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69994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可以抑制异物附着在干燥剂块上的空气调节装置。空气调节装置(1)具备:利用制冷剂配管连接了压缩机(3)、流路切换装置(4)、第一热交换器(5)、减压装置以及第二热交换器(7)的制冷剂回路;具有配置了第一热交换器(5)和第二热交换器(7)的风路的框体(2);设置在框体(2)内、进行水分的吸附解吸并具有多个小室的干燥剂块(8);以及设置在比干燥剂块(8)更靠风路上游侧的位置、抑制异物(15)混入的网眼状的过滤器(14),过滤器(14)中的网眼的宽度小于干燥剂块(8)的小室(8a)的最短边的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可以抑制异物附着在干燥剂块上的空气调节装置。空气调节装置(1)具备:利用制冷剂配管连接了压缩机(3)、流路切换装置(4)、第一热交换器(5)、减压装置以及第二热交换器(7)的制冷剂回路;具有配置了第一热交换器(5)和第二热交换器(7)的风路的框体(2);设置在框体(2)内、进行水分的吸附解吸并具有多个小室的干燥剂块(8);以及设置在比干燥剂块(8)更靠风路上游侧的位置、抑制异物(15)混入的网眼状的过滤器(14),过滤器(14)中的网眼的宽度小于干燥剂块(8)的小室(8a)的最短边的长度。【专利说明】空气调节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调节装置,尤其是涉及具有除湿功能的空气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具有除湿功能的空气调节装置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以及除霜 加热器构成,制冷剂被填充在空气调节装置中的制冷循环内。在制冷循环中,被压缩机压缩 的制冷剂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被送入冷凝器。并且,流入冷凝器的制冷剂向空气放 热,从而液化。该液化后的制冷剂在膨胀阀被减压,成为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然后,利用 蒸发器从周围空气吸收热,从而气化,之后流入压缩机。该空气调节装置在用于冷冻或冷藏 仓库的情况下,必须控制成保持低于l〇°C的温度带,因此,蒸发器中的蒸发温度低于0°C。 因此,在蒸发器中产生霜,导致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能力(除湿能力)降低。 为此,利用安装在蒸发器上的除霜加热器定期进行除霜运转。其结果,除霜运转 的进行会相应地消耗多余的能量,导致空气调节装置的效率降低。而且,除湿运转之后,冷 冻或冷藏仓库内的温度上升,施加于空气调节装置的负荷增加,功耗增加。另外,在为可以 控制压缩机转速的空气调节装置的情况下,在制冷的中间期(梅雨期、秋天等),制冷负荷变 小,因此通过降低压缩机的转速来迎合该负荷。其结果,蒸发器中的蒸发温度上升,陷入虽 可以除去房间的显热但却不能除去房间的潜热这样的状况,房间的相对湿度上升,增加了 在室内的人的不舒适感。 因此,目前公开了这样的技术,即:组合制冷剂冷冻机和水分吸附机构,利用水分 吸附机构事先除去流入蒸发器(吸热器)的空气中的水分,从而不需要除霜运转。在专利文 献1中公开了具有干燥剂转子的空气调节装置,在该专利文献1的构成中,向蒸发器(吸热 器)供应利用水分吸附机构即干燥剂转子减湿后的空气,另外,为了使吸湿后的水分吸附机 构(干燥剂转子)的水分解吸后再生,向该水分吸附机构(干燥剂转子)供应被冷凝器(散热 器)加热了的空气。 另外,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也与专利文献1同样,公开了利用干燥剂转子进行 除湿的空气调节装置或除湿装置。 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以下除臭装置,S卩:从空气通道的上游侧起依次配置 第一热交换器、除臭单元以及第二热交换器,通过切换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的加 热和冷却,从而切换使除臭单元吸附臭气成分的吸附运转和分解由除臭单元吸附的臭气成 分的分解运转。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1-241693号公报(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6、第6页?第8 页、图2)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6-308236号公报(权利要求1、段落0015、图2) 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6-150305号公报(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7、图1) 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2008-148832号公报(权利要求1、图1) 但是,在专利文献4中,存在以下问题,S卩:在使用除臭装置期间,除臭单元发生堵 塞,吸附解吸性能变差。这在上述专利文献1?3的干燥剂转子中也同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以上述问题为背景而做出,目的是提供可以抑制异物附着在干燥剂块上的 空气调节装置。 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空气调节装置具备:制冷剂回路,该制冷 剂回路利用制冷剂配管连接了压缩机、流路切换装置、第一热交换器、减压装置以及第二热 交换器;框体,该框体具有配置了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的风路;干燥剂块,该干燥 剂块设置在框体内,进行水分的吸附解吸,并具有多个小室;以及网眼状的过滤器,该过滤 器设置在比干燥剂块更靠风路的上游侧的位置,抑制异物混入;过滤器中的网眼的宽度小 于干燥剂块的小室的最短边的长度。 根据本专利技术,在空气调节装置中设置过滤器,该过滤器的网眼的宽度小于干燥剂 块的小室的最短边的长度,因此,可以抑制异物附着在干燥剂块上。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的概略图。 图2是干燥剂块8使用的固体吸附材料的水分吸附特性图。 图3是表不第一实施方式的干燥剂块8的概略图。 图4是表示第一运转模式时的空气的状态变化的空气湿度线图。 图5是表示第二运转模式时的空气的状态变化的空气湿度线图。 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干燥剂块8的概略图。 图7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干燥剂块8的小室8a的概略图。 图8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干燥剂块8的小室8a的概略图。 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变型例的空气调节装置1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就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本专利技术并不 受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制。另外,包括图1,在下面的附图中各构成部件的大小关系有 时与实际的不同。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便于理解,适当地使用表示方向的术语(例如 "上"、"下"、"左"、"右"、"前"、"后"等),但这些术语是用于说明的用语,其目的并不是限制本 专利技术。 第一实施方式 图1 (a)、(b)是表不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的概略图。基于该图1 (a)、 (b)就空气调节装置1进行说明。如图1 (a)、(b)所示,空气调节装置1在机械室2a内具 备压缩机3和流路切换装置4,在框体2内具有第一热交换器5、减压装置即膨胀阀6、与第 一热交换器5平行配置的第二热交换器7,这些设备利用制冷剂配管连接成环状,构成制冷 剂回路A。 压缩机3压缩被吸入的制冷剂而形成高压。另外,流路切换装置4用于切换流路, 使得制冷剂向图1 (a)的方向或图1 (b)的方向流动,如果被切换成图1 (a)的流路,则构 成从压缩机3排出的制冷剂按照流路切换装置4、第一热交换器5、膨胀阀6、第二热交换器 7以及流路切换装置4的顺序流动后返回压缩机3的制冷循环。在该结构中,第一热交换器 5作为冷凝器(散热器)进行动作,第二热交换器7作为蒸发器进行动作。 另一方面,如果流路切换装置4的流路被切换成图1 (b)的流路,则构成从压缩机 3排出的制冷剂按照压缩机3、流路切换装置4、第二热交换器7、膨胀阀6、第一热交换器5 以及流路切换装置4的顺序流动后返回压缩机3的制冷循环。在该结构中,第二热交换器 7作为冷凝器(散热器)进行动作,第一热交换器5作为蒸发器进行动作。 作为该空气调节装置1的制冷剂,使用例如R410A。但制冷剂不局限于R410A,除 此之外还可以使用HFC类制冷剂、HC制冷剂或HF0制冷剂等,另外,也可以使用C02或NH3 等天然制冷剂。使用C02制冷剂的情况下,如果是高压为临界压力以上的运转,冷凝器就作 为散热器进行动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空气调节装置具备:制冷剂回路,该制冷剂回路利用制冷剂配管连接了压缩机、流路切换装置、第一热交换器、减压装置以及第二热交换器;框体,该框体具有配置了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风路;干燥剂块,该干燥剂块设置在所述框体内,进行水分的吸附解吸,并具有多个小室;以及网眼状的过滤器,该过滤器设置在比所述干燥剂块更靠所述风路的上游侧的位置,抑制异物混入;所述过滤器中的网眼的宽度小于所述干燥剂块的小室的最短边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本猛伊藤慎一亩崎史武福原启三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