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滕娇专利>正文

新型多用圆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7103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新型多用圆规,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圆规小组技术领域。其目的是身边没有刻度尺时可代替使用,可用上部橡皮修改画错的圆的问题。它主要由圆规柄、连接套、一对啮合小齿轮、小齿轮轴、圆规腿、圆规套帽、笔铅、圆规针、橡皮、刻度线膜构成。其特征是:带针的圆规腿的下端无锥形处胶粘连接在刻度线膜的零刻度位置上,刻度线膜的尾部胶粘连接在带针的圆规腿的上端无插片的下侧,橡皮的下端插连接在圆规柄的上端插槽内,圆规柄的下端螺纹连接在连接套的上端带螺纹孔中,具有广泛用途,且易于推广。(*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多用圆规(一)
:本技术涉及新型多用圆规,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圆规小组的
(二)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和曾有的关于圆规小组的技术对新型多用圆规的需要都做过很有成效的努力,也曾设计过许多优秀的技术方案。如1996年中国专利局公告的由梁威申报的,授权公告为CN2227030Y中国专利号(ZL)为:ZL95210401.6号的技术专利名称是《方便圆规》的技术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圆规小组的技术方面是一例很有价值的专利技术,它有效地解决了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的技术问题。但尚有不足,它还很难解决身边没有刻度尺时可代替使用,可用上部橡皮修改画错的圆的技术问题。(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多用圆规以解决身边没有刻度尺时可代替使用,可用上部橡皮修改画错的圆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新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的新型多用圆规,主要由圆规柄、连接套、一对啮合小齿轮、小齿轮轴、圆规腿、圆规套帽、笔铅、圆规针、橡皮、刻度线膜构成。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技术的新型多用圆规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圆规针的上端插接在左边的圆规腿的下端,左边圆规腿的上端带片的孔体中插接在一对啮合小齿轮的左边小齿轮轴的两端,结合成下部锥形上部带齿轮形状的可旋转结构,功能是起定圆中心的作用。一对啮合小齿轮的右边小齿轮轴的两端插接在右边圆规腿的-->上端带片的孔体中,右边圆规腿的下端圆柱外侧用圆规套帽连接在笔铅的上端,结合成下部锥形上部带齿轮形状的可旋转结构,功能是起定圆大小并画圆的作用。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技术的新型多用圆规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不同的技术特征是:带针的圆规腿的下端无锥形处胶粘连接在刻度线膜的零刻度位置上,刻度线膜的尾部胶粘连接在带针的圆规腿的上端无插片的下侧,结合成长方形状的固定结构,功能是起量取尺寸,代替刻度尺使用的作用。橡皮的下端插连接在圆规柄的上端插槽内,圆规柄的下端螺纹连接在连接套的上端带螺纹孔中,结合成带底座的柱体形状的固定结构,功能是起可携带橡皮方便擦错的作用。这样就达到了本技术的新型多用圆规的身边没有刻度尺时可代替使用,可用上部橡皮修改画错的圆的目的。技术的新型多用圆规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为解决身边没有刻度尺时可代替使用,可用上部橡皮修改画错的圆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与现有的和曾有的关于圆规小组的技术相比有二处优点和改进:第一,由于本技术的新型多用圆规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带针的圆规腿的下端无锥形处胶粘连接在刻度线膜的零刻度位置上,刻度线膜的尾部胶粘连接在带针的圆规腿的上端无插片的下侧,结合成长方形状的固定结构,所以更容易解决量取尺寸,代替刻度尺使用的技术问题。第二,由于本技术的新型多用圆规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橡皮的下端插连接在圆规柄的上端插槽内,圆规柄的下端螺纹连接在连接套的上端带螺纹孔中,结合成带底座的柱体形状的固定结构,所以更容易解决可携带橡皮方便擦错的技术问题。(四)附图说明:附图给出本技术的新型多用圆规的结构示意图:图1:是本技术的新型多用圆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示意图中各部位的标号说明:1圆规柄      2连接套             3一对啮合小齿轮4小齿轮轴    5圆规腿             6圆规套帽7笔铅        8圆规针    9橡皮    10刻度线膜(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新型多用圆规为实现解决身边没有刻度尺时可代替使用,可用上部橡皮修改画错的圆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的优选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它的静态结构:请参阅附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新型多用圆规,主要由圆规柄1、连接套2、一对啮合小齿轮3、小齿轮轴4、圆规腿5、圆规套帽6、笔铅7、圆规针8、橡皮9、刻度线膜10构成。它的主要零件一对啮合小齿轮3、小齿轮轴4、笔铅7、圆规针8、橡皮9、刻度线膜10由市场选用。它的圆规柄1是上部有槽的圆柱形状,以钢铁为材料,经过车削加工制造。它的圆规腿5是下部锥形上部带插片的长方体形状,以钢铁为材料,经过磨削、钻孔加工制造。它的连接套2是内空的门框形状,以钢铁为材料,经过铸造加工制造。它的圆规套帽6是内带螺纹的圆柱套形状,以钢铁为材料,经过车削加工制造。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技术的新型多用圆规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圆规针8的上端插接在左边的圆规腿5的下端,左边圆规腿5的上端带片的孔体中插接在一对啮合小齿轮3的左边小齿轮轴4的两端,结合成下部锥形上部带齿轮形状的可旋转结构,功能是起定圆中心的作用。一对啮合小齿轮3的右边小齿轮轴4的两端插接在右边圆规腿5的上端带片的孔体中,右边圆规腿5的下端圆柱外侧用圆规套帽6连接在笔铅7的上端,结合成下部锥形上部带齿轮形状的可旋转结构,功能是起定圆大小并画圆的作用。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技术的新型多用圆规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不同的技术特征是:带针的圆规腿5的下端无锥形处胶粘连接在刻度线膜10的零刻度位置上,刻度线膜10的尾部胶粘连接在带针的圆规腿5的上端无插片的下侧,结合成长方形状的固定结构,功能是起量取尺寸,代替刻度尺使用的作用。橡皮9的下端插连接在圆规柄1的上端插槽内,圆规柄1的下端螺纹连接在连接套2的上端带螺纹孔中,结合成带底座的柱体形状的固定结构,功能是起可携带橡皮方便擦错的作用。下面通过使用方法,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型新型多用圆规的动态结构关系:在使用中,当需要测量圆半径的时候,根据测量原理,首先把圆规腿5上的零刻度线对准圆心,然后把圆规放平,再然后看圆周线对应的刻度线并读取数值,从而完成测量圆半径的任务。在使用中,当需要修改错误圆周的时候,根据物理原理,首先使带橡皮9端向下,然后用橡皮9对准所需擦的线,再然后轻轻移动圆规,从而完成擦拭错误圆周的任务。这样就实现了本技术的新型多用圆规的身边没有刻度尺时可代替使用,可用上部橡皮修改画错的圆的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的最佳方案是以钢铁为材料,利用文具工厂的基本设备,采取大量成批生产,以供应教育界的需求,这样就能更好地实现本技术的新型多用圆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多用圆规,它是由圆规柄(1)、连接套(2)、一对啮合小齿轮(3)、小齿轮轴(4)、圆规腿(5)、圆规套帽(6)、笔铅(7)、圆规针(8)、橡皮(9)、刻度线膜(10)构成,它的圆规针(8)的上端插接在左边的圆规腿(5)的下端,左边圆规腿(5)的上端带片的孔体中插接在一对啮合小齿轮(3)的左边小齿轮轴(4)的两端,一对啮合小齿轮(3)的右边小齿轮轴(4)的两端插接在右边圆规腿(5)的上端带片的孔体中,右边圆规腿(5)的下端圆柱外侧用圆规套帽(6)连接在笔铅(7)的上端,其特征是:带针的圆规腿(5)的下端无锥形处胶粘连接在刻度线膜(10)的零刻度位置上,刻度线膜(10)的尾部胶粘连接在带针的圆规腿(5)的上端无插片的下侧,橡皮(9)的下端插连接在圆规柄(1)的上端插槽内,圆规柄(1)的下端螺纹连接在连接套(2)的上端带螺纹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多用圆规,它是由圆规柄(1)、连接套(2)、一对啮合小齿轮(3)、小齿轮轴(4)、圆规腿(5)、圆规套帽(6)、笔铅(7)、圆规针(8)、橡皮(9)、刻度线膜(10)构成,它的圆规针(8)的上端插接在左边的圆规腿(5)的下端,左边圆规腿(5)的上端带片的孔体中插接在一对啮合小齿轮(3)的左边小齿轮轴(4)的两端,一对啮合小齿轮(3)的右边小齿轮轴(4)的两端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娇
申请(专利权)人:滕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