体扰动效果。但研究结果表明,当翅片为单纯凹凸表面或表面开孔过小时,翅片表面对翅片附近流体扰动的效果并不明显,翅片表面的换热特征仍与连续平直翅片换热特征相似;当翅片表面开孔过大时,尽管翅片侧流体扰动及横向混合得到加强,但换热面积仍有损失过大,换热性能反而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基管外气流能够有效增强扰动并强化换热的矩形扭齿翅片管及其翅片管换热管束,进一步提高矩形翅片管的强化换热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 结构一 >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矩形扭齿翅片管,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基管部,呈管状;以及翅片部,包含多片分别沿基管部的轴向以预定间距连接在基管部外壁上的矩形扭齿翅片,其中,每片矩形扭齿翅片包含固定设置在外壁上的基片、与基片连成一体且顶端向着基管部的外部延伸的多个扭齿、以及多个形成在每相邻的两个扭齿之间的开口槽,扭齿的顶端相对于基片扭转一定角度,多个扭齿设置在基片与基管外气流流向相平行方向上的两侧边部上。 在本技术提供的矩形扭齿翅片管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扭齿的顶端相对于基片扭转的角度的范围为1°至90°。 在本技术提供的扭齿翅片管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每相邻的两个扭齿的扭转方向为相同和相反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技术提供的扭齿翅片管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基管形状为呈圆管状、椭圆管状、扁管状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技术提供的扭齿翅片管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每相邻两片矩形扭齿翅片互相平行。 在本技术提供的扭齿翅片管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顶端的顶缘为呈梯形、圆弧形、锯齿形以及波浪形中的任意一种形状。 在本技术提供的扭齿翅片管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扭齿的侧壁具有凹凸不平的表面和呈凹痕以及凹槽中的任意一种。 〈结构二〉 更进一步地,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翅片管换热管束,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至少三个矩形扭齿翅片管,翅片管换热管束为顺列布置,错列布置以及不等间距布置中的任意一种。 技术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技术所涉及的矩形扭齿翅片管,多个矩形扭齿翅片环绕在基管部的外壁上,翅片上与基片连成一体且向基管的外部延伸的多个扭齿,作为一种涡流激发结构,当气流纵向掠过翅片管束时,在管外流场中周期地形成大量横向涡流,明显增强了翅片附近流体的扰动,使得翅间气流的横向混合明显增强,同时,扭齿对远离翅片管换热表面的主体流动未有明显扰动,从而使得换热管束在较小的流体输运功耗增加下获得较大的换热量增大收益,翅片管强化换热性能明显提高,在含灰少、洁净气流换热场合可以采用更小的翅片间距,从而提高换热管的翅化比,使得矩形扭齿翅片管具有明显的强化换热优势。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中矩形扭齿翅片管换热管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中矩形扭齿翅片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中矩形扭齿翅片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沿A方向所观察到的矩形扭齿翅片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中矩形扭齿翅片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中矩形扭齿翅片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沿B方向所观察到的矩形扭齿翅片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三中矩形扭齿翅片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的沿C方向所观察到的矩形扭齿翅片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0(a)为本技术的变形例一中矩形扭齿翅片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0(b)为本技术的变形例二中矩形扭齿翅片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技术的变形例三中扭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技术的变形例四中扭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技术的变形例五中扭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技术的变形例六中扭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技术的变形例七中扭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技术的变形例八中扭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技术的变形例九中扭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技术的变形例中十中扭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技术的变形例中i^一中扭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技术的变形例中十二中扭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技术的变形例中十三中扭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技术的变形例中十四中扭齿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3为本技术的变形例中十五中扭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具体阐述。 实施例一 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中矩形扭齿翅片管换热管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矩形扭齿翅片管换热管束100包含3个排列成两行结构的互相错列布置的矩形扭齿翅片管200。 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中矩形扭齿翅片管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矩形扭齿翅片管200包括:基管部I和翅片部2。 基管部I为圆管形,内充有流动换热工质。翅片部2包含多片互相平行且沿基管部I的轴向以预定间距设置在基管部I的外壁上的矩形扭齿翅片。 根据应用场合的不同,基管部I的直径范围可在10毫米和1000毫米之间,翅片部2的长度和宽度范围可分别在40毫米至4000毫米之间,沿基管部I的外壁设置的两互相平行的矩形扭齿翅片之间的间距为:2毫米至200毫米之间。 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中矩形扭齿翅片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翅片部2包含:基片3,扭齿4以及图6中的开口槽8,扭齿4和开口槽8所在的翅片部2的侧边部与基管部I外的气流流向相平行。从而由图1中可以看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矩形扭齿翅片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管部,呈管状;以及 翅片部,包含多片分别沿所述基管部的轴向以预定间距连接在所述基管部外壁上的矩形扭齿翅片, 其中,每片所述矩形扭齿翅片包含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壁上的基片、与所述基片连成一体且顶端向着所述基管部的外部延伸的多个扭齿、以及多个形成在每相邻的两个扭齿之间的开口槽, 所述扭齿的顶端相对于所述基片扭转一定角度, 所述的多个扭齿设置在所述基片与基管外气流流向相平行方向上的两侧边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有福李昂孙镇宇谌绍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