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可变模式下微波增强反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73493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0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维可变模式下微波增强反射装置,包括InSAR人工角反射器,还包括与InSAR人工角反射器配合的、用于调节InSAR人工角反射器的左右旋转角度及上下旋转角度的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原有的固定式人工角反射器进行改进,配合可调节左右旋转角度及上下旋转角度的调节装置,对安装工艺和精度要求大大降低,并且通过变换角度可以接收多个卫星的信号,也能适应卫星更新换代的要求,接收的信号强度较高,另外,也可以满足单个卫星在运行过程中的变轨情况,做到及时有效的接收卫星信号,监测效果好,适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维可变模式下微波增强反射装置,包括InSAR人工角反射器,还包括与InSAR人工角反射器配合的、用于调节InSAR人工角反射器的左右旋转角度及上下旋转角度的调节装置。本技术通过对原有的固定式人工角反射器进行改进,配合可调节左右旋转角度及上下旋转角度的调节装置,对安装工艺和精度要求大大降低,并且通过变换角度可以接收多个卫星的信号,也能适应卫星更新换代的要求,接收的信号强度较高,另外,也可以满足单个卫星在运行过程中的变轨情况,做到及时有效的接收卫星信号,监测效果好,适于推广应用。【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地质监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三维可变模式下微波增强反射 装直。 一种三维可变模式下微波增强反射装置
技术介绍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技术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型空间对地 观测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地面沉降、火山活动以及滑坡等地质灾害的监测。2001年由 Ferriti等人提出的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PS-InSAR)技术,能够有效克服传统DInSAR技 术受空间、时间失相干和大气延迟的影响,在监测精度方面可以达到毫米级。但在地表建筑 物较少的空旷地区,由于缺少永久散射体,造成在这些地区无法进行有效的干涉测量。因 此,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CR-InSAR技术,利用在空旷地区布设的人工角反射器作为永久 散射体点,这些角反射器具有很强的雷达反射特性,能够对重点目标微量形变进行监测,具 有精度高、长期连续监测的优势。 由于人工角反射器(CR)成本和架设角反射器的费用更加低廉,使得CR-InSAR具 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采用人工角反射器(CR)技术,开展合 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研究工作。在人工角反射器的设计方面也具有多样性,目前广泛采 用固定式三角锥形或长方体锥形角反射器,这种角反射器具有良好的反射特性,但由于其 自身采用固定的连接方式,对安装工艺和精度要求较高。并且目前很多卫星存在更新换代 的情况,如Envisat卫星自2012年便失去控制,而以前很多角反射器的安装主要是针对 Envisat卫星运行轨道进行设计的,所以在使用以前的角反射器接收其他雷达卫星辐射信 息时会造成接收信号的减弱甚至缺失。同时卫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变轨的情况,如升轨和 降轨。而目前的固定式人工角反射器也无法满足上述变化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维可变模式下微波增强反射装置,使其安装要 求低、且可适应多种卫星及卫星变轨情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种三维可变模式下微波增强反射装置,包括InSAR人工角反射器,还包括与 InSAR人工角反射器配合的、用于调节InSAR人工角反射器的左右旋转角度及上下旋转角 度的调节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水平旋转装置及俯仰角调节装置,所述InSAR人工 角反射器通过俯仰角调节装置安装在水平旋转装置上。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旋转装置包括轴承、轴承座、水平旋转盘及枢轴;所述轴承固 定在轴承座内,枢轴坚向固定安装在轴承中心,所述水平旋转盘固定安装在枢轴上方;所述 俯仰角调节装置安装在水平旋转盘之上。 进一步地,所述俯仰角调节装置包括下支架座及上支撑架,所述下支架座与上支 撑架之间为可转动且可定位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支架座与上支撑架之间通过转轴可转动连接,且通过辅助调节 装置进行定位;所述辅助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杆及带有旋转手轮的调节螺杆,所述支撑杆的 一端固定在下支架座上,另一端设有孔洞;所述调节螺杆上端与人工角反射器连接,下端穿 过孔洞,所述旋转手轮安装在调节螺杆的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长度可调。 进一步地,还包括基板,所述水平旋转装置安装在基板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人工角反射器为拼接组合式的锥形角反射器,包括支撑框架和反 射板,所述支撑框架内部有凹形槽,所述反射板插入凹形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人工角反射器为三角锥形反射器,所述支撑框架为三角锥形,所述 反射板为三角形。 进一步地,所述人工角反射器为用于安装在地面上的锥形角反射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对原有的固定式人工角反射器进行改进,配合可调节左右旋转角度及上下 旋转角度的调节装置,对安装工艺和精度要求大大降低,并且能够适应多种卫星,如一个人 工角反射器通过变换角度可以接收多个卫星的信号,也能适应卫星更新换代的要求,接收 的信号强度较高,另外,也可以满足单个卫星在运行过程中的变轨情况,做到及时有效的接 收卫星信号,监测效果好。 2、通过将反射板设计成拼接组合式(插接)结构,方便了野外安装及调试工作。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一种三维可变模式下微波增强反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 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本技术的三维可变模式下微波增强反射装置,包括InSAR人工角反射器,还 包括与InSAR人工角反射器配合的、用于调节InSAR人工角反射器的左右旋转角度及上下 旋转角度的调节装置。通过三维调节,降低了安装难度并且可适应多种卫星及卫星变轨情 况,克服了现有的固定式的人工角反射器存在的缺陷。 下面,以安装在地面上的锥形角反射器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三维可变模式下微波增强反射装置,包括锥形角反射器1、可实现左 右旋转的水平旋转装置2及可实现上下旋转的俯仰角调节装置3,锥形角反射器1通过俯仰 角调节装置3安装在水平旋转装置2上,可以先水平调节角度方位再进行俯仰角调节,调节 方便且精度高。 水平旋转装置2包括轴承(图中未示出)、轴承座21、水平旋转盘22及枢轴23 ;轴 承固定在轴承座21内,枢轴23坚向固定安装在轴承中心,水平旋转盘22固定安装在枢轴 23上方;俯仰角调节装置3安装在水平旋转盘22之上。通过旋转水平旋转盘22可以带动 俯仰角调节装置3及锥形角反射器1转动。 通过轴承及其配套结构可以实现水平旋转功能,结构简单实用,当然,除了通过轴 承实现水平旋转,还可以通过如两个可以相对转动的套筒实现水平旋转。 俯仰角调节装置3包括下支架座31及上支撑架32,下支架座31与上支撑架32 之间为可转动且可定位的连接。如,下支架座31为Y型结构,与上支撑架32之间通过转轴 33(可以为销轴)可转动连接,且通过辅助调节装置进行定位;辅助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杆34 及带有旋转手轮35的调节螺杆36,支撑杆34的一端固定在下支架座31上,另一端设有孔 洞;调节螺杆36上端与锥形角反射器1连接,下端穿过孔洞,旋转手轮35安装在调节螺杆 36的下端。使用时,通过转动旋转手轮35,调节螺杆36可以带动锥形角反射器1绕转轴33 转动,进行俯仰角度的调节。 上述支撑杆34优选设置为长度可调。通过调节其长度,可以与调节螺杆36配合, 协作效果更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维可变模式下微波增强反射装置,包括InSAR人工角反射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InSAR人工角反射器配合的、用于调节InSAR人工角反射器的左右旋转角度及上下旋转角度的调节装置;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水平旋转装置及俯仰角调节装置,所述InSAR人工角反射器通过俯仰角调节装置安装在水平旋转装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坤贾三满罗勇雷坤超周毅王荣田芳杨艳姜媛陈柘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