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426680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5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包括出风管、新风‑回风管、新风入口、室外机箱体、回风阀。新风‑回风管的新风管口位于室外机箱体内,并且新风管口接在新风入口处;新风‑回风管的回风管口伸到室外机箱体的外部。新风‑回风管的管壁设有回风旁路通孔;出风管的入风管口的第一端与回风旁路通孔相接。出风管的出风管口伸到室外机箱体的外部。回风阀活动安装在新风‑回风管内部的管壁上。回风阀的固定端的位置与回风旁路通孔的位置相对;并且回风阀的固定端位于入风管口的中心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室外机箱体内的出风管与回风管通过回风阀导通,回风阀可以调节出风管内新风和回风的比例,进而可以调节室内空气二氧化碳的浓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调和空气净化
,尤其涉及一种空气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空气调节装置满足了人们对温度、湿度、洁净度和风速舒适性的要求。但是,现有空气调节装置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1)现有的空气调节装置只能输入新风,排出回风,回风所携带的能量全部排出将浪费能量,增加了空调系统的能耗;且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可调,不利于室内空气二氧化碳的浓度保持在适当合理的范围内。(2)现有的空气调节装置,如分体机、天花机、风机盘管等,都是以室内风机作为动力源,将处理后的空气吹向室内,或者将浑浊的室内空气排出室外。由于要克服初效、中效和高效过滤器和管路的阻力,所以风机压头都比较大,转速比较高相应的噪音就比较大。市面上的空气调节装置高风运行时,噪音大的无法让人接受,虽然解决了空气品质的问题,但是对室内噪音污染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空气调节装置,(1)该装置的室外机箱体内的出风管与回风管通过回风阀导通,回风阀可以调节出风管内新风和回风的比例,进而解决了现有空气调节装置无法调节室内空气二氧化碳的浓度的问题。(2)该装置将室内空气处理机组动力源(风机)设计在室外机箱体内;通过出风管为室内提供新鲜空气,并通过回风管将室内的回风(浊风)排出室外;解决了现有室内空气调节装置噪声大的问题,极大限度的降低了室内侧噪音值。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包括出风管、新风-回风管、新风入口、室外机箱体、回风阀。新风入口设置在室外机箱体的第一面上。室外机箱体的第二面上设有出风管通孔、回风管通孔。新风-回风管的新风管口位于室外机箱体内,并且新风管口接在新风入口处;新风-回风管的回风管口从回风管通孔伸到室外机箱体的外面。新风-回风管的管壁的腰部设有回风旁路通孔;出风管的入风管口的第一端与所述回风旁路通孔相接。出风管的出风管口从出风管通孔伸到室外机箱体的外面。回风阀活动安装在新风-回风管内部的管壁上。回风阀的固定端的位置与回风旁路通孔的位置相对;并且回风阀的固定端位于入风管口的中心线上。通过控制回风阀摆动的角度,可以调节新风-回风管进入出风管的新风与回风的比例,进而调节室内空气二氧化碳的浓度。进一步地,还包括回风机、入风机。入风机、回风机分别位于室外机箱体内。入风机置于入风管口处;回风机置于新风-回风管内,并且靠近回风管通孔。进一步地,出风管包括出风管主体。出风管主体包含出风底管、出风侧管。出风底管位于出风侧管的下端。出风底管从出风管通孔伸到室外机箱体的外面。出风底管的第一端与入风管口的第二端相接。出风底管的第二端与出风侧管的侧壁的底端相接。出风侧管侧壁的上端设有出风口。进一步地,还包括制冷模块。制冷模块位于室外机箱体内。进一步地,制冷模块包含室内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四通阀、压缩机、制冷风机、节流器。室内热交换器安装在出风管内。室外热交换器与四通阀的第四管口相连接;四通阀的第一管口与压缩机的第一管口相连接;压缩机的第二管口与四通阀的第三管口相连接;四通阀的第二管口与室内热交换器相连接;节流器接在室内热交换器与室外热交换器之间;制冷风机用于为室外热交换器散热。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过滤模块、第四过滤模块。第三过滤模块位于回风管口内。第四过滤模块位于新风管口内。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过滤模块、双极电离模块、加湿器、第二过滤模块、电加热器。第一过滤模块、双极电离模块、加湿器、第二过滤模块、电加热器从下至上依次安装在出风侧管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室外机箱体内的出风管与回风管通过回风阀导通,回风阀可以调节出风管内新风和回风的比例,进而可以调节室内空气二氧化碳的浓度。(2)本技术将室内空气处理机组动力源(风机)设计在室外机箱体内;通过出风管为室内提供新鲜空气,并通过回风管将室内的回风(浊风)排出室外;降低了系统的动力源噪声,极大限度的降低了室内侧噪音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的附图标记为:出风管201、新风-回风管202、回风阀203、新风入口204、出风口205、回风口206、双极电离模块207、加湿器208、电加热器209、回风机210、入风机211、消音器212、室外机箱体213、第一传感模块214、第二传感模块215、第三传感模块216、第四传感模块217、第五传感模块218、第一过滤模块219、第二过滤模块220、第三过滤模块221、第四过滤模块222、制冷模块223;入风管口2011、出风管主体2012、出风管口2013;新风管口2021、回风管口2022;出风底管20121、出风侧管20122;出风管通孔2131、回风管通孔2132;室内热交换器2231、室外热交换器2232、四通阀2233、压缩机2234、制冷风机2235、节流器223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包括:出风管201、新风-回风管202、回风阀203、新风入口204、出风口205、回风口206、双极电离模块207、加湿器208、电加热器209、回风机210、入风机211、消音器212、室外机箱体213、第一传感模块214、第二传感模块215、第三传感模块216、第四传感模块217、第五传感模块218、第一过滤模块219、第二过滤模块220、第三过滤模块221、第四过滤模块222、制冷模块223。制冷模块223包含室内热交换器2231。室外机箱体213呈立方体型。新风入口204设置在室外机箱体213的第一面上。室外机箱体213的第二面上设有出风管通孔2131、回风管通孔2132。优选地,新风入口204设置在室外机箱体213的前面。室外机箱体213的后面设有出风管通孔2131、回风管通孔2132。新风入口204、回风管通孔2132靠近室外机箱体213的下面;且新风入口204与回风管通孔2132的高度相同。新风-回风管202为横截面呈圆形的直筒状。新风-回风管202的长度大于室外机箱体213的前后长度。新风-回风管202的一端,即新风管口2021,位于室外机箱体213内;并且新风管口2021接在新风入口204处;新风-回风管202的另一端,即回风管口2022,从回风管通孔2132伸到室外机箱体213的外面。出风管201的横截面为圆形。出风管201一体成型包含有入风管口2011、出风管主体2012、出风管口2013。新风-回风管202的管壁的腰部设有回风旁路通孔;入风管口2011的第一端通过回风旁路通孔与新风-回风管202的管壁的腰部相贯通。入风管口2011位于新风-回风管202的管壁的上方。回风阀203活动安装在新风-回风管202的管壁的下方,回风阀203的固定端与入风管口2011位置相对。并且回风阀203的固定端位于入风管口2011的中心线上。入风管口2011垂直于新风-回风管202的管壁。入风管口2011以及新风管口2021位于室外机箱体213内。出风管主体2012为“L”型,出风管主体2012包含出风底管20121、出风侧管20122。具体地,出风底管20121位于出风侧管20122的下端。出风底管20121与回风管口2022相互平行。出风底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出风管(201)、新风‑回风管(202)、新风入口(204)、室外机箱体(213)、回风阀(203);新风入口(204)设置在室外机箱体(213)的第一面上;室外机箱体(213)的第二面上设有出风管通孔(2131)、回风管通孔(2132);新风‑回风管(202)的新风管口(2021)位于室外机箱体(213)内,并且新风管口(2021)接在新风入口(204)处;新风‑回风管(202)的回风管口(2022)从回风管通孔(2132)伸到室外机箱体(213)的外部;新风‑回风管(202)的管壁的腰部设有回风旁路通孔;出风管(201)的入风管口(2011)的第一端与所述回风旁路通孔相接;出风管(201)的出风管口(2013)从出风管通孔(2131)伸到室外机箱体(213)的外部;回风阀(203)活动安装在新风‑回风管(202)内部的管壁上;回风阀(203)的固定端的位置与所述回风旁路通孔的位置相对;并且回风阀(203)的固定端位于入风管口(2011)的中心线上;通过控制回风阀(203)摆动的角度可以调节新风‑回风管(202)进入出风管(201)的新风与回风的比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出风管(201)、新风-回风管(202)、新风入口(204)、室外机箱体(213)、回风阀(203);新风入口(204)设置在室外机箱体(213)的第一面上;室外机箱体(213)的第二面上设有出风管通孔(2131)、回风管通孔(2132);新风-回风管(202)的新风管口(2021)位于室外机箱体(213)内,并且新风管口(2021)接在新风入口(204)处;新风-回风管(202)的回风管口(2022)从回风管通孔(2132)伸到室外机箱体(213)的外部;新风-回风管(202)的管壁的腰部设有回风旁路通孔;出风管(201)的入风管口(2011)的第一端与所述回风旁路通孔相接;出风管(201)的出风管口(2013)从出风管通孔(2131)伸到室外机箱体(213)的外部;回风阀(203)活动安装在新风-回风管(202)内部的管壁上;回风阀(203)的固定端的位置与所述回风旁路通孔的位置相对;并且回风阀(203)的固定端位于入风管口(2011)的中心线上;通过控制回风阀(203)摆动的角度可以调节新风-回风管(202)进入出风管(201)的新风与回风的比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风机(210)、入风机(211);回风机(210)、入风机(211)位于室外机箱体(213)内;入风机(211)置于入风管口(2011)内;回风机(210)置于新风-回风管(202)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出风管(201)包括出风管主体(2012);出风管主体(2012)包含出风底管(20121)、出风侧管(20122);出风底管(20121)位于出风侧管(20122)的下端;出风底管(20121)从出风管通孔(2131)伸到室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锡蔺勇智潘志升李春海朱云亮
申请(专利权)人:爱康森德深圳空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