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复合单复丝交织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85119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复合单复丝交织网,包括:上过滤网层和下支撑网层,所述上过滤网层由上层经线和上层纬线交织而成,所述上层经线为上聚酯单丝经线,所述上层纬线包括第一纬线和第二纬线,所述第一纬线为聚酯单丝纬线,所述第二纬线为涤纶复丝纬线,所述下支撑网层由下层经线和下层纬线交织而成,所述下层经线为下聚酯单丝经线,所述下层纬线为下聚酯单丝纬线,上过滤网层的经密大于下支撑网层的经密,上过滤网层的纬密大于下支撑网的纬密。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现有的单层过滤网改成双层,上面的过滤层密度大,截留精度高;下面的支撑层密度小,可起导流作用,增加过滤层的透水性,且加强了支撑力,使得滤网不易破损。(*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复合单复丝交织网,包括:上过滤网层和下支撑网层,所述上过滤网层由上层经线和上层纬线交织而成,所述上层经线为上聚酯单丝经线,所述上层纬线包括第一纬线和第二纬线,所述第一纬线为聚酯单丝纬线,所述第二纬线为涤纶复丝纬线,所述下支撑网层由下层经线和下层纬线交织而成,所述下层经线为下聚酯单丝经线,所述下层纬线为下聚酯单丝纬线,上过滤网层的经密大于下支撑网层的经密,上过滤网层的纬密大于下支撑网的纬密。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将现有的单层过滤网改成双层,上面的过滤层密度大,截留精度高;下面的支撑层密度小,可起导流作用,增加过滤层的透水性,且加强了支撑力,使得滤网不易破损。【专利说明】双层复合单复丝交织网
本技术涉及过滤网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层复合单复丝交织网。
技术介绍
过滤网简称滤网,主要分为纺织纤维滤网和金属丝滤网,其中纺织纤维滤网由于 其独特的性能,被应用的越来越广泛。现有的纺织纤维过滤网大多为单层过滤网,过滤效果 不好,且容易出现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层复合单复丝交织网,结构简单合 理,截留精度高,过滤效果好,且不易破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层复合单 复丝交织网,包括:上过滤网层和下支撑网层,所述上过滤网层由上层经线和上层纬线交织 而成,所述上层经线为上聚酯单丝经线,所述上层纬线包括第一纬线和第二纬线,所述第一 纬线为聚酯单丝纬线,所述第二纬线为涤纶复丝纬线,所述下支撑网层由下层经线和下层 纬线交织而成,所述下层经线为下聚酯单丝经线,所述下层纬线为下聚酯单丝纬线,上过滤 网层的经密大于下支撑网层的经密,上过滤网层的纬密大于下支撑网的纬密,所述上过滤 网层和下支撑网层之间交织组合为一体。 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层经线的直径为0. 2mm,第一纬线的直径 为0. 2mm,第二纬线的细度为600D。 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下层经线的直径为0. 35_,下层纬线的直 径为0. 4mm。 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层经线和上层纬线的交织结构为一上三 下,所述下层经线和下层纬线的交织结构为二上二下。 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层经线与下层经线的密度比为4:1,所述 上层纬线与下层纬线的密度比为2:1。 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层经线的密度为52根/cm,所述上层纬 线的密度为17. 5根/cm,所述下层经线的密度为13根/cm,所述下层纬线的密度为8. 75根 /cm〇 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层纬线和下层经线交织在一起。 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每两根相邻的第一纬线之间设置有两根第二纬 线。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双层复合单复丝交织网,将现有的单层过 滤网改成双层,上面的过滤层密度大,截留精度高;下面的支撑层密度小,可起导流作用,增 加过滤层的透水性,且加强了支撑力,使得滤网不易破损。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 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 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 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技术双层复合单复丝交织网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下层纬线,2、第一纬线,3、第二纬线,4、下层经线,5、 上层经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 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 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 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包括: 一种双层复合单复丝交织网,包括:上过滤网层和下支撑网层,所述上过滤网层由 上层经线5和上层纬线交织而成,所述上层经线5为上聚酯单丝经线,所述上层纬线包括第 一纬线2和第二纬线3,每两根相邻的第一纬线2之间设置有两根第二纬线3,所述第一纬 线2为聚酯单丝纬线,所述第二纬线3为涤纶复丝纬线,优选的,所述上层经线5的直径为 0. 2mm,第一纬线2的直径为0. 2mm,第二纬线3的细度为600D,所述上层经线5和上层纬线 的交织结构为一上三下,所述上层经线5的密度为52根/cm,所述上层纬线的密度为17. 5 根/cm,使得上过滤网层具有较好的过滤效果,截留精度高。 所述下支撑网层由下层经线4和下层纬线1交织而成,所述下层经线4为下聚酯 单丝经线,所述下层纬线1为下聚酯单丝纬线,优选的,所述下层经线4的直径为0. 35mm,下 层纬线1的直径为〇. 4_,所述下层经线4和下层纬线1的交织结构为二上二下,所述下层 经线的密度为13根/cm,所述下层纬线的密度为8. 75根/cm,下支撑网层密度小,可起导流 作用,增加过滤层的透水性,且加强了支撑力,使得滤网不易破损。 所述上过滤网层和下支撑网层之间交织组合为一体,具体的,所述上层纬线和下 层经线交织在一起。 本技术双层复合单复丝交织网,将现有的单层过滤网改成双层,上面的过滤 层密度大,截留精度高;下面的支撑层密度小,可起导流作用,增加过滤层的透水性,且加强 了支撑力,使得滤网不易破损。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 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 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 一种双层复合单复丝交织网,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过滤网层和下支撑网层,所述上 过滤网层由上层经线和上层纬线交织而成,所述上层经线为上聚酯单丝经线,所述上层纬 线包括第一纬线和第二纬线,所述第一纬线为聚酯单丝纬线,所述第二纬线为涤纶复丝纬 线,所述下支撑网层由下层经线和下层纬线交织而成,所述下层经线为下聚酯单丝经线,所 述下层纬线为下聚酯单丝纬线,上过滤网层的经密大于下支撑网层的经密,上过滤网层的 纬密大于下支撑网的纬密,所述上过滤网层和下支撑网层之间交织组合为一体。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复合单复丝交织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经线的直径 为0. 2mm,第一纬线的直径为0. 2mm,第二纬线的细度为600D。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复合单复丝交织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经线的直径 为0. 35mm,下层讳线的直径为0. 4mm。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复合单复丝交织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经线和上层 纬线的交织结构为一上三下,所述下层经线和下层纬线的交织结构为二上二下。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复合单复丝交织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经线与下层 经线的密度比为4:1,所述上层纬线与下层纬线的密度比为2:1。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层复合单复丝交织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经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层复合单复丝交织网,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过滤网层和下支撑网层,所述上过滤网层由上层经线和上层纬线交织而成,所述上层经线为上聚酯单丝经线,所述上层纬线包括第一纬线和第二纬线,所述第一纬线为聚酯单丝纬线,所述第二纬线为涤纶复丝纬线,所述下支撑网层由下层经线和下层纬线交织而成,所述下层经线为下聚酯单丝经线,所述下层纬线为下聚酯单丝纬线,上过滤网层的经密大于下支撑网层的经密,上过滤网层的纬密大于下支撑网的纬密,所述上过滤网层和下支撑网层之间交织组合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荣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峻霖网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