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机体主油道砂芯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84852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4:24
一种大型机体主油道砂芯模具,包括上芯盒、下芯盒、芯铁、漏斗和锁紧装置;所述上芯盒有上半圆形槽,下芯盒有下半圆形槽,上芯盒与下芯盒相扣合形成主油道砂芯型腔,主油道砂芯型腔构成主油道砂芯芯盒空腔,所述的锁紧装置分别位于上芯盒和下芯盒上,将上芯盒和下芯盒锁紧;所述的芯铁位于主油道砂芯芯盒空腔内,漏斗可拆卸的固定于主油道砂芯型腔的一端。采用上芯盒、下芯盒相扣合形成主油道砂芯圆柱形空腔,其制出的砂芯光洁,强度高,使用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大型机体主油道砂芯模具,包括上芯盒、下芯盒、芯铁、漏斗和锁紧装置;所述上芯盒有上半圆形槽,下芯盒有下半圆形槽,上芯盒与下芯盒相扣合形成主油道砂芯型腔,主油道砂芯型腔构成主油道砂芯芯盒空腔,所述的锁紧装置分别位于上芯盒和下芯盒上,将上芯盒和下芯盒锁紧;所述的芯铁位于主油道砂芯芯盒空腔内,漏斗可拆卸的固定于主油道砂芯型腔的一端。采用上芯盒、下芯盒相扣合形成主油道砂芯圆柱形空腔,其制出的砂芯光洁,强度高,使用性能好。【专利说明】大型机体主油道砂芯模具
本技术涉及大型机体铸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型机体主油道砂芯模具。
技术介绍
中小型柴油机机体主油道采用加工方法或将填满覆膜砂的无缝钢管铸入主油道 内。 12V260机体的主油道要求用砂芯形成,主油道的长度为4. 8米,主油道砂芯模具 的结构及制芯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对于主油道长度小于3米的砂芯,采用的制芯方法为 树脂砂,设计方法为下部为整体芯盒,上部为滑块,缺点为砂芯强度低,不易填实,紧实度 差,砂芯易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大型机体主 油道砂芯模具,其制出的砂芯光洁,强度高,使用性能好。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大型机体主油道砂芯模具,包括上 芯盒、下芯盒、芯铁、漏斗和锁紧装置;所述上芯盒有上半圆形槽,下芯盒有下半圆形槽,上 芯盒与下芯盒相扣合形成主油道砂芯型腔,主油道砂芯型腔构成主油道砂芯芯盒空腔,所 述的锁紧装置分别位于上芯盒和下芯盒上,将上芯盒和下芯盒锁紧;所述的芯铁位于主油 道砂芯芯盒空腔内,漏斗可拆卸的固定于主油道砂芯型腔的一端。 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为,所述上芯盒为上半空心圆柱形腔体,在所 述上半空心圆柱形腔体的周圈沿轴向向上延伸有加强筋,所述下芯盒为下半空心圆柱形腔 体,在所述下半空心圆柱形腔体的周圈沿轴向向下延伸有加强筋。 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为,在所述两侧加强筋上铸有圆孔。 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为,还包括顶芯机构,所述顶芯机构包括顶板、 顶杆、螺栓、螺母和推杆,螺栓的端部固定可沿螺栓轴向相对转动的推杆,所述顶板固定于 螺栓上,所述螺栓可沿固定于上芯盒和下芯盒上的螺母上下移动,所述顶杆的一端固定于 顶板上,顶杆的另一端分别穿过主油道砂芯型腔的内壁顶于覆膜砂芯芯子上。 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为,还包括芯铁定位装置,所述芯铁定位装置 包括定位台和定位销,所述定位台位于主油道砂芯型腔的一侧,定位销固定于漏斗上,且定 位销能固定于芯铁的内孔中,在定位销上开有通槽与芯铁的内孔相连通。 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为,在所述的芯铁上钻有多排通孔。 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为,所述通孔为沿径向均匀分布的多排孔径为 Φ l(T20mm,轴向间距为20(T400mm均布的孔。 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为,在芯铁的外围缠绕有出气绳,所述出气绳 一端固定于通孔上,另一端长出芯铁。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芯盒、下芯盒相扣合形成主油道砂芯圆柱形空 腔,其制出的砂芯光洁,强度高,使用性能好。 采用加强筋可以有效防止上芯盒和下芯盒发生变形。 在加强筋上铸有圆孔,可以有效防止加热和冷却时芯盒因热胀冷缩发生变形造成 芯盒裂纹。 采用顶板,便于压紧上半空心圆柱形腔体和上半圆形腔体,另外采用整体顶板的 顶芯机构便于将砂芯平稳顶出。 芯铁定位装置可以将芯铁很好的定位,保证主油道砂芯与芯铁的同心度,保证芯 铁内外的砂子厚度均匀。 芯铁上钻有多个通孔,钻孔后使芯铁内外的覆膜砂连接起来,便于将砂芯的气通 过出气绳排出。 在芯铁的外围缠绕有出气绳,便于将砂芯的气通过出气绳排出。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P-P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的R-R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立起填砂后的P-P旋转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芯铁钻孔位置及放出气绳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大型机体主油道砂芯模具,包括上芯盒1、下芯盒11、芯铁 10、漏斗9和锁紧装置;上芯盒1和下芯盒11对称,所述上芯盒1有上半圆形槽,下芯盒11 有下半圆形槽,上芯盒1与下芯盒11相扣合形成主油道砂芯型腔,主油道砂芯型腔构成主 油道砂芯芯盒空腔,所述的锁紧装置分别位于上芯盒1和下芯盒11上,将上芯盒1和下芯 盒11锁紧;所述的锁紧装置包括紧固耳14和高强度螺栓,在所述上芯盒1和下芯盒11两 侧沿水平方向向外沿伸出紧固耳14,所述高强度螺栓穿过紧固耳14将上芯盒1和下芯盒 11锁紧。所述上芯盒1为上半空心圆柱形腔体,在所述上半空心圆柱形腔体的周圈沿轴向 坚直方向向上延伸有加强筋,所述下芯盒11为下半空心圆柱形腔体,在所述下半空心圆柱 形腔体的周圈沿轴向坚直方向下延伸有加强筋,在所述加强筋上铸有圆孔15。还包括顶芯 机构,所述顶芯机构包括上顶板3、下顶板7、顶杆5、螺栓4、螺母和推杆13,所述上顶板3和 下顶板7分别顶于上芯盒1和下芯盒11的上半空心圆柱形腔体上和下半空心圆柱形腔体 上,螺栓4的端部固定可沿螺栓轴向相对转动的推杆13,所述上顶板3和下顶板7分别固定 于螺栓4上,所述螺栓4可沿固定于上芯盒1和下芯盒11的螺母上下移动,所述顶杆5的 一端分别固定于上顶板3和下顶板7上,顶杆5的另一端分别穿过上半空心圆柱形腔体和 下半空心圆柱形腔体顶于覆膜砂芯芯子上。当螺栓4上下移动时,上顶板3和下顶板7会 随着螺栓4 一起上下移动,从而带动顶杆5的移动。在上顶板3沿轴向的垂直方向上分别 可相对移动的连接有多个上导向杆6,在下顶板沿轴向的垂直方向上分别可相对移动的连 接有多个下导向杆18,上导向杆6-端固定于上芯盒上,下导向杆18 -端固定于下芯盒上, 当上顶板3和下顶板7移动时,上导向杆6和下导向杆18会分别引导上顶板3和下顶板7 的移动方向,从而实现上顶板3和下顶板7的准确定位。所述的芯铁10位于主油道砂芯芯 盒空腔内,漏斗9可拆卸的固定于主油道砂芯型腔的一端。还包括芯铁定位装置,所述芯铁 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台2和定位销,所述定位台2位于主油道砂芯型腔的一侧,定位销固定于 漏斗9上,且定位销能固定于芯铁10的内孔中,在定位销上开有通槽与芯铁10的内孔相连 通。如图5所示,在所述的芯铁10上钻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为沿径向均匀分布的多排孔 径为Φ1(Γ20πιπι,轴向间距为20(T400mm均布的孔。钻孔时沿芯铁10径向直接钻下去,形成 两排孔。然后将芯铁10旋转90°,与已钻完的两排孔沿轴向错开100mm的距离,钻另2排 孔。形成钻4排Φ 10mm间距为200mm均布的孔,钻孔后使芯铁10内外的覆膜砂连接起来, 便于将砂芯的气通过出气绳排出。在芯铁10的外围缠绕有出气绳,所述出气绳一端固定于 通孔上,另一端长出芯铁10。在上芯盒1和下芯盒11的外表面分别固定有吊轴12。 当需要制芯时,上芯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型机体主油道砂芯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芯盒、下芯盒、芯铁、漏斗和锁紧装置;所述上芯盒有上半圆形槽,下芯盒有下半圆形槽,上芯盒与下芯盒相扣合形成主油道砂芯型腔,主油道砂芯型腔构成主油道砂芯芯盒空腔,所述的锁紧装置分别位于上芯盒和下芯盒上,将上芯盒和下芯盒锁紧;所述的芯铁位于主油道砂芯芯盒空腔内,漏斗可拆卸的固定于主油道砂芯型腔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传栋陈现君商景奇徐焕磊
申请(专利权)人:济柴聊城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