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弧面凸轮机械加工工艺系统误差溯源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579262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弧面凸轮机械加工工艺系统误差溯源方法:(1)对范成法加工过程中的工艺系统误差传递过程进行分析,基于空间坐标变换方法建立工艺系统误差到弧面凸轮分度曲线的误差传递模型;(2)基于粒子群算法建立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的适应度函数模型;(3)获取弧面凸轮的实际分度曲线作为测试样本,根据工艺系统误差传递模型由粒子群算法计算误差源偏差值,并通过多次计算来补偿系统随机误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对加工过程中的原始工艺系统误差进行识别,对识别的工艺系统误差进行补偿即可大大提高弧面凸轮的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从而推动弧面凸轮产品性能和质量的不断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弧面凸轮机械加工工艺系统误差溯源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弧面凸轮的加工误差溯源与质量控制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弧面凸轮机械加工工艺系统误差溯源方法。
技术介绍
在机械工程领域,作为数控机床圆盘式刀库的核心传动装置,弧面凸轮直接决定了加工时刀具的位置以及换刀时的效率,因此对数控机床的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具有很大影响。但是目前我国制造的弧面凸轮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不足:1)承载能力差,振动、噪声与冲击现象明显;2)可靠性差,不适宜高速场合;3)使用寿命短,易出现凸轮齿面胶合和塑性变形等失效现象。究其原因,除了材料选择不当外,主要是对弧面凸轮加工中的各项工艺系统误差缺乏研究,因此无法在加工过程中对其进行误差补偿和质量控制。因此,亟需对加工中弧面凸轮加工工艺系统误差的识别方法进行研究。弧面凸轮加工工艺系统误差识别是指根据加工后弧面凸轮的分度曲线反求其关键工艺系统误差,具体包括求解工艺系统误差类型和具体参数两部分。但是现有弧面凸轮工艺系统误差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工艺系统误差对弧面凸轮廓面的影响,存在以下两点不足:1)只揭示了工艺系统误差与弧面凸轮廓面之间的关系,而没有研究工艺系统误差与弧面凸轮分度曲线之间的关系,但在实际检测时弧面凸轮廓面复杂,难于检测,而分度曲线则可以通过弧面凸轮传动直接获取;2)研究结果只能由工艺系统误差正向推导弧面凸轮的实际廓面,无法实现反向推导,而实际中恰恰需要根据加工后已知的弧面凸轮廓面去反向求解未知的工艺系统误差。因此,为了弥补以上研究现状的不足,需要一种新的弧面凸轮加工工艺系统误差溯源方法,从而据此对弧面凸轮的加工工艺系统误差进行有效补偿,提高弧面凸轮的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弧面凸轮机械加工工艺系统误差溯源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1)基于空间坐标变换方法建立工艺系统误差至弧面凸轮分度曲线的误差传递模型;(2)构造基于最小二乘的粒子群算法适应度函数模型;(3)获取弧面凸轮的实际分度曲线作为测试样本,然后根据所述误差传递模型由粒子群算法计算工艺系统误差,针对同一个测试样本通过多次计算工艺系统误差并取均值的方法得到最终的工艺系统误差。所述步骤(1)包括如下具体流程:1)弧面凸轮加工工艺系统空间模型建立在建立整体坐标系OXYZ、分度盘动坐标系O1X1Y1Z1以及弧面凸轮动坐标系O2X2Y2Z2三个坐标系的基础上,应用坐标变换矩阵对弧面凸轮及与弧面凸轮啮合的滚子之间的关系进行数学描述,从而确定工艺系统误差传递过程中的数值变化;2)工艺系统误差至弧面凸轮分度曲线的误差传递模型建立通过弧面凸轮加工工艺系统空间模型,推导出弧面凸轮偏移误差ΔB、中心距误差ΔC及刀具摆角误差Δθ至弧面凸轮输出的实际分度曲线的传递关系模型,所述传递关系模型是分度曲线的隐式表达式。所述弧面凸轮加工工艺系统空间模型建立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建立弧面凸轮加工工艺系统的坐标系1)整体坐标系OXYZ:将分度盘旋转中心与弧面凸轮轴线中点的连线作为X轴,将分度盘的轴线作为Z轴,根据X轴和Z轴方向依据右手螺旋法则得到Y轴方向;2)分度盘动坐标系O1X1Y1Z1:将滚子的轴线作为X1轴,Z1轴与OXYZ坐标系的Z轴重合,根据X1轴和Z1轴方向依据右手螺旋法则得到Y1轴方向;3)弧面凸轮动坐标系O2X2Y2Z2:X2轴与X轴相差θ2,Y2轴与弧面凸轮的回转轴线重合,Z2轴根据X2轴和Y2轴方向依据右手螺旋法则得到;第二,建立滚子曲面方程在分度盘动坐标系O1X1Y1Z1中,运用矢量法建立滚子的曲面方程,其中滚子接触点c1的位置矢量为:式中:l为分度盘中心到滚子上端面的距离;h为滚子的啮合深度;r为滚子的半径;β为接触点c1的接触角;T表示转置;假设弧面凸轮上与c1相接触的点为c2,令c2在弧面凸轮动坐标系O2X2Y2Z2中的位置矢量为则接触点c1和c2在整体坐标系OXYZ下的位置矢量分别为R1和R2,其计算公式如下:式中:为分度盘角位移为θ1时的旋转矩阵;为弧面凸轮角位移为θ2时的旋转矩阵;和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则弧面凸轮廓面和滚子曲面上的共轭接触点具有如下关系:R1=R2+C(6)其中C=(C,0,0)T为弧面凸轮与分度盘的中心距;第三,建立共轭啮合方程根据共轭曲面原理和旋转矩阵法,两啮合曲面的相对速度为:v12=w1×R1-w2×R2(10)其中,w1,w2分别为滚子和弧面凸轮在整体坐标系OXYZ下的角速度矢量,其计算公式如下:ω1表示分度盘转速,ω2表示弧面凸轮转速;将式(10)和式(11)代入式(12)中,得弧面凸轮廓面与滚子曲面的啮合方程:所述工艺系统误差至弧面凸轮分度曲线的误差传递模型建立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式(1)至式(6)和式(13),整理得出弧面凸轮的理论廓面方程:然后,应用空间啮合原理和旋转变换矩阵的方法推导出弧面凸轮的实际工作廓面方程为:所述基于最小二乘的粒子群算法适应度函数模型的数学表达式为:其中m是约束方程的个数,n为数据点的个数,yji表示弧面凸轮分度曲线数据点的实际测量值,f(xji)表示弧面凸轮分度曲线数据点的理论计算值。所述粒子群算法的参数设置为:群体大小设为30-50,最大迭代次数设为250-300,惩罚因子取80-100,每个粒子的维数为3,3个维数分别对应弧面凸轮偏移误差ΔB、中心距误差ΔC及刀具摆角误差Δθ;多次计算的计算次数为50-100。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为弧面凸轮工艺系统误差溯源提供了完整的参考解决方案,弧面凸轮工艺系统误差溯源包括:①弧面凸轮工艺系统误差传递模型建立;②工艺系统误差溯源方法建立;③获取实际弧面凸轮分度曲线的空间坐标数据点组成原始计算样本,并根据工艺系统误差溯源方法完成工艺系统误差源的偏差值(工艺系统误差)计算。本专利技术首次研究工艺系统误差与弧面凸轮分度曲线之间的关系,并将粒子群算法应用于弧面凸轮工艺系统误差溯源,可以在检测弧面凸轮分度曲线的基础上求解工艺系统误差。本专利技术能根据加工后弧面凸轮的分度曲线计算出具体的误差值,从而可以据此对弧面凸轮的加工工艺系统误差进行有效补偿,提高弧面凸轮的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附图说明图1中,(a)为弧面凸轮加工工艺系统坐标系,(b)为(a)的A向视图;图2是弧面凸轮工艺系统误差传递过程示意图;图3是弧面凸轮工艺系统误差溯源粒子群算法流程图;图4是粒子群算法粒子寻优求解图;图5是仿真计算算法性能评价图,其中(a)为拟合数据相对误差百分比,(b)为矩长度L相对百分比评价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弧面凸轮机械加工工艺系统误差溯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弧面凸轮工艺系统误差传递模型建立:对范成法加工过程中的工艺系统误差传递过程进行分析,基于空间坐标变换方法建立工艺系统误差至弧面凸轮分度曲线的误差传递模型;(2)工艺系统误差溯源方法建立:采用粒子群算法作为工艺系统误差溯源的核心方法,构造基于最小二乘的粒子群算法适应度函数模型,定义一种矩长度来评价算法的性能,根据工艺系统误差传递模型仿真弧面凸轮分度曲线与工艺系统误差的定量对应关系,利用仿真得到的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弧面凸轮机械加工工艺系统误差溯源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弧面凸轮机械加工工艺系统误差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溯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基于空间坐标变换方法建立工艺系统误差至弧面凸轮分度曲线的误差传递模型;(2)构造基于最小二乘的粒子群算法适应度函数模型;(3)获取弧面凸轮的实际分度曲线作为测试样本,然后根据所述误差传递模型由粒子群算法计算工艺系统误差,针对同一个测试样本通过多次计算工艺系统误差并取均值的方法得到最终的工艺系统误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弧面凸轮机械加工工艺系统误差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溯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基于空间坐标变换方法建立工艺系统误差至弧面凸轮分度曲线的误差传递模型;a)弧面凸轮加工工艺系统空间模型建立在建立整体坐标系OXYZ、分度盘动坐标系O1X1Y1Z1以及弧面凸轮动坐标系O2X2Y2Z2三个坐标系的基础上,应用坐标变换矩阵对弧面凸轮及与弧面凸轮啮合的滚子之间的关系进行数学描述,从而确定工艺系统误差传递过程中的数值变化;b)工艺系统误差至弧面凸轮分度曲线的误差传递模型建立通过弧面凸轮加工工艺系统空间模型,推导出弧面凸轮偏移误差ΔB、中心距误差ΔC及刀具摆角误差Δθ至弧面凸轮输出的实际分度曲线的传递关系模型,所述传递关系模型是分度曲线的隐式表达式;(2)构造基于最小二乘的粒子群算法适应度函数模型;(3)获取弧面凸轮的实际分度曲线作为测试样本,然后根据所述误差传递模型由粒子群算法计算工艺系统误差,针对同一个测试样本通过多次计算工艺系统误差并取均值的方法得到最终的工艺系统误差;所述基于最小二乘的粒子群算法适应度函数模型的数学表达式为:其中m是约束方程的个数,n为数据点的个数,yji表示弧面凸轮分度曲线数据点的实际测量值,f(xji)表示弧面凸轮分度曲线数据点的理论计算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弧面凸轮机械加工工艺系统误差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凸轮加工工艺系统空间模型建立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建立弧面凸轮加工工艺系统的坐标系1)整体坐标系OXYZ:将分度盘旋转中心与弧面凸轮轴线中点的连线作为X轴,将分度盘的轴线作为Z轴,根据X轴和Z轴方向依据右手螺旋法则得到Y轴方向;2)分度盘动坐标系O1X1Y1Z1:将滚子的轴线作为X1轴,Z1轴与OXYZ坐标系的Z轴重合,根据X1轴和Z1轴方向依据右手螺旋法则得到Y1轴方向;3)弧面凸轮动坐标系O2X2Y2Z2:X2轴与X轴相差θ2,Y2轴与弧面凸轮的回转轴线重合,Z2轴根据X2轴和Y2轴方向依据右手螺旋法则得到;第二,建立滚子曲面方程在分度盘动坐标系O1X1Y1Z1中,运用矢量法建立滚子的曲面方程,其中滚子接触点c1的位置矢量为:式中:l为分度盘中心到滚子上端面的距离;h为滚子的啮合深度;r为滚子的半径;β为接触点c1的接触角;T表示转置;假设弧面凸轮上与c1相接触的点为c2,令c2在弧面凸轮动坐标系O2X2Y2Z2中的位置矢量为则接触点c1和c2在整体坐标系OXYZ下的位置矢量分别为R1和R2,其计算公式如下:式中:为分度盘角位移为θ1时的旋转矩阵;为弧面凸轮角位移为θ2时的旋转矩阵;和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则弧面凸轮廓面和滚子曲面上的共轭接触点具有如下关系:R1=R2+C(6)其中C=(C,0,0)T为弧面凸轮与分度盘的中心距;第三,建立共轭啮合方程根据共轭曲面原理和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要义勇王旭赵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