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涨力倍增的汽车安全拉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78392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各种汽车、货车、拖车或者摩托车上,能方便捆绑固定货物的预涨力倍增的汽车安全拉紧装置,包括带有主转轴的拉紧装置主机、短绑带和长绑带,其中所述长绑带的一端部连接在拉紧装置主机上,所述短绑带的一端部缠绕在拉紧装置主机的主转轴上,所述短绑带的另一端部同样是连接在拉紧装置主机上。其解决了汽车安全拉紧装置操作省力的技术问题,人手在摆动其结构中的手柄组件时相对较轻松,不易感觉到疲惫感;同时其捆绑操作耗时少,能够提升劳动效率,从而进一步的提升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各种汽车、货车、拖车或者摩托车上,能方便捆绑固定货物的预涨力倍增的汽车安全拉紧装置,包括带有主转轴的拉紧装置主机、短绑带和长绑带,其中所述长绑带的一端部连接在拉紧装置主机上,所述短绑带的一端部缠绕在拉紧装置主机的主转轴上,所述短绑带的另一端部同样是连接在拉紧装置主机上。其解决了汽车安全拉紧装置操作省力的技术问题,人手在摆动其结构中的手柄组件时相对较轻松,不易感觉到疲惫感;同时其捆绑操作耗时少,能够提升劳动效率,从而进一步的提升经济效益。【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各种汽车、货车、拖车或者摩托车上,能方便捆绑固定货物的 装置,特别是一种预涨力倍增的汽车安全拉紧装置。 预涨力倍增的汽车安全拉紧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安全拉紧装置通常由拉紧装置主机、短绑带和长绑带组成,短绑带和长绑带 的一端部上均连接有挂钩,其中短绑带的另一端部直接是缠绕在拉紧装置主机上的主转轴 上,主机部分采用防倒转的棘轮机构原理,直接由手柄带动主动棘爪,主动棘爪推动棘轮, 棘轮直接带动主转轴,从而将缠绕在主转轴上的短绑带拉紧,而止动棘爪防止棘轮倒转,使 绑带上能始终保持一定的张力,将货物捆绑固定。 根据力学相关原理,为了使短绑带上能够得到一个稳定的捆绑力,人手就需要在 主动棘爪相连接的手柄上施加一定力,并且该捆绑力与施加力两者之间相互呈正比,即人 手在手柄上的施加力越大,其短绑带对货物的捆绑力就越大,货物的捆绑牢固度也就越高。 如图1所示,上述现有汽车安全拉紧装置的结构中由于短绑带的一端部上连接挂钩,另一 端部直接是缠绕在主转轴上,即其短绑带上捆绑力Fi的相对力就只有主转轴旋转时对短绑 带的缠绕力F 2,而该主转轴的旋转又是直接通过与手柄相连接的主动棘爪来驱动。因此,汽 车安全拉紧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短绑带上的捆绑力要求较高时,对人手的臂力就是一 个很大的考验,人易感到疲惫,甚至出现无法通过主动棘爪推动棘轮的现象。因此,有必要 对上述中现有的汽车安全拉紧装置作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相对省力的预涨力倍 增的汽车安全拉紧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一种预涨力倍增的汽车安全拉紧装置,包括 带有主转轴的拉紧装置主机、短绑带和长绑带,其中所述长绑带的一端部连接在拉紧装置 主机上,所述短绑带的一端部缠绕在拉紧装置主机的主转轴上,另一端部同样是连接在拉 紧装置主机上;所述的短绑带上串接有第一挂钩。 上述中的一种汽车安全拉紧装置在具体使用中,当短绑带上产生一个捆绑力时, 由于其结构中短绑带的一端部连接在了拉紧装置主机上,拉紧装置主机通过长绑带的拉紧 力限制便会对短绑带产生一个与上述捆绑力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从而能够一定程度上降 低人手驱动主转轴旋转所需要的施加力,实现省力目的,一般能省一半的施加力;同样,相 反的当人手驱动主转轴旋转的施加力为恒定值时,上述结构中的短绑带对货物的捆绑力 (即标准拉力,简称S TF)就能够实现翻倍。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优选,所述的拉紧装置主机主要由手柄组件和底座组件两部分 组成;其中,所述的底座组件包括通过第一定位轴销进行限位的一对底座侧板、一对棘轮、 一个止动棘爪以及一个止动棘爪扭簧,所述的主转轴位于一对底座侧板之间,其两端部分 别贯穿相对应的底座侧板后传动套接上一个棘轮,在所述的一对底座侧板上还对称开设有 一对第一滑动槽,其中至少一个第一滑动槽的底面上设有第一插脚,止动棘爪贯穿在该对 第一滑动槽内,并且可在第一滑动槽内滑动,止动棘爪扭簧套在第一插脚上,其一端与相对 应的底座侧板内面相顶接,另一端插入到止动棘爪内,止动棘爪通过弹力作用而始终驱向 并卡入棘轮;所述长绑带的一端部连接在一对底座侧板的一头,所述短绑带的一端部缠绕 在主转轴上,其另一端部连接在底座侧板的另一头;所述的手柄组件包括通过第二定位轴 销进行限位的一对手柄侧板,一个主动棘爪以及一个手柄,所述主转轴的两端部上均套接 一个手柄侧板,手柄侧板位于其相对应棘轮的外侧,并通过锁紧销进行限位固定,在所述的 一对手柄侧板上还对称开设有一对第二滑动槽,其中至少一个第二滑动槽的底面上设有第 二插脚,主动棘爪贯穿在该对第二滑动槽内,并且可在第二滑动槽内滑动,主动棘爪扭簧套 在第二插脚上,其一端与相对应的手柄侧板内面相顶接,另一端插入到主动棘爪内,主动棘 爪通过弹力作用而始终驱向并卡入棘轮,所述的手柄连接在一对手柄侧板之间。上述进一 步的技术优选方案中拉紧装置主机的结构简单,稳固性好。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上述中的长绑带和短绑带与一对底座侧板的具体连接方 式为:在所述的一对底座侧板之间连接有第一轴销和第二轴销,该第一轴销和第二轴销分 别位于一对底座侧板的两头,所述长绑带的一端部形成一个第一套圈,第一轴销串接在该 第一套圈内,其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挂钩,所述的短绑带的一端部缠绕在主转轴上,其另一端 部形成一个第二套圈,第二轴销串接在该第二套圈内。该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方案中短绑带 与拉紧装置主机两者之间以及长绑带与拉紧装置主机两者之间的连接牢固性高,能够最大 程度上避免出现短绑带或/和长绑带与拉紧装置主机之间因捆绑力出现脱开的现象。 但由于长绑带有长、短规格,而在使用时,捆绑的货物有大、有小,如果用一个很长 的长绑带捆绑一个很小的货物,而穿带还是要从长绑带的头部开始的话,势必会影响绑捆 速度,影响工作效率。因此,作为再进一步的技术改进,上述中的一对底座侧板上还对称开 设有一对条形槽,该对条形槽临近第一轴销,并位于其外侧,在一对条形槽内活动贯穿有螺 栓紧固套件,所述的长绑带呈折叠状,并在其折叠处形成第一套圈,所述的螺栓紧固套件串 接在第一套圈内,并且长绑带的两端部共同绕过第一轴销后向外延伸,并且该两向外延伸 端部之一连接有第二挂钩。上述结构的汽车安全拉紧装置在具体使用中,当碰到长度较长 的长绑带去捆绑体积较小的货物时,穿带无需再从长绑带的端部开始,只需在长绑带的适 合段位折叠一下,并形成第一套圈,在上述第一套圈内贯穿上一个螺栓紧固套件,然后插入 在底座侧板上对称开设的一对条形槽内,再然后将长绑带的两端绕过第一轴销后向外延伸 即可,从而有效的缩短了货物的绑捆速度,提升了工作效率。 作为再进一步的技术改进,上述中的螺栓紧固套件包括了螺栓和螺母,所述的两 个条形槽中的任一个呈大、小圆相交状结构,并且大圆部分位于小圆部分的外侧,其中螺栓 的螺杆部分贯穿所述的两个条形槽,并延伸出底座侧板外,其螺栓头部分与对应侧的底座 侧板外壁相挡接,螺母旋接在螺杆部分上直至与对应侧的底座侧板外壁相挡接,并且所述 螺母的最大外径值要大于小圆部分的内径值,却小于大圆部分的内径值。该再进一步的技 术改进方案中由螺栓与螺母组成的螺栓紧固套件无需进行拆装便可以方便的插入上述的 一对条形槽内或者总该对条形槽内取下来,因此,可以进一步的缩短货物的绑捆速度,提升 了工作效率。 toon] 本专利技术得到的预涨力倍增的汽车安全拉紧装置在具体使用中,人手在摆动其手柄 组件时相对较轻松,人手不易感觉到疲惫感;同时其捆绑操作耗时少,能够提升劳动效率, 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涨力倍增的汽车安全拉紧装置,包括带有主转轴(30)的拉紧装置主机(1)、短绑带(2)和长绑带(3),其中所述长绑带(3)的一端部连接在拉紧装置主机(1)上,所述短绑带(2)的一端部缠绕在拉紧装置主机(1)的主转轴(30)上,其特征是所述短绑带(2)的另一端部同样是连接在拉紧装置主机(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波李建标李成都吴守孝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北仑森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