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中药材转溶、精制用醇沉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87807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6:00
一种高效中药材转溶、精制用醇沉罐,主要由罐体、主搅拌器和上清液抽取装置组成,其特别之处在于:在罐体的底部还安装有一个底搅拌器,底搅拌器前端安装有传动轴,传动轴上安装有底搅拌叶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结构合理,操作方便,产生的技术效果显著,能很好地解决醇沉时混合不充分、有效成分被沉淀吸附和包裹、沉淀物在罐体底部留死角以及上清液抽取等醇沉工艺常见的问题,适合中试和车间生产使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高效中药材转溶、精制用醇沉罐,主要由罐体、主搅拌器和上清液抽取装置组成,其特别之处在于:在罐体的底部还安装有一个底搅拌器,底搅拌器前端安装有传动轴,传动轴上安装有底搅拌叶片。本技术设计新颖,结构合理,操作方便,产生的技术效果显著,能很好地解决醇沉时混合不充分、有效成分被沉淀吸附和包裹、沉淀物在罐体底部留死角以及上清液抽取等醇沉工艺常见的问题,适合中试和车间生产使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专利说明】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中药材转溶、精制用醇沉罐,可用于各种中药材提取 浓缩液的醇沉,属于中药生产设备领域。 高效中药材转溶、精制用醇沉罐
技术介绍
中药材水提取液往往含有大量的淀粉、蛋白质、黏液质、树脂、树I父、色素和部分糖 类等成分,在中药制剂生产中,必须有目的地去除此类非药用成分,保留药效成分,以改善 药液的澄清度,增加制剂的稳定性,降低制剂的服用量。乙醇沉淀法(简称"醇沉法")是目 前广泛采用的中药水提液精制与除杂方法,其原理是利用药效成分能溶于乙醇而上述非药 效成分不溶于乙醇的特性,在中药水提浓缩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乙醇后,药效成分转溶于 乙醇溶液中而非药用成分则被沉淀去除。 醇沉罐是乙醇沉淀单元操作的主要设备,一般包括罐体和搅拌器,罐体外设有夹 套,可通入冷凝水或低温水,使浓缩液间接冷却,控制醇沉液所需的温度。现有醇沉罐一般 只有一个搅拌器安装在罐体上部,搅拌器的搅拌叶片根据需要可设一组或两组安装在传动 轴上,并与罐体水平截面呈垂直方向深入到罐体的容腔内,在所述的罐体下方设有出渣口。 在醇沉的初期,中药水提浓缩液量较少,液面较低,搅拌叶片的搅拌效果有限,有 时由于搅拌叶片设置位置稍高,甚至会发生初期叶片接触不到液面的情况。随着醇液的加 入,液面逐渐升高,药液、醇液混合液在平行于水平液面搅拌叶片的转动作用下,主要产生 对流混合,根据混合机理,对流混合的混合效果有限,达不到理想的混合状态。另外,在醇沉 搅拌过程中,生成的沉淀渣因比重较大而下沉到罐体底部,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搅拌叶片不 停地转动,所产生的对流混合也难以使乙醇和沉降在罐体底部的沉淀渣充分混合,容易在 罐体底部留下死角,使有效成分不能充分溶出,导致药效成分的损失,影响制剂的质量。 随着乙醇含量的增加,沉析速度加快,当醇含量达到80%时,几乎可以除去全部的 蛋白质、多糖和无机盐类杂质,现有醇沉罐搅拌叶片转动所产生的对流混合很难将乙醇均 匀分散,随着乙醇浓度的不断增加,会造成局部区域含醇量过高,沉淀会吸附、包埋部分有 效成分,且包裹层会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越来越致密而难以分散,包裹颗粒也会越来越大, 势必增加醇沉杂质对有效成分的吸附和包埋,造成药效成分的损失,影响醇沉的效果。 另外,在车间的实际生产中,上清液抽取也是醇沉操作面临的一大难题。通常的醇 沉罐都装有手动摇杆,以控制罐内抽取清液管道开口处的高低,但在实际操作中,要看清罐 体内液面的真实情况是十分困难的;在药液较多的情况下,抽取清液的管道会随着液面的 上升被淹没,有时会发生管道被不断聚集的醇沉渣所堵塞,无法完成抽吸的情况。此外,沉 淀物堆积于罐底不会呈理想的水平面,所以抽取上清液往往会不完全,从而导致有效成分 的损失和乙醇的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挥中药 材转溶、精制用醇沉罐,以克服现有醇沉罐单个搅拌器搅拌不充分、混合效果差、所产生沉 淀吸附和包埋有效成分造成损失以及上清液抽取困难等弊端,能有效去除中药水提浓缩液 中的非药用成分,改善药液的澄清度,提高醇沉工艺的效率和制剂的质量。 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种高效中药材转溶、精制用醇沉罐,主要由罐体1、主搅拌器2组成,其特别之处 在于,在罐体1的底部还安装有一个底搅拌器5,其底搅拌叶片7通过底搅拌器传动轴6带 动提供剪切混合的动力,可使中药材水提浓缩液与乙醇混合更充分、均匀。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高效中药材转溶、精制用醇沉罐,主要由罐体 1、主搅拌器2组成,主搅拌器2安装在罐体1的上部,其下端安装有主搅拌传动轴3,主搅拌 传动轴3与罐体1的水平截面呈90°夹角,主搅拌传动轴3上的搅拌叶片4 (两组)安置 在罐体1的容腔内,所述的罐体1下方设有出渣口,其特别之处在于,在罐体1的底部还安 装有一个底搅拌器5,其前端安装有底搅拌传动轴6,底搅拌传动轴6与主搅拌传动轴3呈 30-135°夹角,底搅拌传动轴6安装有底搅拌叶片7,优选地,底搅拌传动轴6与主搅拌传 动轴3呈60°夹角,倾斜向上。主搅拌器2和底搅拌器5均由变频调速器控制,可根据醇 沉物料的性质如浓度、黏度、硬度、厚度分别进行搅拌速度调节。在实际生产中,主搅拌叶片 4需要设计的较大,转速较慢,底搅拌叶片7设计的较小,需要高速转动,如此配合才能达到 比较理想的效果。 在醇沉的初期,中药水提浓缩液量少,液面较低,主搅拌叶片4的搅拌效果有限, 有时由于搅拌叶片安置位置稍高,会发生初期主搅拌叶片4接触不到初始液面的情况。此 时,开启底搅拌器5,在液面过低,主搅拌叶片4搅拌效果不好的情况下,辅助主搅拌器2完 成加醇初期药液的搅拌,由此可消除现有技术加醇初期单靠主搅拌混匀效果不佳的弊端, 能使药液与醇液混合更均匀、彻底。随着醇液的不断加入,液面逐渐升高,药液、醇液混合 液在平行于水平液面的主搅拌叶片4的转动作用下主要产生对流混合,底搅拌叶片7则通 过转动产生剪切混合的动力,剪切混合与对流混合相互影响,交替作用,使罐体1底部的药 液不断被底搅拌叶片7翻到上部,与醇液及时混合。同时,在醇沉过程中,生成的沉淀渣因 比重较大而下沉到罐体1的底部,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主搅拌叶片4不停地转动,所产生的 对流混合难以使罐体1底部沉淀渣与醇液的充分混合,容易在罐体底部留下死角,导致效 成分不能充分溶出;另一方面药渣还会对有效成分形成吸附和包埋,造成药效成分的损失。 而底搅拌叶片7可通过转动提供剪切混合动力,使生成的沉淀也被连续翻到罐体1的中上 部,不断被主搅拌叶片4搅动,可使整个罐体内的药液、药渣和醇液混合得更加充分、完全, 不留死角。此外,在沉淀物析出时,主搅拌叶片4和底搅拌叶片7协同作用,特别是底搅拌 叶片7的击打作用可使沉淀物变得更细,可有效减少沉淀物过大时对有效成分的吸附和包 裹,减少有效成分的损失。 醇沉的加醇和搅拌操作完成后,需要一段时间静置分层,以分离药液与沉淀物,待 沉淀物完全下沉聚集方可抽取上清液。在车间的实际生产中,上清液的抽取往往会面临着 液面高低难以判断,抽取管道易堵塞及上清液抽取不完全等缺点,亟待解决。专利技术人通过研 究发现,在所述醇沉罐罐体1的顶部安装一个醇沉上清液抽取装置,可以克服现有上清液 抽取难题,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本醇沉罐上清液抽取装置8安装在罐体1的顶部 靠近主搅拌器2的外侧、罐体1投料口的内侧(参见附图3醇沉罐俯视图),由升降器9、下 软管10和上软管11组成(参见附图2上清液抽取装置结构示意图),整个上清液抽取装置 8呈长筒形,以垂直于罐体1的水平截面的方向深入到罐体1容腔的内部,并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高效中药材转溶、精制用醇沉罐,主要由罐体(1)、主搅拌器(2)组成,其特征在于:在罐体(1)的底部还安装有一个底搅拌器(5),底搅拌器(5)前端安装有底搅拌传动轴(6),底搅拌传动轴(6)上安装有底搅拌叶片(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全苏瑞强李守信李蔚群贺凤成
申请(专利权)人: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