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网状注塑骨架结构的遮阳板,包括网状骨架本体、第一支撑轴和支撑套,网状骨架本体、第一支撑轴和支撑套为一体注塑成型,第一支撑轴设置在网状骨架本体上侧的一端,支撑套套在第一支撑轴上并与第一支撑轴固定连接,支撑套与支撑座连接,可相对于支撑座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支撑套、第一支撑轴与网状骨架本体一体注塑成型结构,一体注塑成型保证了遮阳板支撑套圆柱度,提升了外观质量;保证遮阳板的旋转顺畅;保证遮阳板插拔力稳定,乘客操作舒适性好;消除遮阳板在行车过程中因支撑套变形脱出的风险;提高遮阳板支撑套的使用耐久性;节省支撑套的注塑、装配、焊接等工序,节省人力资源;降低遮阳板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网状注塑骨架结构的遮阳板,包括网状骨架本体、第一支撑轴和支撑套,网状骨架本体、第一支撑轴和支撑套为一体注塑成型,第一支撑轴设置在网状骨架本体上侧的一端,支撑套套在第一支撑轴上并与第一支撑轴固定连接,支撑套与支撑座连接,可相对于支撑座转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支撑套、第一支撑轴与网状骨架本体一体注塑成型结构,一体注塑成型保证了遮阳板支撑套圆柱度,提升了外观质量;保证遮阳板的旋转顺畅;保证遮阳板插拔力稳定,乘客操作舒适性好;消除遮阳板在行车过程中因支撑套变形脱出的风险;提高遮阳板支撑套的使用耐久性;节省支撑套的注塑、装配、焊接等工序,节省人力资源;降低遮阳板生产成本。【专利说明】一种网状注塑骨架结构的遮阳板
本技术属于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网状注塑骨架结构的遮阳板。
技术介绍
目前遮阳板结构大多数遮阳板本体都是钢丝骨架结构,衬垫为瓦楞纸板+I^U海绵 或PU整体发泡结构,前者感知质量较差,后者成本高,工艺复杂,遮阳板支撑套需要单独注 塑成型,修剪飞边,通过超声波焊接工艺把支撑套焊接在钢丝骨架的支撑轴上,由于支撑套 有旋转要求,为保证旋转正常,对圆柱要求较高,工艺上控制难度大,如果尺寸控制不好,支 撑套与遮阳板支撑座之间配合间隙过大,车辆行驶过程中两者碰撞易产生异响,如果支撑 套与遮阳板支撑座配合过紧,遮阳板翻转过程中,支撑套与遮阳板支撑座之间摩擦,易磨损 起粉,影响外观质量,翻转力不易控制且操作不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网状注塑骨架结构的遮阳板,解决遮阳板外观质量差、工序 多、成本较高、插拔力不稳定、翻转力不稳定、生产过程中有多个高危岗位等问题,弥补了现 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种网状注塑骨架结构的遮阳板,包括网状骨架本体、第一支撑轴和支撑套,所述 网状骨架本体、第一支撑轴和支撑套为一体注塑成型,所述第一支撑轴设置在所述网状骨 架本体上侧的一端,所述支撑套套在所述第一支撑轴上并与所述第一支撑轴固定连接,所 述支撑套与支撑座连接,所述支撑套与所述支撑座间隙配合并可相对于支撑座转动。 所述网状骨架本体上侧相对于设有所述第一支撑轴的一端的另一端连接有支承 轴总成,所述支承轴总成包括轴座和第二支撑轴,所述第二支撑轴上连接有卡簧及卡簧套。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支撑套、第一支撑轴与网状骨架本体一体注塑成 型结构,一体注塑成型保证了遮阳板支撑套圆柱度,提升了外观质量;保证遮阳板的旋转 顺畅;保证遮阳板插拔力稳定,乘客操作舒适性好;消除遮阳板在行车过程中因支撑套变 形脱出的风险;提高了遮阳板支撑套的使用耐久性;节省了支撑套的注塑、装配、焊接等工 序,节省人力资源;降低遮阳板生产成本。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 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网状注塑骨架结构的遮阳板的局部放大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网状注塑骨架结构的遮阳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遮阳板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网状骨架本体;2、第一支撑轴;3、支撑套;4、支撑座;5、轴座;6、第二支撑轴; 7、卡簧及卡簧套;8、现有技术中的支撑套;9、支撑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网状注塑骨架结构的遮阳板,包括网状 骨架本体1、第一支撑轴2和支撑套3,所述网状骨架本体1、第一支撑轴2和支撑套3为一 体注塑成型,所述第一支撑轴2设置在所述网状骨架本体1上侧的一端,所述支撑套3套在 所述第一支撑轴2上并与所述第一支撑轴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套3与支撑座4连接,所述 支撑套3与所述支撑座4间隙配合并可相对于支撑座4转动;所述网状骨架本体1上侧相 对于设有所述第一支撑轴2的一端的另一端连接有支承轴总成,所述支承轴总成包括轴座 5和第二支撑轴6,所述第二支撑轴6上连接有卡簧及卡簧套7。 遮阳板本体骨架由原来的钢丝骨架更改为注塑骨架,原来钢丝骨架的遮阳板本体 由瓦楞纸板或PU发泡组成,中间部分无支撑,遮阳板刚度不足,当热合PVC面料后,表面PVC 面料容易起皱,使用过程中,遮阳板偏软,外观易出现褶皱,外观质量及使用舒适性不好,如 果使用本技术的网状注塑骨架之后,由于中间部分有网状的注塑骨架支撑,遮阳板整 体刚度提高,遮阳板外观质量及使用舒适性得到很大的改善。 而且本技术的网状骨架本体、第一支撑轴和支撑套是一体注塑成型的,减少 了产品的生产工艺步骤,省去了钢丝的冲裁,钢丝焊接,钢丝与卡簧、卡簧套的焊接,还减少 了单独注塑支撑套的工序,以及支撑套的修剪,超声波焊接等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 了人力成本,并且这些工艺都属于高能量,辐射,明火等高危岗位。 遮阳板支撑座、支撑套、第一支撑轴配合时,尺寸稳定,才能有稳定合理的插拔力, 符合人机工程要求及人性化设计要求。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支撑套是将注塑成型的两个半圆 的轴套通过焊接工艺焊到支撑轴上,尺寸稳定性远远低于一体注塑成型的支撑套和第一支 撑轴,所以一体注塑成型的结构插拔力稳定性得到提高,保证了遮阳板有稳定的插拔力,而 且遮阳板翻转力稳定。 如图3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支撑套8是单独注塑后焊接在支撑轴9上的,其圆柱度 及其与支撑座之间的间隙均不好掌控,尺寸不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 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 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 一种网状注塑骨架结构的遮阳板,包括网状骨架本体、第一支撑轴和支撑套,其特征 在于:所述网状骨架本体、第一支撑轴和支撑套为一体注塑成型,所述第一支撑轴设置在所 述网状骨架本体上侧的一端,所述支撑套套在所述第一支撑轴上并与所述第一支撑轴固定 连接,所述支撑套与支撑座连接,所述支撑套与所述支撑座间隙配合并可相对于支撑座转 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状注塑骨架结构的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骨架本 体上侧相对于设有所述第一支撑轴的一端的另一端连接有支承轴总成,所述支承轴总成包 括轴座和第二支撑轴,所述第二支撑轴上连接有卡簧及卡簧套。【文档编号】B60J3/02GK203902222SQ201420003459【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3日 【专利技术者】郑兴华, 危学兵, 候兆平 申请人:上汽通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网状注塑骨架结构的遮阳板,包括网状骨架本体、第一支撑轴和支撑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骨架本体、第一支撑轴和支撑套为一体注塑成型,所述第一支撑轴设置在所述网状骨架本体上侧的一端,所述支撑套套在所述第一支撑轴上并与所述第一支撑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套与支撑座连接,所述支撑套与所述支撑座间隙配合并可相对于支撑座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兴华,危学兵,候兆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