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使材料幅卷绕到轴上和从轴上退绕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00249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5 1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使材料幅(2)卷绕到轴(1、15)上和从轴上退绕的装置,该装置的特征在于,与材料幅(2)的任意展开长度(L)相配的、材料幅(2)到轴(1、15)的转动轴线的第一径向距离(R1)不同于与该展开长度(L)相配的、拉绳(3、16)到轴(1、15)的转动轴线的第二径向距离(R2),因此通过材料幅(2)施加到轴(1、15)上的第一扭矩在方向和大小上不同于通过拉绳(3、16)施加到轴(1、15)上的第二扭矩,以致轴(1、15)基于第一扭矩和第二扭矩之间的扭矩差通过借助拉绳(3、16)传递的力(F)来驱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使材料幅(2)卷绕到轴(1、15)上和从轴上退绕的装置,该装置的特征在于,与材料幅(2)的任意展开长度(L)相配的、材料幅(2)到轴(1、15)的转动轴线的第一径向距离(R1)不同于与该展开长度(L)相配的、拉绳(3、16)到轴(1、15)的转动轴线的第二径向距离(R2),因此通过材料幅(2)施加到轴(1、15)上的第一扭矩在方向和大小上不同于通过拉绳(3、16)施加到轴(1、15)上的第二扭矩,以致轴(1、15)基于第一扭矩和第二扭矩之间的扭矩差通过借助拉绳(3、16)传递的力(F)来驱动。【专利说明】用于使材料幅卷绕到轴上和从轴上退绕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用于使材料幅卷绕到轴上和从轴上退绕的装置。相应的装置可用作遮阳装置、视线遮挡装置和/或分界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由现有技术已知的用于使材料幅卷绕到轴上和从轴上退绕的装置中,材料幅在第一固定端部上通常固定在保持结构如窗梁或墙上。在与第一固定端部相反的第二固定端部上材料幅固定在轴的圆周上,使得材料幅通过围绕转动和对称轴线的转动根据轴的转动方向卷绕到轴的中央区段上和退绕。为了引导或为了张紧轴,轴在其两个轴向端部区域中分别具有一个边缘区段,在边缘区段的相应圆周上分别固定有一个拉绳。所述拉绳能通过轴的转动根据转动方向卷绕到相应的边缘区段上和退绕。设计材料幅在轴的中央区段上的固定以及拉绳在轴的边缘区段的圆周上的固定,使得轴通过其向退绕转动方向的转动而远离保持结构运动并且材料幅从轴的中央区段退绕,在轴的该退绕转动中拉绳卷绕到轴的相应边缘区段上。相反,当轴向与退绕转动方向相反的卷绕转动方向转动时,轴朝向保持结构运动并且材料幅卷绕到轴的中央区段上,在轴的该卷绕转动中拉绳从轴的相应边缘区段退绕。 在材料幅应在垂直方向上从轴上退绕的布置中,轴通过作用于其的重力来驱动和旋转,由此材料幅从轴上退绕。相反,在材料幅应倾斜甚至水平展开的布置中,通过作用于轴的重力只能不充分地驱动轴,因而必须手动或机动转动轴。 在轴的退绕运动中,面状材料从轴上退绕,随着展开长度的增大面状材料到转动轴线的径向距离减小。如果拉绳到转动轴线的径向距离在轴的退绕运动中保持不变,则面状材料的张紧取决于展开长度。为了使面状材料与其从轴上的展开长度无关地始终保持均匀地张紧,轴的边缘区域具有锥形形状,使得拉绳到转动轴线的径向距离与面状材料的展开长度无关地始终与面状材料到转动轴线的径向距离一致。 在一种相应由现有技术公开的装置中,例如必须通过单独的拉绳手动或机动地驱动轴,所述拉绳例如在轴的转动轴线的区域中与轴的端面可转动地连接。 由现有技术公开的装置因此具有大量构件以便获得令人满意的功能。因此,相应装置的制造昂贵且安装复杂。此外,所述装置基于大量构件而更易出故障。 例如DE 681428描述了一种在遮阳装置中用于窗户正面的卷帘的滚动和卷绕装置的驱动机构,其中,卷帘在窗户上方固定在夹板中并且卷绕在一个同时用作下降杆的滚动杆上。该滚动杆能通过一个在其上卷绕于滚轮中的并且固定在窗户上侧上的滚轮组和一个固定在滚动杆上并且借助卷绕轮使滚动杆滚动的卷绕绳卷起和退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使材料幅卷绕到轴上和从轴上退绕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更少的构件、可更简单地安装、确保材料幅与材料幅的展开长度无关地被充分张紧,并且尤其是在材料幅倾斜或水平地从轴上退绕的布置中仍能可靠地驱动轴。 该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用于使材料幅卷绕到轴上和从轴上退绕的装置来解决。有利的实施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被说明。 更具体而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区别在于,与材料幅的任意展开长度相配的、材料幅到转动轴线的第一径向距离不同于与该展开长度相配的、拉绳到转动轴线的第二径向距离。由此确保,即使在该装置被水平安装的情况下——在其中材料幅在展开状态中应具有在很大程度上水平的定向,当力通过拉绳作用于轴时,材料幅也能可靠地从轴的中央驱动退绕或卷绕。 通过拉绳传递到轴上的力作用于边缘区段的这样的点上,在所述点上拉绳与轴的相应边缘区段切向分离。由于拉绳与材料幅通过轴连接,所以该力作用于保持结构上,保持结构根据第三牛顿定律(作用力=反作用力)施加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作用于材料幅与轴的中央区段的接触点上并且根据牛顿的反作用定律与借助拉绳传递的力反向作用。基于材料幅到转动轴线和拉绳到转动轴线的不同径向距离,通过材料幅施加到轴上的第一扭矩不同于通过拉绳施加到轴上的第二扭矩。第一扭矩和第二扭矩方向相反,并且具有不同的绝对值,因为第一距离不同于第二距离。由此产生扭矩差,借助该扭矩差来驱动轴。 扭矩差相应于所施加的力与第一径向距离和第二径向距离之差的乘积。换言之,扭矩差作用于材料幅与轴的中央区段的接触点上并且使轴转动。 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中,拉绳一方面用于张紧材料幅以及用于引导轴并且另一方面用于驱动轴,以便使材料幅卷绕到轴的中央区段上或从轴的中央区段上退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仅包括三个核心构件、即材料幅、轴(材料幅被卷绕于轴上或从轴上退绕)和两个拉绳,所述拉绳能卷绕到轴的边缘区域上和退绕。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具有少量构件,因而其制造和安装尤为简单。另外,由于构件数量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不易出故障。 优选所述拉绳有弹性并且在张紧状态中向轴施加远离保持结构定向的力,因此轴借助通过拉绳施加的力来驱动。相应的实施方式的优点在于,无需使用单独的施力装置、如电机或类似物来驱动轴。 优选所述装置还包括蓄能器,该蓄能器与拉绳作用连接并且向拉绳施加远离保持结构定向的力。因此轴借助通过蓄能器施加的力驱动。蓄能器例如可由一个拉力弹簧、两个拉力弹簧或许多拉力弹簧构成。 优选与材料幅的任意展开长度相配的、材料幅到转动轴线的第一径向距离大于与该展开长度相配的、拉绳到转动轴线的第二径向距离。通过相应的实施方式确保,通过材料幅施加到轴上的第一扭矩大于通过拉绳施加到轴上的第二扭矩。轴基于第一扭矩和第二扭矩之间的扭矩差通过借助拉绳传递的力远离保持结构地被驱动。换言之,第一扭矩和第二扭矩之间的扭矩差作用于材料幅与轴的中央区段的圆周的接触点,以致轴基于该扭矩差被驱动,使得轴远离保持结构地运动。 因此在装置的一种相应实施方式中,当轴的位置未被固定时,材料幅始终从轴的中央区段退绕,固定例如可通过固定装置进行。 另一方面,与材料幅的任意展开长度相配的、材料幅到转动轴线的第一距离优选可小于与该展开长度相配的、拉绳到转动轴线的第二距离。因此通过材料幅施加到轴上的第一扭矩小于通过拉绳施加到轴上的第二扭矩,以致轴基于第一扭矩和第二扭矩之间的扭矩差通过借助拉绳传递的力朝向保持结构地被驱动。换言之,第一扭矩和第二扭矩之间的扭矩差作用于拉绳在边缘区段圆周上的接触点并且引起轴朝向保持结构的转动。由此确保,当轴的位置未被固定时,材料幅通过一个力作用、更确切地说作用于拉绳上的拉力始终完全地卷绕于轴上,固定例如可通过固定装置进行。 优选所述轴的边缘区段构造成圆柱形的。相应的方案特别简单且成本低廉。 优选所述轴的两个边缘区段沿其相应的轴向延伸长度至少部分构造成锥形的并且沿其相应的轴向延伸长度从第一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用于使材料幅(2)卷绕到轴(1、15)上和从轴上退绕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两个拉绳(3、16)并且具有下述特征:材料幅(2)具有第一固定端部(5),材料幅(2)能在该第一固定端部上直接或间接固定在保持结构(8)上;材料幅(2)具有与第一固定端部(5)相反的第二固定端部(4),该第二固定端部固定在轴(1、15)的圆周上,使得材料幅(2)能通过轴(1、15)围绕转动轴线的转动而卷绕到轴(1、15)的中央区段上和从该中央区段上退绕;轴(1、15)在其两个轴向端部区域中分别具有一个边缘区段(10),在各边缘区段的圆周上分别固定有一个拉绳(3、16),这两个拉绳(3、16)能通过轴(1、15)的转动而卷绕到相应的边缘区段(10)上和从该边缘区段上退绕;通过轴(1、15)向退绕转动方向的转动,因此轴(1、15)远离保持结构(8)地运动,材料幅(2)从轴(1、15)的中央区段退绕并且拉绳(3、16)卷绕到轴的相应边缘区段(10)上;并且通过轴(1、15)向卷绕转动方向的转动,因此轴(1、15)朝向保持结构(8)运动,材料幅(2)卷绕到轴(1、15)的中央区段上并且拉绳(3、16)从轴的相应边缘区段(10)退绕;其特征在于,与材料幅(2)的任意展开长度(L)相配的、材料幅(2)到转动轴线的第一径向距离(R1)不同于与该展开长度(L)相配的、拉绳(3、16)到转动轴线的第二径向距离(R2),因此通过材料幅(2)施加到轴(1、15)上的第一扭矩在方向和大小上不同于通过拉绳(3、16)施加到轴(1、15)上的第二扭矩,以致轴(1、15)基于第一扭矩和第二扭矩之间的扭矩差通过借助拉绳(3、16)传递的力(F)来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朗F·奥林格
申请(专利权)人:谢德塞恩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奥地利;AT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