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轧辊对中装置的托辊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93685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轧辊对中装置的托辊,用于轧辊装配过程中轧辊键和滑动轴承键槽的对中以及轧辊的支撑。所述托辊包括:连接轴;保护套,具有环形结构,套装并可拆卸地设置在连接轴上;第一端板,具有环形结构,套装在连接轴上并固定;第二端板,具有环形结构,套装并可拆卸地安装在连接轴上;其中,保护套位于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之间,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的外径分别大于保护套的内径并小于保护套的外径,并且第一端板和保护套与第二端板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托辊结构简单,能有效避免造成的轧辊表面缺陷,能够实现作业现场更换,操作灵活方便,降低备件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轧辊对中装置的托辊,用于轧辊装配过程中轧辊键和滑动轴承键槽的对中以及轧辊的支撑。所述托辊包括:连接轴;保护套,具有环形结构,套装并可拆卸地设置在连接轴上;第一端板,具有环形结构,套装在连接轴上并固定;第二端板,具有环形结构,套装并可拆卸地安装在连接轴上;其中,保护套位于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之间,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的外径分别大于保护套的内径并小于保护套的外径,并且第一端板和保护套与第二端板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托辊结构简单,能有效避免造成的轧辊表面缺陷,能够实现作业现场更换,操作灵活方便,降低备件费用。【专利说明】一种用于轧辊对中装置的托辊
本技术涉及用于轧辊的托辊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轧辊对中装置的托辊。
技术介绍
在轧辊装配过程中,为了实现轧辊键和滑动轴承键槽的对中,需要使用对中装置, 该对中装置包括四个相同的托辊。在四个托辊中,其中两个托辊与动力装置连接,形成驱动 托辊,其余两个托辊为无动力装置的被动托辊。在装配过程中,由驱动托辊带动轧辊和被动 托辊旋转(可正反向),从而实现轧辊键和滑动轴承键槽的对中,同时,在装配过程中,托辊 具有支撑轧辊的作用。 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A和图1B所示,考虑对中装置的托辊表面同轧辊表面接触 后,不能在轧辊表面产生辊印、擦划伤或碰撞造成的缺陷,因此在托辊200的表面增加相对 于轧辊表面的材料更软的材料1〇〇而形成保护套,例如易加工和采购的MC-尼龙。即使轧 辊在吊装时发生碰撞,其缺陷只会反映在托辊上,而轧辊表面不会产生任何缺陷,对轧辊表 面起到保护作用。在设计对中装置的托辊时选择在连接轴上进行热浇铸,使保护套与键形 成为一体,然后对托辊进行加工成型。现有的托辊工作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托辊承受轧辊的重量和旋转力(扭矩),但由于MC-尼龙不能承受较大的旋转 力,造成保护套的键在键槽处断裂,连接轴与保护套脱开,无法继续使用; (2)现有的托辊只是通过两种材料之间的摩擦力实现固定,不能轴向定位,在工作 时易发生轴向移动,加速保护套的断裂和损坏; (3)保护套损坏后,由于设计工艺为热浇铸,不能够现场修复,修复成本高,对生产 的影响大。 因此,为解决对中装置的托辊缺陷和制约生产的因素,需要重新设计用于轧辊装 配过程中的对中装置的托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易于修理的用于轧辊对中装置的托 辊。 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轧辊对中装置的托辊,所述托辊包括:连接轴; 保护套,具有环形结构,套装并可拆卸地设置在连接轴上;第一端板,具有环形结构,套装在 连接轴上并固定;第二端板,具有环形结构,套装并可拆卸地安装在连接轴上;其中,保护 套位于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之间,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的外径分别大于保护套的内径并小 于保护套的外径,并且第一端板和保护套与第二端板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轴依次包括第一轴段、第二轴段和第三轴段,所述第二轴段的 直径大于第一轴段的直径和第三轴段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托辊还包括键,所述第二轴段和保护套上分别具有对应的键槽,通 过所述键将第二轴段与保护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套包括多个保护套。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套包括依次套装在第二轴段上的外径相同的第一保护套、第 二保护套和第三保护套,其中,第一保护套和第三保护套朝向第二轴段两侧的端部均开设 圆形凹槽,并且,第一端板设置在第一保护套的凹槽内,第二端板设置在第三保护套的凹槽 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板设置在第一轴段或第二轴段上;第二端板设置在第二轴 段或第三轴段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板与连接轴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套由MC-尼龙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键通过螺钉紧固到连接轴。 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可靠,能有效避免辊印、擦划伤和碰撞造成的轧辊表面缺 陷,并且可提前加工若干保护套,便于在施工现场更换,具有较高的修复性,连接轴可循环 利用,有效的降低备件费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A是示意性地示出现有技术中的对中装置的托辊的透视图; 图1B是示意性地示出现有技术中的对中装置的托辊中的连接轴的透视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对中装置的托辊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对中装置的托辊的连接轴的局部剖视 图;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对中装置的托辊装配后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用 于轧辊对中装置的托辊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对中装置的托辊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 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对中装置的托辊的连接轴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示意性 地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对中装置的托辊的透视图。 参照图2和图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对中装置的托辊包括:连接轴1、 第一端板2、第二端板3、保护套、键7和螺栓8。其中,保护套选用硬度小于轧辊硬度的材 料,优选为MC-尼龙。连接轴1包括第一轴段11、第二轴段12和第三轴段13,第二轴段12 的直径大于第一轴段11和第三轴段13的直径,第二轴段12上加工有能够容纳键7的键 槽。保护套可以形成为一个部件,然而,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套包括第一保护套4、第二保护 套5和第三保护套6。其中,第一保护套4、第二保护套5和第三保护套6为具有相同外径 的环形结构并套装在第二轴段12上。优选地,第一保护套4、第二保护套5和第三保护套6 的内径均与第二轴段12的直径大致相同,第一保护套4、第二保护套5和第三保护套6的每 一个的圆周上分别均布地加工用于进行连接的多个通孔,并且第一保护套4、第二保护套5 和第三保护套6上的通孔的位置彼此对应。为了固定牢固并且受力均匀,可沿圆周方向均 布四个通孔。在第一保护套4、第二保护套5和第三保护套6的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容纳键7 的一个或更多个键槽。为了固定牢固并且受力均匀,可沿圆周方向均布两个键槽。 类似地,第一端板2和第二端板3可分别套装在第二轴段12上的保护套的两侧, 并且第一端板2固定(例如,焊接)在第二轴段12上。第一端板2和第二端板3具有结构 相同的环形结构,第一端板2和第二端板3的外径小于第一保护套4、第二保护套5、第三保 护套6的外径,但大于第一保护套4、第二保护套5、第三保护套6的内径。第一端板2和第 二端板3的圆周方向分别均布多个通孔,使得当第一端板2、第一保护套4、第二保护套5、 第三保护套6和第二端板3依次安装在连接轴上时,能够通过键7分别将上述部件连接到 连接轴1上,并且多个螺栓8可依次穿过上述部件的通孔,在另一侧通过螺母固定。因此, 在托辊的装配完成后,第一端板2、第一保护套4、第二保护套5、第三保护套6和第二端板3 可与连接轴一起转动。此外,由于第一端板2和第二端板3的使用,实现了保护套的轴向固 定。 进一步地,第一保护套4和第三保护套6的朝向第二轴段12的外侧的端部均具有 圆形的凹槽,使得第一端板2和第二端板3可分别嵌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轧辊对中装置的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包括:连接轴;保护套,具有环形结构,套装并可拆卸地设置在连接轴上;第一端板,具有环形结构,套装在连接轴上并固定;第二端板,具有环形结构,套装并可拆卸地安装在连接轴上;其中,保护套位于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之间,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的外径分别大于保护套的内径并小于保护套的外径,并且第一端板和保护套与第二端板可拆卸地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立安赵筱容余水生孙良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